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鞍区颅脑枪击伤的救治

发布时间:2018-05-05 10:04

  本文选题:脑损伤 + 创伤 ; 参考:《中华创伤杂志》2002年05期


【摘要】:目的 探讨鞍区颅脑枪击伤急性期的救治及晚期鞍区金属异物摘除的方法。 方法 对 7例鞍区颅脑枪击伤患者行早期清创术 ,3例患者同时摘除金属异物 ;4例患者晚期采用显微手术摘除下丘脑、垂体内金属弹丸。所有患者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 3~ 11年。 结果 全部患者均康复 ,无下丘脑或垂体功能障碍。恢复良好 3例 ,轻残 3例 ,重残 1例。 结论 鞍区颅脑枪击伤患者 ,应早期行清创术 ,尽可能摘除金属异物 ,修补颅底脑膜防止脑脊液漏。术后加强抗感染、抗脑水肿治疗。重症患者需及时治疗继发性脑损害 ,积极治疗内分泌紊乱等并发症 ,在全身情况稳定后 ,采用显微手术摘除异物。显微手术对摘除脑深部重要部位的金属异物是一安全可靠的方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of acute stage of Sellar region craniocerebral gunshot injury and the method of removing metal foreign body in the late stage of Sellar region. Methods 7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gunshot injury in Sellar region were treated with early debridement and 4 patients with metal foreign body were removed by microsurgery.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3 to 11 years. Results all patients recovered without hypothalamus or pituitary dysfunction. The recovery was good in 3 cases, mild disability in 3 cases and severe disability in 1 case. Conclusion early debridement should be performed in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gunshot injury in the Sellar region. Metal foreign bodies should be removed as far as possible and meninges of skull base should be repaired to prevent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The treatment of anti-infection and anti-cerebral edema was strengthened after operation. Severe patients need timely treatment of secondary brain damage, active treatment of endocrine disorders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after the stability of the whole body, microsurgery is used to remove foreign bodies. Microsurgery is a safe and reliable method for removing metal foreign bodies in the deep part of the brain.
【作者单位】: 第一军医大学附属珠江医院神经外科 第一军医大学附属珠江医院神经外科 第一军医大学附属珠江医院神经外科 第一军医大学附属珠江医院神经外科 第一军医大学附属珠江医院神经外科
【分类号】:R82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章翔,易声禹,刘卫平,张志文,王立根,,李安民,张剑宁,费舟,傅洛安,付相平;火器性颅脑穿透伤的临床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5年05期

2 陈长才,易声禹;急性颅面伤的手术治疗[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1年01期

3 游潮武,金有,徐学君,易章超;盲管性颅脑火器伤119例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年01期

4 杜固宏,周良辅,吴劲松;神经导航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附70例临床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庆胜,张宇清;中枢性低钠血症12例诊治体会[J];安徽医学;1998年06期

2 方经宏,朱光宇,陶小虎,王翠萍,胡中桂;颈动脉系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改变的临床意义[J];安徽医学;2000年02期

3 王诚;卓志平;罗代益;;重型颅脑外伤伴中枢性高钠血症28例分析[J];安徽医学;2010年06期

4 王家红;;神经导航系统在经鼻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手术配合[J];安徽医药;2009年12期

5 徐善水,孙克华,李真保,江晓春,戴易,林元浩,李振球;组合切口额颞大骨瓣开颅救治广泛额颞部脑损伤[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褚光,任伟,许波,王舜尧;综合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68例[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田力学,秦志平,曹文军,王刚,张洪兵,韩宏彦;严重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的早期处理(附86例报告)[J];北京医学;1998年02期

8 董宇峰,吴春荣,麻晓融,高麟;高压氧综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0例体会[J];包头医学;2005年03期

9 王福录,姚颖慧,王金芳;侧脑室引流在急性高颅压病人的应用[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0 张士勇,张学芹,杨升吉;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63例[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义勇;雷新明;周江娥;;腰大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第二十三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六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高春正;FG-NGF胶膜吻合口包埋促进周围神经生长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邱明国;侧颅底区临床解剖学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3 段传志;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治疗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4 吴劲松;融合功能磁共振影像的神经导航治疗运动区脑肿瘤[D];复旦大学;2003年

5 朱小雷;周围神经损伤后局部深低温冷冻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磊;曲安奈德局部应用对周围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2 杨鹏飞;Caspase-1、caspase-3在脑损伤中的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3 贺家瑞;原发性脑干损伤的致死机理及神经递质改变的实验研究[D];汕头大学;2001年

4 姚珍松;补气通络方对周围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5 刘汉华;温和的巴比妥疗法及完全机械通气对重型脑损伤后脑氧、葡萄糖代谢影响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1年

