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中火器伤早期血液电解质蛋白和渗透压的变化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blood electrolyte, protein, blood glucose and crystal osmotic pressure in the early stage of firearm wound in seawater. Methods 17 normal Beagle dogs were divided into seawater injury group (n = 14) and ground injury group (n = 3). The seawater group was rescued after gunshot wound in seawater. (33.75 卤25.29) m in)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central venous manometry tube to measure the electrolyte, protein, blood glucose and crystal osmotic pressure, and the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jury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blood glucose and crystal osmotic pressure in seawater after firearm injur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experiment (P0.05 or P0.01), the total protein and albumin decreased (P0.05 or P0.01), and the ratio of globulin to globulin was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d (P0.05), but K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of Ca 2 +. The ratio of globulin to white ball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firearm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基金】:全军“十五”医药卫生科研基金资助课题(No.01MA126)
【分类号】:R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孟辉,申洪,谭军,张壅歆,吴正蓉,卜海激;海水中火器伤早期犬血浆氧自由基和NO的变化[J];中国急救医学;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春香!030001太原,薄建萍!030001太原,李黎!030001太原,宋涛!030001太原;久坐与常活动的健康人运动心肺功能的比较[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0年01期
2 朱本洪,沈建秀,沈霞,王铁军,沈铮,施萍;胸闷为主要症状哮喘的临床通气功能和变态反应特征[J];中国急救医学;2000年04期
3 王瑞,刘正亮,钟大明,于锡山,郑传斌;中重度体力劳动工人肺通气功能正常值的研究[J];职业与健康;2002年06期
4 陈余清,徐凤珍,王爱华,刘玉珠;大学生运动负荷试验初探[J];中国学校卫生;1998年02期
5 沈渝菊,索玉兰,沈寒放;高原战士肺功能的实验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03年02期
6 张晓敏!430080武汉市,孙恩林!430080武汉市,丁焱焱!430080武汉市,万才珍!430080武汉市,李济超!430080武汉市,陈胜,鲁翠荣,邬堂春;焦炉逸散物对作业工人呼吸系统影响的研究[J];中国职业医学;1999年04期
7 陈达民!200433,闻军!200433,周泽深!200433,胡一本!200433,朱东!200433;体描法气道阻力测定分度判断矽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初步探讨[J];中国职业医学;1999年05期
8 姜忠华!266071青岛,范静,苑同业!266071青岛,鲁青!266071青岛,王锡波,强琳!266071青岛,钟广文!266071青岛,王额尔敦!266071青岛;低温海水淹溺濒死大鼠血气与酸碱失调的研究[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1年01期
9 朱砚萍,蔡映云!200032,董鹤嘉!200032,张志凤!200032,于金娣!200032,王蓓!200032;136例结缔组织疾病患者的肺功能表现[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年10期
10 刘长庭!100853,王德龙!100853;戒烟10年以上的健康老年人肺功能10年随访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蒋清安;外加低压稳恒直流电场促进损伤心肌修复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2 敖素华;慢性支气管炎研究治疗进展、导师经验总结暨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3 李明川;全麻后肺萎陷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4 彭秀军;大鼠晶状体海水浸泡伤致伤机制及病理学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5 刘晓莉;大气污染物对大鼠不同器官的毒作用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D];山西大学;2006年
6 李英;肺癌放射治疗后所致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多因素分析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巩焱;舒咳合剂对寒热错杂型CVA患儿IL-13的影响[D];福建中医学院;2007年
2 田艳松;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睡眠前后吸气肺功能变化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3 刘恩顺;麻芩合剂对哮喘慢性气道炎症的临床作用观察[D];天津中医学院;2000年
4 张丹;咳嗽变异型哮喘EOS、SP在气道内的表达及其与肺功能、AHR关系的初步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5 孙军;氨茶碱的血药浓度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中的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6 李尔曼;高血压病患者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的变化[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7 余军;KD—Ⅲ型生物液智能表面张力动态测试仪的研制[D];重庆大学;2002年
8 郭阳;BiPAP治疗肺心病前后肺动脉压与肺功能变化分析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3年
9 王成秀;卡介苗多糖核酸、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哮喘患儿的干预作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10 汪洋;有机磷中毒患者呼吸肌力和中枢驱动的变化以及在机械通气脱机中的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孟辉,陈钢,谭军,杨锡耀,穆峰,蔡瑞君;改良EC液低温灌注犬肺离体组织中一氧化氮与氧自由基变化的研究[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7期
2 卜海激,申洪,朱天岭,孟辉,张捚歆,吴正蓉,陈清;犬海水中火器伤细菌感染定量研究[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3 张旭辉 ,裴国献,魏宽海,周祥吉,孙鸿涛,胡罢生;高温高湿环境下热习服犬肢体火器伤后SOD、MDA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4 韦兴,侯树勋;海水浸泡火器伤的特点与救治原则[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1期
5 方辉,白永刚,何德春;火器伤及其并发症早期处理75例体会[J];武警医学;1998年10期
6 刘荫秋,安波,李曙光,赖西南,王建民;高速高能战创伤间接伤的特点及其致伤机理[J];中华创伤杂志;1995年01期
