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下体负压对脑认知工效及心率、血压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7-04 08:34

  本文选题:下体负压 + 事件相关电位 ; 参考:《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摘要】:目的 探讨坐位下体负压暴露对脑认知工效及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方法  1 3名健康青年男性被试者在坐位下体负压 - 4 .0 k Pa,- 6.67k Pa条件下 ,分别测试暴露前、暴露时和卸压后的脑事件相关电位 P3 0 0 、反应时、跟踪误差等工效学指标和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 .结果 在 - 4 .0 k Pa下体负压作用时 ,P3 0 0 波幅、潜时 ,反应时、跟踪误差 ,血压与负压前对照无明显差别 ;心率在下体负压作用 3 min,5 min时 ,显著增快(P0 .0 1 ) .在 - 6.67k Pa下体负压作用时 ,P3 0 0 波幅降低 (P0 .0 1 ) ,P3 0 0 潜时延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low body negative pressure exposure on brain cognitive efficiency and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Methods Thirteen healthy young male subjects were subjected to negative body pressure (-4. 0 k Pa-6.67 KPA) in the sitting position and measured the response time of P300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exposure, respectively. Tracking error and other ergonomics,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and other physiological indicator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mplitude of P300 wave, latent time, reaction time, tracking error, blood pressure and control before negative pressure at -4 .0 KPA lower body negative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at 3 minutes and 5 min of lower body negative pressure. I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 01). The amplitude of P300 wave decreases (P0. 01) with negative body pressure at -6.67kPa (P0. 01) and the latency of P300 is reduced.
【作者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航空航天生理学教研室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航空航天生理学教研室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航空航天生理学教研室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航空航天生理学教研室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航空航天生理学教研室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
【分类号】:R852.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维璞;第二次全军军事航空医学专业组学术会议论文综述[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4年02期

2 曾宪英,潘明达,柏志华,李雨宁,俞正茂,朱应芬,侯晓玲,范乐业;下体负压对家兔血液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85年01期

3 潘明达,曾宪英,柏志华,朱应芬,侯晓玲,范乐业;有空中晕厥史飞行人员的下体负压耐力及其心血管系统反应特点[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85年03期

4 肖一之;坐位下体负压舱的研制[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85年04期

5 苗述楷,刘清珍;飞行人员空中晕厥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调节系统关系的探讨[J];空军总医院学报;1986年03期

6 王德汉,张其吉,赵国璇,赵元准,麻淑清,王芳琳;下体负压作用下心血管系统某些变化的机制探讨[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88年02期

7 赵国璇,王德汉,王芳琳,胡素伟;青年人在运动负荷实验中心率反应的特点[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0年03期

8 余和t+,阎晓霞,徐立华,吴建平;头低位卧床条件下人体自适应特征的系统学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1年02期

9 郑军 ,张荣 ,张立藩 ,何扬举;下体负压条件下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的特征[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3年06期

10 赵国璇,胡素伟,王德汉, 孙洪元,赵元淮;心血管系统对下体负压及立位应激反应的比较[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姚永杰;孙喜庆;吴兴裕;郝卫亚;曹新生;姜世忠;;模拟失重致心脑血管功能失调及下体负压对抗作用的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由广兴;吴斌;;快速减压式坐姿下体负压装置的研制及初步应用[A];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创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五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孙喜庆;姜世忠;姚永杰;蒋昌林;吴兴裕;;下体负压对抗失重生理影响的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2003年中国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师绿江;武留信;强东昌;宋蕾;孙雪蕾;刘敏;;自体下体负压生理机能训练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应用生理学委员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吴萍;刘兴华;由广兴;李伟刚;黄伟芬;谢宝生;;卧位与站立位下体负压作用对心血管调节机能影响的比较[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2003年中国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李建军;李志利;王惠娟;;动物头低位、立位及下体负压综合实验台的研制和应用[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2003年中国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孙喜庆;姚永杰;吴兴裕;郝卫亚;;立位应激下心血管反应数学模型的建立与仿真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姚永杰;孙喜庆;杨长斌;刘挺松;吴燕红;;头低位暴露后直立位下体负压耐力降低[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16届空间生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杰;模拟急性血容量减低对心脑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理论及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2 郝卫亚;不同立位应激下心血管反应的仿真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文强;坐位下体负压对人体生理心理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2 杨长斌;下体负压锻炼对心血管功能影响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95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095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3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