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快速反应部队急性高原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3 22:08

  本文选题:军事人员 + 急性病 ; 参考:《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摘要】:目的 :为常驻内陆的部队 ,特别是应急机动作战部队急进高原执行任务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某部队进驻青藏高原驻训期间士兵为研究对象 ,按相关相近的原则区分为普通步兵、摩托步兵、特种侦察兵、炮兵、装甲兵、服务保障兵(后勤、装备、技术、保障兵 ) 6类 .在海拔 2 80 0~ 5 2 0 0m之间选 4个高程点作为驻训点 ;在每个驻训点随机抽 2个战斗编制单位进行研究 .结果 :内陆部队急进高原的海拔越高 ,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率也越高 ;不同兵种间急性高原反应平均发生率存在明显的差异 ,由低至高依次是 :特种侦察兵 2 4 .0 % ,装甲兵 2 8.0 % ,摩托步兵 33.2 % ,炮兵 35 .6 % ,普通步兵39.2 % ,服务保障兵 4 6 .4 % ;所有的急性高原反应发生者都有诱因可寻 ,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多 ,约占 5 8.0 % ,寒冷为1 3% ,饥饿为 1 0 .0 % ,疲劳占为 1 0 .0 % ,其他或无明显诱因占9.0 % .结论 :急性高原反应极大地影响进驻高原部队的战斗力 ,但若能合理地区分任务和保障的重点、难点 ,采取措施预防诱因 ,可以有效地减少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 ,内陆部队急进高原执行任务是可行的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nland troops, especially emergency mobile combat troops, to carry out their tasks. Methods: the soldiers of a certain army stationed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soldiers were divided into common infantry, motorcycle infantry, special scouts, artillery, armored troops, service support soldiers (logistics, equipment,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principles. Security Corps) 6 categories. From 2 800 m to 5 200 m above sea level, 4 elevation points were selected as training points, and 2 combat uni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study at each training point. Results: the higher the altitude was, the higher the incidence of acute altitude reaction was. The order from low to high is: special scout 24. 0%, armored force 28. 0%, motorcycle infantry 33.2%, artillery 35. 6%, general infantry 39.2%, service support 46. 4%; All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high altitude reaction had inducement, among which th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58.0%), cold (13%), hunger (10.0%), fatigue (10.0%) and other causes (9.0%). Conclusion: acute altitude reaction greatly affects the combat effectiveness of troops stationed at high altitude. However, if we can reasonably distinguish the tasks and th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of security, and take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inducement, w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cute altitude reaction. It is feasible for the inland troops to rush into the highlands to carry out their tasks
【作者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卫生勤务学教研室 第四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卫生勤务学教研室 第四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卫生勤务学教研室 解放军68202部队 第四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卫生勤务学教研室 解放军68232部队 解放军68262部队
【分类号】:R8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毕娜,刘玉莹,张绍敏,黄津芳,翟小红;冷环境对野外作业人员的影响及防护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年02期

2 戴霄晔;王铮;刘涛;;我国高原健康环境评估[J];山地学报;2006年03期

3 蒋长征,李芳泽,何美安,孙蜀勇,张淑玉,廖蓉,贾树雅,曾化松,邬堂春;谷胱甘肽转硫酶M1和T1基因型与高原反应的危险性[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5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正虎;高原军事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2 谷有全;急进高原官兵高原习服与AMS发病情况、心理状态及认知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斌;范钦华;杨建东;左晶;陈倩;;军人眼外伤69例情况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11年04期

2 丁朝晖;王兰珍;王海霞;;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在新兵心理咨询中的运用[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年03期

3 陈廷建;;针刺加推拿治疗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J];实用医药杂志;2011年06期

4 陆战新;冯国梁;韩新军;;军训致膝关节疼痛伴二分髌骨的诊断治疗[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5 王春英;;年轻军人两次急性心肌梗死1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20期

6 赵名娟;张金涛;郭红燕;魏丙超;蔡荣荣;;针灸联合脑波治疗仪干预军人心理应激反应33例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年09期

7 高艳红;董振南;田丽媛;桂俊豪;江朝光;田亚平;;常规军事训练对军事人员免疫和血细胞参数的影响[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8 方健;宋海燕;刘波;张骏飞;吴伟立;陈从新;;新兵急性呼吸道疾病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年08期

9 胡建亮;;某部驻世博会女兵训练伤调查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0年S2期

10 贾淑云;贾红云;尹良均;杨成宁;郭晓燕;王爱红;刘海峰;;驻戈壁沙漠地区军人消化性溃疡危险因素调查及防治[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西洲;杨海军;哈振德;崔建华;马勇;张芳;;6种药物对部队进入海拔5200m急性高原反应预防效果的对比观察[A];第六次全国缺氧和呼吸病理生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2 张晓伟;刘晓荣;陈国良;;美国军人身心健康状态与外伤的联系[A];第四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华森杯”灾害医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3 苏磊;郭振辉;钱洪津;;南战区中暑住院病人流行病学调查和重点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4 闫洁;胡志安;;长时连续作业中觉醒不良的发生及干预措施[A];2006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四届学术年会知识更新讲座[C];2006年

5 王朔;焦伟;李晓莉;;抗应激功能食品[A];湖北省、武汉市营养学会第十一届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尹衡 本报特约记者 龙绍华;科学处置,为高原驻训官兵健康助力[N];解放军报;2011年

2 特约通讯员 唐林;博士后工作站落户喀喇昆仑[N];解放军报;2008年

3 吴一福;上高原再不怕缺氧了[N];西安日报;2004年

4 吴一福;四医大万余台便携增氧仪上高原[N];中国医药报;2010年

5 李伟新 刘子义;冬训:高原寒区巧防护[N];解放军报;2011年

6 邢国利;医疗装备工程师走上演兵场[N];解放军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役;联合国维和医疗分队(中国)待命安排和卫勤保障工作方案实证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舒玉刚;急性高原反应影响因素及靶向性创新药物提高机体缺氧耐力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2 王晓君;部队平时和战争背景下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情况及防治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7年

3 田开新;不同强度耐力训练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意义[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4 顾春山;军队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其相关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5 宋端铱;汶川地震救援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6 田建伟;武警战士心理素质筛选量表的研制[D];郑州大学;2012年

7 马春明;在昆部分军队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其相关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8 刘燕;进入高原部队习服状况评价及促进习服的对策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402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8402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f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