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对模拟失重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on bone metabolism in tail suspension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rats. Methods: 50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group, model group, low (3.52 g kg-1), middle (7.04 g kg-1) and high dose (14.08 g kg-1) groups, with 10 rats in each group for 21 days. Three dosages of Chinese medicine were suspended 7 days before modeling. The blank group and model group were given distilled water once a day. After 1 hour of gastric perfusion on the 8th day, tail suspension was observed in the model group and three dose group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le the rats in the normal group moved freely in the cage for 14 days.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osteocalcin (BGP), 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TRAP), femoral hydroxyproline (HOP)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of femur and lumbar vertebrae were measu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group, the serum ALP of the model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the content of BGP,TRAP did not change, the BMD of femur and lumbar vertebra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and the serum ALP content of each dose group of TCM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Serum BG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middle dose group (P0.05), serum TRAP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high dose group (P0.05), and femur BMD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middle dose group (P0.05).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obviously promote bone formation, inhibit bone resorption, weaken the process of bone dissolution, promote the deposition and mineralization of bone mineral salt, and enhance BMD to prevent and cure bone loss.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weightless bone loss is necessary.
【作者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药教研室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药教研室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药教研室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药教研室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药教研室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药教研室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药教研室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药教研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00663)
【分类号】:R285.5;R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范全春,李勇枝,白桂娥,段渊儒,谢俊水,石宏志;强骨抗萎方对模拟失重大鼠骨代谢影响的观察[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3年02期
2 黄纪明,朱德兵,李志霞,李培荣,洪建武,白树民;营养素合剂对模拟失重大鼠股骨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琦;高云芳;樊小力;;尾部悬吊对达乌尔黄鼠比目鱼肌形态及mATP酶活性的影响[J];动物学报;2007年01期
2 曹新生,张乐宁,吴兴裕,张立藩,吴燕红,郝卫亚;间断性头高位45°对抗措施对模拟失重大鼠股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3 马进,陈杰,,丁兆平,张立藩;模拟失重九十天对大鼠长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4 余志斌,张立藩;模拟失重大鼠裸露心肌纤维的张力-pCa关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5 谭雄进,孙永建,王前,郑磊;模拟失重对不同发育阶段大鼠骨代谢的影响[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7期
6 周继斌,樊小力,吴苏娣,许临平;模拟失重对大鼠比目鱼肌肌重和形态结构的影响[J];解剖学研究;1999年02期
7 余志斌,张立藩;失重/模拟失重对心肌结构与功能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5年04期
8 吴大蔚,沈羡云,董颀,王圣平,程张红,张淑静;尾部悬吊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0年04期
9 刘春,张立藩,张乐宁,倪鹤鹦,张远强,孙岚;间断性头高位倾斜对模拟失重大鼠肌萎缩的对抗作用[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0年06期
10 孙磊,汪德生,任维,向求鲁;尾部悬吊7d大鼠肺动脉反应性的变化(英文)[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庆军;模拟失重下血管分化性改变的局部调节机制—L-RAS与收缩蛋白[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2 罗冬梅;运动对大鼠长骨发育作用机理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3 付兆君;短、中期模拟失重大鼠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钾与钙离子通道功能的改变[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4 暴军香;模拟失重大鼠血管、心肌与肾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改变[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5 孙标;不同生理系统对间断性人工重力反应性差异问题的地面模拟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6 马进;模拟失重下动脉血管反应性变化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7年
