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舰导弹战伤特点分析及启示
[Abstract]:In future naval warfare, anti-ship missiles will be the main combat weapon for both warring parti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understand the casualti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casualties after anti-ship missile attack on ships. Through historical data collection and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collates and analyzes the relevant data since World War II.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rtion of casualties caused by anti-ship missile increases and the probability of sinking ship decreases. In the future medical treatment,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treatment of blast injury, burn injury, inhalation injury and penetrating injury, and should also be alert to the harm of seawater immersion injury to the wounded.
【作者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三军医大学卫勤训练基地;
【基金】:全军“十二五”后勤科研重点资助项目(BWS13L019)
【分类号】:R82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和彬;易亮;许腾;;反舰导弹攻击舰船毁伤效果模型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冬;雷志东;周航宇;;反舰导弹保障性评价研究[A];中国运筹学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彪;杨学会;张金春;;反舰导弹对多层防空体系的突防模型研究[A];'2003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李聪颖;韩蕾;于进勇;许晓飞;;反舰导弹末端机动的控制技术比较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5 雷振达;马春草;;鲁棒滤波在反舰导弹跟踪中的应用[A];2013第一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C];2013年
6 胡海;魏健;;闭环校射近程反导舰炮抗击机动突防反舰导弹研究[A];二○○一年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李聪颖;韩蕾;许晓飞;于进勇;;基于微分平坦的再入反舰导弹无动力滑翔段控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8 严建钢;方冰;徐之辉;;反舰导弹弹道优化设计与突防能力研究[A];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朱建方;王伟力;曾亮;;反舰导弹战斗部的侵爆毁伤效应研究[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赵红超;顾文锦;王瑞奇;;反舰导弹的自适应全局滑模变结构控制[A];第16届中国过程控制学术年会暨第4届全国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蔡淑华;反舰导弹:战舰“杀手”[N];解放军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钱晓虎 特约记者 姜毅;新技术为新型反舰导弹添翼[N];解放军报;2010年
3 本报专稿 郭子佳;伊朗反舰导弹布网海湾[N];世界报;2008年
4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 打击俄制反舰导弹[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5 轻舟;点评反舰导弹:战舰杀手:更快,更准,更狠![N];中国国防报;2004年
6 章一煦;反舰导弹:俄罗斯“双雄”胜欧美[N];中国国防报;2005年
7 张胜平、陈文s,
本文编号:2362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362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