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生命科学研究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8-06-27 04:55
本文选题:航天医学 + 生物科学 ; 参考:《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摘要】:正空间生命科学是研究在宇宙空间特殊环境因素(如真空、高温、低温、失重和宇宙辐射)作用下的生命规律科学。广义上讲,它包括空间生物学、空间生理学、空间医学和空间生物工程学等。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随着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成功遨游太空,我国已经实现了短时间载人航
[Abstract]:Positive space life science is the science of life law under the action of speci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vacuum, high temperature, low temperature, weightlessness and cosmic radiation) in space. Broadly speaking, it includes space biology, space physiology, space medicine and space bioengineering. In the past few years, with the successful travel of manned spaceships "Shenzhou V", "Shenzhou 6" and "Shenzhou VII" into space, China has achieved a short period of manned flights.
【作者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呼吸科;
【基金】:军队医药卫生“十一五”计划专项滚动课题(06Z048) 武器装备预研基金(9140A1704009JB1002) 民用航天科研预先研究项目(科工技[2007]302)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12A220)
【分类号】:R85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承珉,张汝果,付宏伟;尾悬吊模拟失重对大鼠肺脏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5年04期
2 姚永杰,吴兴裕,孙喜庆,郝卫亚,韦应波,曹新生;24h头低位卧床对心血管功能及立位应激反应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9年06期
3 鲁力立,仲崇发,杨静生,陶英,赵国璇;头低位-30°对肺功能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0年03期
4 汪德生,孙磊,任维,董建文,马铁民,向求鲁;尾部悬吊大鼠胸主动脉及肺动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1年05期
5 孙喜庆,姜世忠,姚永杰,蒋昌林,郝卫亚,吴兴裕;模拟失重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及下体负压的对抗作用[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2年04期
6 汪德生,向求鲁,沈羡云,孟京瑞,董颀;7天头低位卧床对人体心肺循环功能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8年03期
7 岳勇 ,姚永杰 ,孙喜庆 ,吴兴裕 ,王春梅 ,姜世忠;模拟失重对家兔股静脉壁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8 姚永杰,吴兴裕,孙喜庆,郝卫亚,乔宗林,姜世忠;21天头低位(-6°)卧床期间心脏泵血及收缩功能的变化[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1999年01期
9 谢鸣;刘s,
本文编号:20727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07274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