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收飞行学员体格检查标准适宜性评估
本文选题:飞行人员 + 体格标准 ; 参考:《解放军医学杂志》2012年03期
【摘要】:目的评估招收飞行学员体格检查标准能否满足飞行学员医学选拔的需要。方法分3个步骤实施招收飞行学员体格检查标准的评估。第一步,编制调查手册。根据标准条款适宜性评估涉及的主要因素,编制由适宜性评估及使用情况调查两部分内容组成的调查手册。第二步,筛选专家。采用社会调查学的方法,选择119名专家(其中招飞体检专家98人,航空临床医学专家21人)对359个标准条款进行适宜性评估,并分析评估结果的可靠性。第三步,制定判断标准。根据专家的选择来判断条款的价值。若某一标准条款被超过80%以上的专家评估为适宜,则适宜性高;若低于60%,则适宜性低。结果发放调查手册134份,回收128份,专家参加评估的积极指数为0.95,而权威系数=0.86。在359个条款中,有271条(占75.5%)的适宜性获得专家认可,而有27条(占7.5%)未得到专家的普遍认可,多为不易把握的功能评价条款。结论尽管"招飞标准"大多数条款的适宜性获得专家认可,但仍有少数条款的适宜性不被专家普遍接受,应结合实际使用情况予以重点关注。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whether the standard of medical examination for flight cadets can meet the needs of medical selection of flight cadets. Methods three step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standard of the flight cadets. The first step is to compile an investigation manual. According to the main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assessment of suitability of standard terms, a survey manual consisting of two parts of suitability assessment and use survey is compiled. The second step is to screen expert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social investigation, 119 experts (98 medical experts and 21 experts in aeronautical clinical medicine) were selected to evaluate the suitability of 359 standard items,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 was analyzed. The third step is to establish a standard of judgment. Judge the value of the terms according to the expert's choice. If a standard clause is evaluated as appropriate by more than 80% of the experts, the suitability is high, and if less than 60%, the suitability is low. Results 134 copies of survey manual were distributed and 128 copies were recovered. The positive index of experts participating in the evaluation was 0. 95, while the authority coefficient was 0. 86. Out of 359 articles, 271 (75.5%) were approved by experts, while 27 (7.5%) were not generally accepted by experts, most of which were difficult to grasp. Conclusion although the suitability of most articles of the criteria is recognized by experts, there are still a few articles which are not generally accepted by experts, and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application.
【作者单位】: 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空军北京招飞体检队;
【基金】:全军“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08G044)~~
【分类号】:R8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文江;;腾飞的外籍飞行大队[J];厦门航空;2011年08期
2 张瞿璐;胡亮平;谭昌金;余f3;周瑛;姚国杰;;飞行人员腰椎间盘突出症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26期
3 严冬;卢静;;飞行人员眼部疾病发病情况调查[J];中国疗养医学;2011年07期
4 李娜;陈喜林;史万里;;利用多种防护措施对飞行人员代谢综合征进行干预的思考[J];中国疗养医学;2011年08期
5 徐超;颜怀军;施纳;;食物不耐受检测在飞行人员健康体检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1年08期
6 陈方;;基于ICAO新的测试推荐标准完善飞行人员英语等级考试的建议[J];中国民用航空;2011年05期
7 王宪坤;洪伟;;飞行人员体检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航空军医;2010年04期
8 冯丽娟;杨崇格;;空军飞行人员职业防护教育的具体做法[J];中国疗养医学;2011年08期
9 刘玉华;郑军;翟丽红;熊巍;刘晶;徐先荣;;2007-2009年军事飞行人员飞行不合格疾病谱分析[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10 李惠荣;陈喜林;史万里;;神经精神科体检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惠荣;王开辉;;新形势下军队飞行人员疗养特点探讨[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郑章清;吴家林;;疗养与医疗结合提高飞行人员体格检查质量[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徐莉;周林甫;李悲雁;赵双保;杨长斌;孙喜庆;张舒;;临潼疗养地对飞行人员免疫功能的影响[A];疗养康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1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于慧俊;陈春雷;步笑辉;;飞行人员颈动脉超声检查价值探讨[A];2011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纪桂英;邢华雄;郭建军;;飞行人员心电向量图分析[A];第四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6 刘东莉;陈永鹤;严峻;张松;;飞行人员常用蔬菜钾、钠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届临床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三届营养与肿瘤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7 张卫民;蒋光栋;王长树;;飞行人员对碘需要量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8 张慧;沈俊;戴永红;汪家春;王昊;马晓艳;陈林;;远航前后飞行人员血浆POMC-源性肽及调节因子的变化[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应用生理学委员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9 刘东莉;朱旭峥;管滨滨;张松;董帅;;住院飞行人员饮食管理的经验[A];中国营养学会第12届全国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10 严峻;刘东莉;陈永鹤;张松;;纠正住院空勤病员偏食的几种做法[A];中国营养学会第九届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文浩;飞行人员体检可轻松完成[N];中国民航报;2009年
2 通讯员 王治德;确保飞行人员正常有序流动[N];中国民航报;2011年
3 贾远琨;东航返航事件:13名飞行人员终被严处[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本报记者 陈嘉佳邋邓娟 通讯员 徐柏恩 幸兵;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N];中国民航报;2008年
5 南航河南分公司 杨现利;强化飞行人员心理控制训练[N];中国民航报;2008年
6 春秋航空公司飞行员 何吼;如何从心理学角度激励飞行员落实安全责任[N];中国民航报;2011年
7 邓琳;民航局停止东航云南部分航线[N];北京商报;2008年
8 通讯员 王治德 孙本芳;民航华东局向辖区飞行人员发放宣传手册[N];中国民航报;2011年
9 记者 朱思平邋通讯员 李翠霞 郭君;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管理水平[N];中国民航报;2008年
10 记者 张春莉;少数飞行人员无视旅客权益造成非技术原因返航[N];人民政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沈海明;航空辐射环境对民航飞行人员骨代谢的影响及~(137)Csγ射线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作用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开宇;飞行人员健康疗养效果综合评价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2 吴蔚;东航飞行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3 王梦阳;中国男性飞行人员体型分布特点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4 孙鹏;飞行人员心理健康量表的修订[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5 刘晶;海航新机型引进飞行人员人力资源规划与实施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6 凌晓熙;人为因素对航空安全影响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吴建兵;飞行人员缺氧体验训练效果观察及训练方法的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8 闫友来;现代飞行教学中个性化学习评价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姜丹泉;人工咽鼓管防治飞行人员耳气压机能不良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10 王丽;免散瞳眼底照相在年度飞行体检中的初步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502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050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