7 毛秦雯;模拟失重下动脉血管结构及其神经支配的可塑性变化[D];第四军医大学;1997年
8 鲍岚;神经肽Y的Y_1受体在心脏和血管中的定位及在模拟失重大鼠脑动脉中的分布[D];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
9 宿长军;大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在正常或模拟失重状态下对血压变化的反应及其相互关系的形态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10 程宏伟;模拟失重大鼠心肌细胞电生理学特性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标;间断性人工重力以抗失重对骨骼肌与心肌不良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2 陈秉耀;成年大鼠脊髓不全横断后的自发运动功能恢复及脊髓全横断模型的建立[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3 袁林天;模拟失重大鼠牙体牙髓牙周组织的变化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4 王俊锋;尾悬吊模拟失重对大鼠肺脏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5 付崇建;模拟失重条件下对骨髓体外成骨能力及承重骨影响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6 高放;萎缩骨骼肌强直收缩功能的动态变化及其机理[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7 王蕾;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模拟失重大鼠脂质代谢和骨代谢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8 冯汉忠;去负荷比目鱼肌膜离子通道的变化及其意义[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9 罗伟;头低位预置诱导大鼠脑缺血耐受的研究[D];江西医学院;2004年
10 徐志鹏;模拟飞船应急返回时+Gx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惠;;液相色谱法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分析仪器;1981年03期
2 曾宪英,潘明达,柏志华,李雨宁,俞正茂,朱应芬,侯晓玲,范乐业;下体负压对家兔血液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85年01期
3 王向阳;;航宇局打算试验空间站组装设备[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1985年05期
4 沈羡云,孙亚志,向求鲁,孟京瑞,徐立华,余和t+,阎晓霞,庄祥昌;卧床前后压力感受性反射机能变化的研究[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87年04期
5 沈羡云,向求鲁,孟京瑞;模拟失重时家兔耳廓微循环的变化[J];空间科学学报;1988年03期
6 张其吉 ,魏金河;美国召开首届空间生命科学讨论会[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88年01期
7 沈羡云,向求鲁,阎晓霞,李树春,孙亚志,孟京瑞;几种应激状态下的脑阻抗图[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88年02期
8 王金华;苏联航天及模拟失重条件下肌肉变化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88年02期
9 向求鲁,沈羡云,孟京瑞,刘光远;模拟失重时兔脏器血流量反应特性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1989年02期
10 崔希灵;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举行第十八届学术年会[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汤仲明;梁心平;周文轩;陈公白;;中药复方益心康对实验性兔肺栓塞的促进溶栓作用[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2 宋军;陈可冀;刘青云;;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3 汤其强;杨任民;任明山;;肝豆汤对肝豆状核变性成纤维细胞模型铜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4 黄洪林;邱咏薇;;丹杞降脂方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5 蔡峻;;复方乌头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6 严永清;;中药复方中物质基础的增效因素[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7 王东峰;;中西医结合微观化研究提高中医药科研水平的思路与方法初探[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8 胡燕萍;李庆峰;刘仲昌;徐菊丽;郑海春;张敏;李真;赵东;;模拟失重3周对机体膳食摄入营养状况和头发Zn、Ca、Fe、Cu含量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六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9 童伯伦;王林杰;古华光;张新颖;;头低位模拟失重对人体姿态平衡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仲伟强;王仁芝;邹晓颖;于水;;促进电离辐射所致免疫功能损伤修复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二次中青年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邬时民;让科技给中药业插上新翅膀[N];中国特产报;2000年
2 记者 祁芳;中药复方研究瞄准国际市场[N];健康报;2000年
3 孙泰雁;龟龄集荣登国家中药保护品种金榜[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4 苏薇薇 吴忠 梁仁;计算机辅助分析中药方剂[N];中国医药报;2000年
5 张世臣;落实质量标准是中药走向世界的保障[N];中国医药报;2000年
6 陈峰 崔蒙;中药信息系统建立初探[N];中国医药报;2000年
7 杜贵友 方文贤;中药药理研究中应引起注意的问题[N];中国医药报;2000年
8 朱盛山;中药剂型现代化的思路(上)[N];中国医药报;2000年
9 陈兰英 陈奇 刘荣华;复方配伍的研究方法[N];中国医药报;2000年
10 王智民 肖诗鹰;对新药研究开发的几点看法[N];中药事业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乐宁;模拟失重下脑血管的适应性变化及间断性重力作用的对抗效果[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2 邱明丰;复方丹参缓释片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1年
3 林耀棠;补肾中药复方对雌性去势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区神经细胞的影响——附资癸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相关症状的临床初步[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1年
4 张勇;模拟失重环境下BMP-2对成骨细胞诱导作用变化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5 孟庆军;模拟失重下血管分化性改变的局部调节机制—L-RAS与收缩蛋白[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6 何东初;地甘口服液对小鼠受辐射和化学损伤致白细胞减少症保护作用机理的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2年
7 杜秀平;平肺口服液改善NSCLC恶病质状态及其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8 瞿德z
本文编号:2290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290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