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电磁辐射对军事作业人群神经行为功能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nvironmental exposure and neurobehavioral changes of military workers exposed to high-intensit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Methods A group of troops in Chengdu military region was investigated. The leakage energy and noise of differen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sources and operating environment were measured by omnidirectional intelligent field strength meter and noise statistics analyzer. Obser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pollution and noise pollution in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field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neurobehavioral function test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exposed and non exposed groups of high intensit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Results the average power density of the workplace was 11 ~ 21 2mW / cm2, and the cumulative daily radiation dose was (49 5 ~ 95 4) mWh/cm2. The scores of nervous anxiety, (T), fatigue, inertia, (F), confusion and confusion (C) in neurobehavioral tes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non-exposed group. The correct points, total points and digit decoding scores of target tracking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unexposed group. Conclusion 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tensity in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of the army has seriously exceeded the health standard, and the emotional behavior and action behavior of the working population are obviously obstructed.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take effective protective measures in time.
【作者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分类号】:R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梁友信,陈自强,于继慧;情感状态测验及评分方法[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0年03期
2 曹兆进,赵晓琳,陶勇,宛超,刘景兰,张洪桥,李双黎;移动电话手机对神经衰弱症状影响的调查[J];卫生研究;2000年06期
3 赵晓琳!430060,陶勇,曹兆进,王玉玲,刘景兰,藏德馨,王高华,程自立;移动电话使用者神经行为功能的初步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维主,王至章,张东峰;噪声对作业女工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2 梁友信,孙荣昆,孙瑜,陈自强,李灵宏;低浓度汞接触对机体行为功能的影响——计算机化神经行为评价系统的应用[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3年03期
3 陈骥光,姜欣明,林彬;锰接触-行为功能关系的研究[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5年04期
4 王强,曹兆进,白雪涛;微波电磁辐射对大鼠脑神经元细胞色素氧化酶活力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年05期
5 徐西桥,邹立海,杨汝景,汪中建;电焊作业对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J];劳动医学;1999年03期
6 周玲玲;移动电话的健康危害研究现状[J];劳动医学;2001年04期
7 冯全生;从温病论治急性放射损伤[J];辽宁中医杂志;2005年05期
8 周华;庞永坚;谢惠清;;心理护理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9 曹树义,汤乃军,左厚声,赵力军,刘忠伦,夏淑敏,侯迎春;职业接触一氧化碳对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10 王强,曹兆进,白雪涛;900MHz微波电磁辐射对原代培养的大鼠脑皮质神经元能量代谢的影响[J];卫生研究;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立;张春之;;职业性物理因素对神经行为功能影响的国内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首届国际行为医学学术大会暨第九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马文龙;50小时全部睡眠剥夺对健康男性青年生理、心理功能影响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2 高峰;移动电话微波辐射对大鼠神经系统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张园;氯乙烯职业危害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氯乙烯的诱变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4 马菲;军事作业环境高强度电磁辐射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5 姜巍;元情绪能力训练对特种新兵心理健康影响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6 武慧欣;1800MHz电磁波对大鼠DNA的损伤及其它遗传毒性的影响[D];昆明医学院;2006年
7 路东波;移动电话射频电磁场对细胞膜受体的作用及噪声磁场的干预[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宏玲;1800 MHz电磁辐射对大鼠海马感觉门控P50的影响[D];昆明医学院;2007年
9 丁建松;900MHz微波辐射对发育期鸡胚的效应[D];苏州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自强,于继慧,曹素华;世界卫生组织神经行为核心指标参比值研究[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89年01期
2 冯养正,刘亚杰,张惠敏,王东,陈淑便;接触微波对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3年01期
3 丁朝阳,,吕志忠,窦兰君,马强,姚治中;微波辐射对作业人员某些生理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4年06期
4 朱启星,杨传文,徐国民;低场强微波对人体神经行为功能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1997年01期
5 黄玉玲,郑玉新,王咸州;高频电磁场对工人行为功能的影响[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红;陈亚妮;考希宾;闫金海;柴渭莉;;高原环境中装甲车乘员的作业工效[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琦;郭国祯;曾丽华;任东青;马福成;王晋;庞轶兵;郭鹞;;电磁辐射后大鼠血脑屏障改变恢复时相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王琦;任东青;邝芳;孙敬民;王晋;庞轶兵;郭鹞;郭国祯;;脉冲式电磁辐射对大鼠血脑屏障影响的量效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赵梅兰;曾晓哲;王德文;刘杰;;电磁脉冲辐射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系NIH/3T3凋亡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八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4 王水明;王德文;彭瑞云;高亚兵;陈浩宇;曹晓哲;崔雪梅;赵梅兰;;电磁辐射对子代性别比例的影响及其机制[A];第五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八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王琦;郭鹞;任东青;曾丽华;邝芳;郭国祯;;不同场强电磁辐射对大鼠血脑屏障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王航平;王晓琴;刘华;;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神经行为和P90RSK表达的影响[A];2011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运动与骨骼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赵梅兰;王德文;曹晓哲;彭瑞云;崔雪梅;高亚兵;马强;李传胪;;电磁脉冲对中枢神经系统(脑)损伤的病理和机理研究[A];第五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八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前言[A];全国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及防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黄宝添;吴正洁;黄耀熊;;900MHz电磁波辐射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的研究[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10 刘志昂;曹步清;万海珍;李全岳;贾永峰;;微波辐射对人体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李冠礁 通讯员 孙伟伟 赵一云 李胜男;我们需要谈核“色”变吗?[N];中国航天报;2011年
2 张登华邋特约通讯员 李虹;一批训练伤研究成果服务军事训练转变[N];解放军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建朝;城市环境中900-1900MHz频段电磁辐射对暴露人群神经系统及血液系统影响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2 马菲;军事作业环境高强度电磁辐射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3 曲英莉;电磁辐射对异常妊娠结局影响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4 王德刚;机动卫生装备舱室微环境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23624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362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