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成空部队血吸虫病流行情况调查

发布时间:2018-10-22 07:53
【摘要】:目的摸清成空部队血吸虫病流行情况,为制定血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驻疫区人员进行血吸虫循环抗原检测,以确定感染者;对部队营区、训练场地、农场及油库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法进行钉螺检查,有螺地段进行药物杀灭。结果驻疫区部队5 552人,血吸虫感染者131人,感染率为2.36%。驻西昌某部队血吸虫感染率最高,达7.33%。血吸虫感染者中汽车驾驶员占40.46%。查螺76.24万平方米,有螺面积2.1万平方米;解剖活螺662只,未见阳性钉螺。结论做好个人防护是做好血防工作的关键;加强重点人群管控是降低血吸虫感染率的重要措施;及时查治感染者是防止发生慢性、晚期血吸虫病人的关键性措施;有螺地段要进行药物灭螺和环境整治,彻底消灭钉螺孳生场所。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schistosomiasis in the air force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measures for prevention of schistosomiasis. Methods the circulating antigen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was detected in the personnel in the epidemic area to determine the infected person, and the snail was inspected by systematic sampling combined with environmental sampling in the army camp, training site, farm and oil depot, and the drug was killed in the snail area. Results among the 5 552 troops in the epidemic area, 131 were infected with Schistosoma japonicum, and the infection rate was 2.36. The infection rate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was the highest in a certain army in Xichang, reaching 7.33. Car drivers accounted for 40.46% of schistosomiasis infections. The snail was 762400 square meters with 21000 square meters of snail area and 662 live snails were dissected and no positive snails were found. Conclusion personal protection is the key to the prevention of schistosomiasis, strengthening the control of the key popul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duce the infection rate of schistosomiasis, checking and treating the infected person in time is the key measure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chronic and advanced schistosomiasis. There are snail areas to carry out drug snail control and environmental control, completely eliminate Oncomelania hupensis breeding sites.
【作者单位】: 成都军区空军后勤部卫生防疫队 成都军区空军后勤部卫生防疫队 成都军区空军后勤部卫生防疫队 成都军区空军后勤部卫生防疫队
【分类号】:R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晓华,许静,郑江,郭家钢;中国血吸虫病传播控制与阻断地区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4年01期

2 宋鸿焘,梁幼生,戴建荣,李龙根,神学慧,田启安,纪长生,殷芳;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敏感性的研究——低度流行区的情况[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永康,张旭东,孙启祥;林农复合生态系统及其对钉螺孳生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2年S1期

2 张楚霜,周利红,朱金华,,夏春华,朱全芬,柳荣祥;茶皂素在血吸虫病防治上应用的研究Ⅰ.茶皂素对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的杀灭效果[J];茶叶科学;1995年01期

3 贾庆良,肖邦忠,廖文芳,吴成果,季恒清,吴国辉,万仕学,周崇永,孟言浦,林晓光,唐亮;三峡库区模拟生态环境和人为因素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廖世业;末梢血浆IHA和ELISA法诊断血吸虫病的应用价值[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5 王志成;;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喷粉法现场灭螺效果与费用研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年02期

6 曹勤;谭晓东;孔庆林;徐兴建;;湖北省疫区改厕对控制血吸虫感染的效果研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年06期

7 王加松;袁梅枝;董娟;付正银;何亮才;;先血检后粪检调查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计算方法探讨[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年01期

8 高艳春,李爱菊,范小林,邱承洲,张熊禄,胡乔生;血吸虫的检测与血吸虫病的诊断[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吴建红;晚期血吸虫病性肝硬化虚实证舌苔细胞酶定量初探[J];湖北中医杂志;1994年06期

10 马安宁,王万贤,杨毅,柯文山,陈建;枫杨林下八种主要植物对钉螺分布的影响[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管春灿;;利用档案资源做好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几点思考[A];新时期档案工作论文集[C];2005年

2 张映皓;戴裕海;朱惠国;涂祖武;;湖北省2004年四起急性血吸虫病暴发疫情分析[A];中南地区第八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3 蔡祖华;洪林娣;邵丰尧;朱明东;;氯硝柳胺在水体及土壤中持效时间的现场试验研究[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6年

4 蔡祖华;洪林娣;邵丰尧;朱明东;;氯硝柳胺在水体及土壤中持效时间的现场试验研究[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九卷 预防分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治英;应用GIS/RS技术研究江宁县江滩钉螺分布及其监测[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2 李光富;日本血吸虫复合表位及其在CpG ODN协同下诱导的Th1应答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循军;氯硝柳胺及其乙醇胺盐的合成工艺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4年

2 谭子芳;基于RS/GIS的洞庭湖区江滩钉螺分布的环境因子及空间特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罗庆礼;重组信号蛋白14-3-3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日本血吸虫病免疫诊断中的应用[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4 修良昌;数学模型在血吸虫病监测数据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6年