6 顾倩;甘露醇降低颅内高压作用及对肾功能影响剂量效应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7 吴楚君;龙琥醒脑汤治疗重型原发性颅脑损伤急性期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4年

8 俞虎;大中型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IV~V级高血压脑出血[D];浙江大学;2005年

9 崔志强;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脑干出血[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冯铭;经鞍结节-扩大经蝶窦入路在切除巨大垂体腺瘤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杜固宏,周良辅;神经导航系统在颅脑手术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1998年02期

2 易章超,邱绪襄;近颅底弹道伤——作为非穿透性颅脑火器伤的一种新类型[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褚光,任伟,郑伟成;小儿颅内巨大金属异物1例[J];淮海医药;2001年05期

2 邓旦,李树森,廖明松,赵金英,梁燕,赖小今,马琳英;超声显像对枪弹伤失活组织区域判定的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2年12期

3 吴洋!200003上海,周树夏,杨琨,刘雪松,孙庆妹,李秀娟!200003上海;颌面枪弹伤软组织中前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9年05期

4 章翔,张剑宁,费舟,付洛安,刘卫平,吴景文,张志文,顾建文,贺晓生,王占祥;颅脑火器伤的临床特征与救治[J];中华创伤杂志;2002年05期

5 姚孝礼,刘娟,朱英英;桥形蝶鞍并高泌乳素血症1例报告[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中文版);1994年01期

6 李允先;头颅平片X线诊断(三)[J];重庆医学;1978年06期

7 王瑞岐;蝶鞍侧位片x线入射点的探索(摘要)[J];温州医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8 任德印 ,连世海;蝶鞍正位体层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89年02期

9 张在沛,王承缘;鞍内脑膜瘤(附4例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2年05期

10 赵宏辉;蝶窦蝶鞍恶性畸胎瘤1例[J];广东医学;199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兵;韩德民;崔顺九;刘莎;范尔钟;刘仲燕;;经鼻内镜蝶鞍斜坡区解剖[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2 程光;费舟;章翔;刘卫平;李兵;王西玲;;单鼻孔经蝶垂体瘤切除术蝶鞍体表定位与手术头位关系的研究[A];第二届西部神经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房聪侠;;蝶鞍后颅咽管瘤切除术后放疗所致认知功能减退一例[A];2005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于新;田增民;王亚明;亓树彬;刘锐;;鞍下颅咽管瘤(七例报告并文献复习)[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王昊;张祖勇;徐伟;鲍伟民;;无激素异位垂体腺瘤:病例报道及文献分析[A];2008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连伟;任祖渊;苏长保;王任直;;垂体Rathke囊肿的诊断和手术治疗[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沈宏;陈祖鹏;;岩斜病变的应用解剖与手术入路选择[A];2006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张福生;王献清;;三维CT成像在经鼻蝶垂体瘤手术中的应用[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郝晓光;王成伟;曲春城;于锐;王志刚;张庆林;;垂体瘤术后致鞍内动脉瘤一例[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凌红阳;李向东;惠国桢;肖根生;;经单鼻孔直达蝶窦入路显微垂体瘤切除术的鞍底定位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阎红;神经内镜下切除垂体瘤[N];健康报;2007年

2 副主任医师 李水银;提前绝经的常见原因[N];大众卫生报;2001年

3 魏继珍;妇科病致发胖[N];保健时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赵晴晴;生孩子后为何月经不调?[N];健康时报;2003年

5 徐中生;哪些疾病可用鼻内镜手术治疗[N];家庭医生报;2006年

6 徐长军;鼻内镜手术[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7 刘道国 李若梦 本报记者 杨彪  ;顾博士的“三级跳”[N];解放军报;2004年

8 ;打破传统观念挑战手术禁区[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钟思思;垂体腺瘤 找出病源防误诊[N];保健时报;2004年

10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主任医师 吴升平;脑垂体瘤莫误诊为冠心病[N];健康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学军;扩大经蝶窦入路显微、内镜、影像解剖及海绵窦内侧壁形态观察[D];中南大学;2003年

2 秦军;经鼻蝶入路至鞍区、斜坡区的内镜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志潮;神经内窥镜下经鼻蝶入路蝶鞍区及侧脑室、三脑室的应用解剖[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2 周继业;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患者视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卢斌华;MBT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高低角病例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D];江西医学院;2005年

4 毕成涛;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研究及简易鞍底定向凿的设计构想[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5 杨光;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分类及其临床特点[D];大连医科大学;2005年

6 吕新兵;单鼻孔直接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初探[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47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847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1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