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某部官兵军事训练伤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lated factors of training injury in armed police officers and soldiers, and to screen the high-risk population of training injury. Methods A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classify 963 officers and soldiers in a military police department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for diagnosis of military training injury. Results (1) the incidence of training injury was 10.8% in which 38.5% of the injured were enlisted for less than one year. The incidence of training injury was 15.7% in the whole training army,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n-training unit (7.6%) (P0.01). (2). The bone and joint injuries accounted for 52.9%, and the soft tissue injuries accounted for 22.1%. Inflammation and non-specific injury accounted for 9. 6%, lower waist injury was 5. 8%. (3)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related factors of training injury. The variables of the model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uty, past trauma, chronic medical history, conscious health status evaluation, and came from urban and rural areas. Conclusion less than one year soldiers and the whole training troops are the key points of training injury protection, and the protection of limb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subject training. From rural areas, with a history of trauma, chronic medical history, poor self-health evaluation and the whole training unit personnel are the high risk group of training injury.
【作者单位】: 武警湖南总队医院医务处 武警湖南总队医院医务处 武警湖南总队医院医务处 武警湖南总队医院医务处
【分类号】:R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端阳,任爱民,刘俊斌,袁忠;武警某部战士运动系统训练伤的流行病学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1期
2 王心,魏茂提,王兴,戴卫民,王汉祥,赵鹏飞;武警某部新兵军事训练伤的随访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玉美;于晓华;周丽梅;;新兵个体差异与军事训练伤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东南国防医药;2006年03期
2 王波,孙长生,李良寿,张世忠,李远贵,陶惠人,郝崇礼;新兵基础训练期间过劳性损伤的前瞻性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3 龙泳,李远贵,李良寿,邹声听,朱文强,谢小平,常耀明,杨洪源;海上训练与跳伞训练军训伤的流行病学调查[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4 常顺,潘定康;钻孔治疗胫骨疲劳骨折疼痛综合征[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7年04期
5 李海;军事训练伤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04年04期
6 常顺,潘定康;钻孔治疗胫骨疲劳骨折疼痛综合症[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1997年03期
7 周宏锋;张玉新;康慧鑫;黄德云;;某部特种兵军事训练伤流行病学调查[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年05期
8 杨道远,刘占忠,陈良波,樊德;华北北部地区某部团队训练伤情况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9年05期
9 刘业,李金亮,王学恩,邓应珍,杨利,蔡华城,石强,周宁;男兵非特殊军事训练伤后EQ问卷测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6期
10 王心,史俊祥,吕辉,薛文龙,周蔚;武警新兵入伍前状况与入伍后军事训练伤发生关系的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粟文彬;新兵基础训练前后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及其与训练伤的关系[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2 李雪宏;亚热带(海南)地区水面舰艇部队士兵心理健康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3 刘晓秋;驻青海高原武警官兵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4 杨扬;特种兵部队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特点与预防对策[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波,孙长生,李良寿,张世忠,李远贵,陶惠人,郝崇礼;新兵基础训练期间过劳性损伤的前瞻性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2 龙泳,李远贵,李富军,杨占清,孙长生,金晶;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军训伤的干预性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国基;;做好平息暴乱卫勤保障的体会[J];武警医学;1990年01期
2 ;牢记建院宗旨确保优先为部队服务[J];武警医学;1990年02期
3 申光武;李裕后;;训练损伤的原因、机制和预防(附20例报告)[J];武警医学;1991年05期
4 潘正连;1683名武警官兵训练损伤的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2年03期
5 崔华明;黄昌林;孙长生;李良寿;;90-150型作训鞋预防足踝部军训伤的交叉对照人群试验[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3年03期
6 杨选平;茆长春;;健康教育在首都武警[J];中国健康教育;1993年02期
7 冯爱民;钱江浦;;武警江苏总队医院认真落实医院分级管理试点工作[J];武警医学;1993年05期
8 陈国立;;全军第二届训练医学会议在洛阳召开[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3年06期
9 仉郁芝!军事医学教研室,孙超!军事医学教研室,谭涛峰!军事医学教研室,李婷婷!军事医学教研室;我军军事训练伤研究概况[J];临床军医杂志;1994年02期
10 黄昌林;军事训练伤的研究现状与特点[J];前卫医药杂志;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宏立;敬建军;;灾害救援的误区及对策[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灾害、中毒专业联合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1999年
2 徐燕;胡晓萍;刘志宏;于俭武;许富海;藏旭日;;音乐电疗治疗新兵军事训练伤308例临床观察[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徐燕;胡晓萍;刘志宏;于俭武;许富海;藏旭日;;音乐电疗治疗新兵军事训练伤308例临床观察[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杨峰;;镜头聚焦普通百姓[A];创新“两翼齐飞”机制 服务建设小康大业——第八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文集[C];2007年
5 ;参观湖北钱币博物馆掠影[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五期[C];2006年
6 张涛;;2例造作伤的法医学鉴定[A];中韩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华社记者 刘昕 新华社通讯员 王丹誉 唐建国;“第二国境线”上的哨兵[N];人民日报;2000年
2 8683部队部队长 靳恒选;良马还须好驭手[N];人民武警报;2000年
3 特约记者 暴玉怀、俞泳江;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N];解放军报;2001年
4 新华社记者 吕国庆 翟伟 本报记者 陈晓钟;去年全国抚恤优待金超百亿[N];人民日报;2001年
5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刘振英 新华社记者 李术峰;慰问首都公安民警和武警官兵[N];人民日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郭伟成;东方明珠下的忠诚卫士[N];人民日报;2001年
7 李海 金伟 乐宏文;硅化木惨遭疯狂盗挖[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8 记者孙玉山李健;抓住春季大好时光 掀起绿化植树高潮[N];北京日报;2002年
9 王辉 杨继林;“美丽少女”保卫战[N];中国国防报;2002年
10 晓明;远程及函授教育焦点问题研讨会举行[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艾进伟;强化训练对跟腱塑形改建影响的动物实验和人群干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敬建军;陆军师参加洪涝灾害救援时的卫勤保障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2 姜巍;元情绪能力训练对特种新兵心理健康影响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3 王海丽;武警反恐分队官兵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4 耿瑞月;广东省武警官兵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5 丁兆菁;武警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自我效能感、自尊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洪;高强度军事训练至非创伤性肾损伤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7 梁津国;军事训练伤的早期报警[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8 宋天一;应力性骨折动物建模方法及其应用评价[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25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325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