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负压引流对猪爆炸伤创面毛细血管新生的影响
本文选题:感染 + 伤口愈合 ; 参考:《中华烧伤杂志》2007年04期
【摘要】: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VAC)技术对猪爆炸伤感染创面肉芽组织毛细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用电雷管在4只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各造成1个面积为(7.3±1.0)cm~2爆炸伤创面,按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8个创面)和治疗组(8个创面)。两组均在伤后2 d行创面处理。对照组:创面清创后覆盖单层油纱;治疗组:清创后用VAC治疗。各组均于处置前及处置后1、3、6 d切取2 mm×2 mm×2 mm的创面组织行病理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周皮细胞的分化、Image C软件行毛细血管管腔面积计算及图像处理。结果对照组处置前及处置后1、3 d,创面毛细血管较少,且血管内皮细胞周围缺少周皮细胞包裹;处置后6 d毛细血管增多,有少量周皮细胞包裹。治疗组处置后1 d毛细血管增加,并有充足的周皮细胞包裹;此后有周皮细胞包裹的毛细血管逐渐增多。治疗组处置后1、3、6 d创面内结蛋白阳性颗粒吸光度值(2569±330、3984±377、9611±960)均高于对照组(91±54、199±85、1552±298,P0.01)。对照组处置后1、3、6 d毛细血管管腔总面积较小,分别为[(59±36)、(250±70)、(938±287)·μm~2],均小于治疗组[(818±234)、(4518±1080)、(9058±1656)μm~2,P0.01]。结论与常规换药相比,VAC不仅能使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肉芽组织内新生毛细血管形成,还能促进周皮细胞分化,增加毛细血管管腔面积。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VAC) technique on capillary neovascularization in granulation tissue of wound infected with explosive wound in pigs. Methods the electric detonator caused 1 wound area of 7. 3 卤1.0)cm~2 explosive wound on both shoulder blades and buttocks of 4 piglets. According to complete randomization, it wa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8 wounds) and treatment group (8 wounds). Wound management was performed 2 days after injury in both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covered with single layer gauze after wound debridement,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VAC after debridement. The wound tissues of 2 mm 脳 2 mm 脳 2 mm were taken from each group before and 6 days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tiation of pericyte was observed under optical microscope. The area of capillary lumen was calculated and the image was processed by image C software. Resul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fewer capillaries in the wound before and 1 day after treatment, and there were no pericytes around the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but the capillaries increased and a few pericytes were encapsulat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6 days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capillaries increased 1 day after treatment, and there were plenty of pericarp cell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apillary capillaries wrapped by pericarp cells gradually increased after treatment. The absorbance value of desmin positive granul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2569 卤330U 3984 卤377U 9611 卤96011 卤9606 days after treatment,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91 卤54199 卤851552 卤298P0.01a). The total area of capillary lumen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smaller than tha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on the 1st day and 3rd day after treatment, which was [59 卤36, 250 卤70, 938 卤287], and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818 卤234, 4518 卤1080, 9058 卤1656, 渭 m2P0.01,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VAC can not only induce the formation of new capillaries in granulation tissue, but also promote the differentiation of pericarp cells and increase the area of capillary lumen.
