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缺氧预处理对模拟失重大鼠比目鱼肌萎缩的预防

发布时间:2018-04-12 13:54

  本文选题:失重模拟 + 缺氧预处理 ; 参考:《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6年04期


【摘要】:目的了解缺氧预处理对失重状态下发生的骨骼肌萎缩是否有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动物模型,将雌性SD大鼠按体重配对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尾部悬吊组(SUS)及缺氧预处理+尾部悬吊(HCP+SUS)组。首先,对HCP+SUS组进行1周的缺氧预处理。处理完成后,将SUS及HCP+SUS组大鼠尾部悬吊2周。试验结束处死3组大鼠,取双后肢比目鱼肌,分别称重。将部分比目鱼肌制成匀浆,取上清液用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 DA)的检测。结果尾部悬吊2周后,SUS组大鼠双后肢比目鱼肌湿重明显低于CON及HCP+SUS组(P0.01)。与SUS组相比,HCP+SUS组比目鱼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M DA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缺氧预处理可提高大鼠骨骼肌的抗氧化能力,对失重状态下发生的骨骼肌萎缩有预防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hypoxia preconditioning on skeletal muscle atrophy in weightlessness.Methods the animal model of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was established by tail suspension. Female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tail suspension group (SUSS) and hypoxic preconditioning tail suspension (HCP SUSS) group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body weight pairing.First, anoxic preconditioning was performed for 1 week in HCP SUS group.After treatment, the tail of SUS and HCP SUS rats were suspended for 2 weeks.Three groups of rats were killed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Some soleus muscles were made into homogenate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were used in the detection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in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Results the wet weight of soleus muscle in SU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 and HCP SUS groups after 2 weeks of tail suspension.Compared with the SUS group, the activity of SOD in the soleus muscle in the HCP SU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US group.Conclusion hypoxia preconditioning can improve the antioxidant ability of skeletal muscle and prevent skeletal muscle atrophy under weightlessness.
【作者单位】: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
【分类号】:R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嘉嘉;盛博;杨磊;左云霞;刘进;李国华;;水蚤在缺氧模型中的应用价值[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1年04期

2 张德洪;倪国骅;;比目鱼肌撕裂并小血管破裂致骨筋膜室综合征一例[J];临床误诊误治;2010年S2期

3 贺光辉;井润婷;李建川;袁云;;Miyoshi肌病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附1例报告) [J];罕少疾病杂志;2011年04期

4 李志利;唐志全;王林杰;谈诚;杨鸿慧;袁敏;陈文娟;王惠娟;唐国华;李莹辉;白延强;;15d-6°头低位卧床对女性下肢肌肉体积的影响及对抗措施的作用[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1年04期

5 赵雪红;樊小力;宋新爱;石磊;;大鼠单一肌梭的电生理特征[J];生理学报;2011年03期

6 付德荣;刘承宜;廖八根;王海霞;孙小华;;烟酸补充对单次非力竭离心运动大鼠骨骼肌SIRT1、p65及20S蛋白水解酶的影响[J];体育科学;2011年08期

7 刘大看;李艳敏;马玉春;孙斌;雷红召;董长宪;;小腿肌间海绵状血管瘤并跟腱挛缩强直畸形的手术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年13期

8 欧海宁;沈建虹;陈红霞;詹乐昌;李梅;;超声引导和徒手肌肉定位法用于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患者痉挛性足下垂内翻的临床效果[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年08期

9 李匡文;唐举玉;刘昌雄;谢松林;刘鸣江;陶克奇;;腓动脉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1年04期

10 王震;张震;姚松丽;章亚男;钱晋武;;一种基于肌电信号的踝关节动作预测方法的研究[J];高技术通讯;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辉;梁宏;廖苹;马永洁;;共词聚类在失重模拟领域研究热点分析中的应用[A];2011年空间生命与生命起源暨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孙联文;王超;栾会芹;樊瑜波;;主动运动耦合振动对抗尾吊大鼠骨丢失的效果研究[A];2011年空间生命与生命起源暨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建安;陈铁龙;蒋俊;桂春;谢小洁;骆荣华;;缺氧预处理通过线粒体和AKT途径预防缺氧复氧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A];2007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薛玮;高云芳;冯班;曹晋;王慧平;;不同季节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比目鱼肌肌纤维形态与肌纤维类型的变化及冬眠的影响[A];“基因、进化与生理功能多样性”海内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比较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5 孙勇;蒋云;;缺氧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心梗后心室重构[A];2007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蒋云;王建安;孙勇;何爱娜;杨倩;李佳慧;骆荣华;陈洁;桂春;;缺氧预处理骨髓干细胞通过旁分泌抑制大鼠心梗后心室重构[A];2007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舒冰;王拥军;施杞;李晨光;卢盛;周重建;;益气化瘀方对大鼠腰神经根损伤后比目鱼肌中NGF表达的影响[A];第十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暨中西医结合手法治疗骨伤科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8 吴卫平;孙业清;李少华;吴兴;顾昕;;逆行比目鱼肌骨膜附皮质骨瓣一期重建开放性胫骨骨缺损[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9 程超;李晓天;阿不都萨拉木;;比目鱼肌内侧半肌瓣移位术的临床应用[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10 许寿生;王瑞元;周越;马延超;吴金富;;氯沙坦对大鼠废用性比目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中桥;“薄弱期”训练保护可防运动性肌肉损伤[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曾伟长;运动治疗跟腱炎[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3 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王小衡;少女美腿不可取[N];健康报;2008年

4 刘立明;中老年女性也会发生跟腱炎[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5 本报专稿 马晓研;印度要建太空司令部[N];世界报;2009年

6 刘洋;认识肌肉痉挛保障游泳安全[N];健康报;2005年

7 张亮;科学家找到与肌肉萎缩有关基因[N];科技日报;2004年

8 张献怀;我国烧伤研究和治疗水平领先世界[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小儿流感有特点[N];大众卫生报;2003年

10 首都体育学院游泳教研室 刘洋;认识肌肉痉挛保障游泳安全[N];大众卫生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雪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HIF-1与相关靶基因表达及缺氧预处理保护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陈日;缺氧预处理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胡新央;缺氧预处理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恢复[D];浙江大学;2008年

4 张峰;一氧化氮模拟心肌预处理保护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5 郝从均;模拟失重肺动脉反应性变化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6 李佳慧;缺氧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凋亡并延缓心室重塑[D];浙江大学;2008年

7 韩君勇;心肌缺氧与药物预处理晚期保护作用的部分机理[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8 张薇;缺氧预处理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9 刘潜;1.DISC-1基因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2.氯胺酮、异氟醚诱导未成熟神经细胞凋亡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10 王俊锋;模拟失重肺组织蛋白组学变化和药物干预对一氧化氮表达及凋亡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娜;缺氧预处理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青海大学;2011年

2 马乐萍;尾吊状态下大鼠骨骼肌MGF、Dystrophin与M-Cad表达的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3 张艳艳;不同运动负荷下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肌声特性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伟力;间歇性低压缺氧预处理诱导大鼠海马HO-1表达及其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5 周柳荣;缺氧预处理对离休心肌细胞Cx43表达及功能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6 苑晓燕;缺氧预处理对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7 徐菲菲;缺氧预处理诱导延迟心肌保护的机理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8 王浩东;胫神经比目鱼肌肌支切断小腿减肥术的解剖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荣国铃;缺氧预处理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保护作用[D];青海大学;2011年

10 冯汉忠;去负荷比目鱼肌膜离子通道的变化及其意义[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40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740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b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