5 侯循亚;蒿甲醚与吡喹酮联合治疗急性日本血吸虫病的临床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雷黎;人源性抗日本血吸虫Fab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鉴定及筛选[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7 贾中伟;Th1/Th2型细胞因子与日本血吸虫性肝纤维化进程的关系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8 李敏;日本血吸虫信号蛋白14-3-3的免疫诊断及虫卵cDNA文库的构建[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9 王志成;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虫卵的免疫定位及其为捕获抗原的金标免疫渗滤法用于日本血吸虫病快速诊断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10 兰炜明;单抗及其组合检测循环抗原对血吸虫病诊断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乐文菊,许学积,梅静艳;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1年04期

2 何毅勋,胡亚青,郁琪芳;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品系的研究 Ⅴ.对吡喹酮的敏感性[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2年06期

3 杭盘宇,梁幼生,戴建荣,朱荫昌,宁安,余冬保,徐兴建;不同阶段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敏感性的研究[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1年06期

4 李克林,杨光怀,段所胜,夏光辉;大理市血吸虫病疫情回升及原因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敏;关于金属致癌问题[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80年01期

2 许真;凿岩工振动性白指流行病学的研究[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80年04期

3 朱国栋;工业环境中一氧化碳对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80年S1期

4 徐秉锟;我国已经消灭血吸虫病地区的估计[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1980年01期

5 欧阳跃昌;肠道传染病的予防[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80年01期

6 周学良;霍乱病和其它与弧菌有关的腹泻——世界卫生组织流行病学和生态学科研组的一个小组的报告[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80年04期

7 孙成斋 ,周学华 ,吴国强 ,武桂堂 ,李铁保;硝硫氰胺治疗华枝睾吸虫病11例疗效观察[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0年05期

8 ;精神病流行学学术讨论会胜利结束[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1980年04期

9 刘昌孝,叶桂珍,陈凯先,叶燕辉,资古明,薛爱云;治疗血吸虫病新药硝硫氰胺的代谢研究[J];药学学报;1980年06期

10 吴爱棣;枝原体——介绍一种最小的活细胞[J];北京医学;198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树玉;;产科超声安全性研究进展[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2 白人骁;穆大伟;李士华;王兆铭;;我国风湿四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阶段总结[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3 李文广;诸亚群;张启南;李守汤;倪正平;沈卓才;姚红玉;朱健;;高危人群补硒预防肝癌的作用[A];中国营养学会第六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4 王玉明;蒋耀昌;;聊城城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状况调查分析[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5 王克安;;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介绍[A];“中国0-6岁儿童营养状况及益生菌对健康的影响”——达能营养中心在中国成立暨开幕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简介[A];“达能营养中心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招标结果发布会暨儿童饮食行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简介[A];“达能营养中心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招标结果发布会暨儿童饮食行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江骥;;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饮食习惯[A];“达能营养中心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招标结果发布会暨儿童饮食行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张重慧;;浅谈肿瘤病人营养管理重要性[A];中国营养学会第六届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7年

10 王凤安;徐延年;;谈糖尿病的防治战略[A];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第二届糖尿病(消渴病)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洪;胰腺也结石[N];北京科技报;2000年

2 ;喝葡萄酒使人长寿[N];中国环境报;2000年

3 余培超 柯育萍;血吸虫病快速诊断有新法[N];湖北科技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潘锋;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迎接新世纪的挑战[N];科学时报;2000年

5 东雨;热污染及其危害[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6 曹淑芬;每天喝绿茶 可防皮肤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7 ;太原市19390名儿童铅损伤现状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N];市场报;2000年

8 袁立新;我血吸虫基因疫苗研究获世界科学基金会资助[N];中国医药报;2000年

9 Haneke E. Roseeuw D.;甲真菌病概况——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0年

10 燕京;大肠杆菌O/157:H/7暴发流行[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银汉;福州地区对虾病毒病的病原诊断及流行病学[D];福建农林大学;2000年

2 陈卫星;酒精性肝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发病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3 徐向进;1996—2000年老年人群糖代谢异常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4 张亚非;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及营养干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5 王洁;北京万寿路地区老年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病的流行病学调查[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6 李家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流行病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7 陈忠;早发冠心病患者临床危险因素、脂蛋白脂酶P,H基因多态性及其酶活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2年

8 毛德文;解毒化瘀Ⅱ方抗肝衰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

9 胡燕;儿童食物过敏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10 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咏梅;幽门螺杆菌感染影响因素的调查及粪便抗原检测的意义[D];浙江大学;2001年

2 李伯安;输血传播病毒(TTV)部分基因序列的克隆、表达、活性鉴定及临床病理学、流行病学的研究[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3 徐克敏;华南地区鸭源性H9亚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特性研究[D];汕头大学;2002年

4 李刚;鸡传染性贫血的流行病学、病毒分离及其VP2基因表达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5 冯翔宇;重庆市主城区动物携带大肠杆菌O157的流行病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6 李芳芳;医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病学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7 张立;胆石症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8 张华;一氧化氮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关系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9 马晶;大气污染、卫气理论与外感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10 马烈;广州市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流行病学调查[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286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286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d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