【作者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烧伤整形科;
【分类号】:R641;R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金清,陈绍宗,付小兵,李学拥,许龙顺,李望舟;封闭负压引流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肉芽组织生成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年08期
2 李金清,付小兵,陈绍宗,李学拥,程飚;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新生上皮下肉芽组织的改建[J];中华创伤杂志;2004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望舟;李金清;李学拥;陈绍宗;李跃军;吕小星;;VAC对猪爆炸伤感染创面细菌数和G~+/G~-比例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2 李金清,陈绍宗,李学拥,许龙顺,李望舟,李跃军;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修复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创面的促愈合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1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伟军;龙珠软膏换药治疗痔瘘术后120例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
2 于嘉;犬颅脑爆震伤病理生理学机制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3 高波;犬颅脑爆炸伤模型的建立和致伤后动态CT的诊断价值[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付小兵!100037北京,孙同柱!100037北京,盛志勇!100037北京;几种用于创伤修复研究的动物模型[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嘉伦;涂腊根;潘丽;杨扬帆;杨铮;洪乐鹏;;COX-2信号通路及其调控对皮肤伤口愈合的干预研究[J];解剖学研究;2011年02期
2 张寰波;魏蔚;郑宏宇;;低强度超声波对开放性创口的冲洗效果[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4期
3 刘诚;张记恩;;肌腱修复愈合影响因素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1年22期
4 邱学文;王甲汉;杨磊;任加良;;rhGM-CSF凝胶对烧伤后残余创面愈合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年08期
5 施汉容;;观察磺胺嘧啶银霜两种剂量的纱布对Ⅱ度烫伤创面疗效的影响[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1年03期
6 何琴;李德卫;;切口愈合障碍患者肝胆外科术后皮下放置引流管的临床价值[J];重庆医学;2011年17期
7 ;急、慢性创面治疗新技术专题系列研讨会之感染创面综合治疗论坛[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1年03期
8 沈运彪;李耀;叶祥柏;王锡华;夏来启;李金玺;苏影;;烧伤并发湿疹样皮炎致创面延迟愈合30例综合治疗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25期
9 ;性释疑[J];健康人生;2010年01期
10 陈青;吴二斌;郭子健;戴赛民;张勇;过建工;周鹏;周俊晶;;胆总管端端吻合自然愈合过程的实验研究[J];肝胆外科杂志;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璧;贾赤宇;汤朝武;;纳米银纱布对各类伤口愈合作用的临床观察[A];全国烧伤创面处理、感染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范平;周忠艳;;Histoacryl组织胶水在急诊外科应用疗效观察[A];湖北省暨武汉市病理生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胡大海;韩军涛;周琴;朱雄翔;;深部慢性感染创面的临床治疗[A];急慢性创面治疗新技术专题系列研讨会之感染创面综合治疗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4 蔡广莲;;Opsite粘贴敷料在中小面积浅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烧伤感染救治新进展论文汇编[C];2006年
5 周业平;孙永华;;老年病人的伤口愈合与营养支持[A];急、慢性创面治疗新技术专题系列研讨会之灾难性成批伤早期救治与创面修复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6 黄健林;;中西医结合治疗耐药菌感染创面疗效观察[A];第十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朱敬民;郝天智;;经胸骨正中手术切口感染创面的治疗和修复[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朱敬民;郝天智;;经胸骨正中手术切口感染创面的治疗和修复[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贺爱兰;;伤口湿性愈合理论与实践[A];中华护理学会第11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李金清;陈绍宗;李望舟;李跃军;李学拥;;VAC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的治疗作用[A];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开珍;影响伤口愈合因素知多少[N];民族医药报;2009年
2 记者 陈威华;控制伤口愈合基因被找到[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3 李林;用臭氧仪治疗感染创面[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4 健康时报记者 白轶南;骨折后多吃碱性食物[N];健康时报;2008年
5 祁增年;小伤处理六误区[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6 兰云;防止伤口留疤几项注意[N];上海中医药报;2007年
7 杨春;影响伤口愈合诸因素[N];中国医药报;2001年
8 冯江;维生素E促感染伤口愈合[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9 河北 副主任医师 蔡书宁;伤口换药不必太勤[N];家庭医生报;2007年
10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 詹新华 整理 吴志 葛建伟;负压封闭吸引术促伤口愈合[N];健康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霞;c-ski对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2 严小蓉;抗金葡菌工程多肽对烫伤大鼠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的相关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何祯平;外源性透明质酸对皮肤创面愈合作用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4 朱桂英;阿司匹林抑制TNF-α诱导的NF-κB活化在瘢痕疙瘩治疗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白玲;组织因子促进糖尿病鼠伤口愈合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诱导作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6 郭爱华;关于人皮肤真皮和角质上皮细胞以及在体创伤模型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7 梁丽荣;局部应用胰岛素促糖尿病大鼠伤口愈合及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卢小生;富血小板血浆在山羊颅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9 许龙顺;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促进创面愈合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10 只向成;CD36基因敲除小鼠的皮肤伤口愈合[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卫华;白草洗液湿敷治疗小腿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创面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王建兵;5-氟尿嘧啶预防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侯量;蜕皮甾酮促进伤口愈合的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4 王晓健;创伤愈合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表皮干细胞迁移、趋化作用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5 周强;骨桥蛋白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和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6 李平;辅阻遏子c-ski转基因治疗促进伤口愈合和减轻瘢痕形成的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7 李楠;hBD_2修饰真皮多能干细胞移植促进感染创面修复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8 刘佳;敷料更换过程疼痛对慢性伤口愈合轨迹的影响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9 姜辉;三黄愈疡液湿敷创面亚急诊组合组织移植早期治疗毁损性手外伤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王志勇;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创面组织中PDGF及TGF-β表达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79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779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