7 吴印爱,王志伟,刘献棠,谢尚奎,蒋邦好,罗真东;腹腔开放伤并海水浸泡对犬血浆自由基水平的影响[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民怀 ,黄毓琪;85例腹部火器伤的治疗体会[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0年01期
2 李妍瑜 ,许新复 ,初铭中 ,印俊之 ,李允先 ,罗永祯 ,满新嘉;火器伤骨折X线类型及其特点(附257例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0年01期
3 陆裕朴 ,魏征 ,陈受谦 ,胥少汀 ,李运连 ,黄耀添 ,王锡连 ,朱盛修 ,姚江 ,黄昌林;四肢脊椎火器伤处理上一些问题的探讨[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0年02期
4 陆裕朴,马平,张景云,王锡连,李其训;脊椎脊髓火器伤的处理[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1年04期
5 刘德诚,刘大柱,陈立龙,李俊清;中西医结合治疗火器伤长骨干骨折57例临床观察[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2年01期
6 楼启明;心脏火器伤的诊断和救治[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3年05期
7 陈庭仁,梅长珩,吕顺昌,李开荣,朱咸华;颅脑脊髓火器伤所致瘫痪的康复治疗[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3年02期
8 杨华有,孙景山;基层医院抢救颅脑损伤的体会[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83年01期
9 李其训,王锡链;四肢大关节火器伤的处理(摘要)(附60例报告)[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4年06期
10 陈鸣九,王隆香,黄国浏,朱如荣,万自华,李永尧,李国凡;颌面部骨组织火器伤的救治体会[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8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裴雪涛;;干细胞工程与辐射所致组织或器官损伤的修复和替代[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二次中青年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邓军虎;;6353例尸检资料分析[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3 杨静波;谭会新;;创伤性隔疝13例诊断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4 文家福;王宇川;鸟盛平;;大血管损伤严重失血性休克的救治[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5 陈兆芬;周永霞;孙长菊;杨晓静;;颌面火器伤急救的处理配合[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6 赵秀丽;赵勇;;颌面部损伤115例临床分析[A];第三届全国急诊创伤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7 黄谢山;余海;唐建;;颌面颈部枪弹伤特点及救治[A];海南省口腔医学会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8 陈辉;赵新华;王伯良;仲月霞;;用美容外科原则修复颜面部表浅软组织损伤[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美容外科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中日美容外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9 李全岳;农江;刘伟信;周立;周本成;万友华;左大镒;曹振凯;;火器伤尸解29例资料分析[A];第五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八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10 李桂梅;怓燕燕;;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的观察与护理[A];河南省外科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议资料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琳;骨不连与骨缺损研究获奖[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杨明友 特约记者 李海斌;某医院锤炼野战卫勤保障真功不放松[N];战士报;2004年
3 李全岳 刘伟信;尸解有助找诱因[N];健康报;2005年
4 援布隆迪共和国医疗队 叶谢智华;烫疮油治疗火器伤[N];上海中医药报;2005年
5 程晓飞 王湘民;乌鲁木齐警备区为卫勤保障注入新活力[N];中国国防报;2006年
6 赵东海 刘国治;地雷伤救治出新招[N];解放军报;2006年
7 田洪涛、记者 乔林生;以战场需求牵引军事医学科研创新[N];解放军报;2006年
8 张力伟 朱丽丽;发生意外时怎样保护头部[N];健康报;2006年
9 云南省云龙县漕涧办事处卫生所 林永贵;处理外伤的几点体会[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10 冯立中;安徽 伤害中八成是“意外”[N];健康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柒金;高温高湿环境下颅脑火器伤后HSP70、p38 MAPK变化及其作用机理[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2 张敬良;高温高湿环境肢体火器伤初期外科处理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3 陈建梅;T淋巴细胞在火器性坐骨神经断裂伤修复中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4 孙红振;火器性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特点及CIDE-B基因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5 王建忠;HuVEGF_(121)基因修饰复合材料修复兔桡骨火器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6 田磊;牵张成骨术修复犬下颌骨高速投射物伤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7 刘瑞峰;牵张成骨技术修复兔下颌骨创伤性缺损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8 梁朝革;不同弹速椎体火器贯通伤对机体早期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9 朱晓天;颌面部枪弹伤软组织中一氧化氮与组织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7年
10 何黎升;钛种植体—血管化骨移植早期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德选;湿热环境对猫颅脑火器伤早期血液流变学和血脑屏障的影响[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2 周祥吉;高温高湿环境下犬肢体火器伤后免疫学变化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3 张旭辉;高温高湿环境下犬肢体火器伤后HSP70、TNF-a、氧自由基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4 朱红胜;高温高湿环境对猫颅脑火器伤时生命体征及病理损害的影响[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5 王贵波;兔坐骨神经火器伤后腰段脊髓神经元凋亡规律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1年
6 卢青军;海水浸泡火器伤合并失血性休克伤情特点及温度、渗透压对其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7 刘鹏;海水浸泡兔股动脉火器伤的病理学及外科处理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8 王丽姿;L-W型火器伤清创冲洗机的研制及其效能检测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9 卜海激;海水中火器伤创伤弹道组织细菌感染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10 陈辉;骨内输液在战创伤救治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2516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251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