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咨询对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应对方式和状态-特质焦虑的影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川云,严进,许涛,刘晓虹,程灵芝,李兆申;1077名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2 王宗文;严进;张理义;;军事应激中的人格特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王丽杰;苗丹民;严进;;野战医疗训练对医务人员心理状况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4 程传苗;李兆申;黄文;范群铭;徐正梅;;军事应激对军人心理和免疫内分泌系统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5 王丽杰,史君彦,严进;海防团军人焦虑状态下人格和生理状态的评估[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昱;安婷;程祺;袁水平;王丽杰;严进;;人格、家庭因素与军人焦虑情绪的相关性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2 潘昱;程祺;严进;;心理应激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有关神经机制研究进展[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3 王丽杰;苗丹民;严进;;野战医疗训练对医务人员心理状况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4 程祺;王丽杰;苗丹民;严进;;军人慢性心理应激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13期
5 郭学青;高宏伟;张岩;路路;彰颖;刘杰;;军事应激对军人部分生化生理指标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11期
6 周田田;刘春文;牛娟;;广泛性焦虑障碍病人的人格分析[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李学成;胡光涛;宋航;赵雯婧;刘卉;陆地;;赴黎巴嫩维和卫勤保障人员个性、应对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2年24期
8 林晓霞;周小东;卢佩旭;宁卫东;;中国军人心理健康研究方法的进展[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年01期
9 周增改;刘瑾红;杨晓虹;聂洪鼎;;海军驻京某部官兵心理健康情况调查[J];海军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10 伊丽;武国城;郭小朝;;某部新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航空军医;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国愉;青年军人特质焦虑及其认知加工特点[D];西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巍;元情绪能力训练对特种新兵心理健康影响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2 傅瑜弘;初教级飞行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丁兆菁;武警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自我效能感、自尊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军胜;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5 刘云;军人情景特质应对方式量表的研制[D];江苏大学;2008年
6 刘玉华;军事飞行员焦虑特点及其与SCL-90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7 张_";不同应激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炎症反应的影响与意义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8 张玉梅;西藏武警官兵焦虑、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富盛;淫羊藿总黄酮的抗缺氧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张广亚;奥运会安保官兵的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及干预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素珍;军人心理问题自我评估结果的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8期
2 陶凯忠,刘志宏,陶恒沂,陈国民,蒋春雷,陈尧忠,朱霞,严进,倪永康;潜水员心理健康与相关因素的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1期
3 严进,刘晓虹;关于军事应激应用性研究的几点思考[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4 严进,刘晓虹,倪方;了解现代心理战效果,重视防御性心理战研究与应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王宗文;严进;张理义;;军事应激中的人格特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6 华川,府伟灵;军事应激对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J];华北国防医药;2005年01期
7 王择青,杨君,朱鸿武,傅小玲;军人人格因素与ACE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3年07期
8 颜爱武,银涛,傅建国;某部新兵SCL-90测定结果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9 李权超,何英强,申国祥,曾岚,解亚宁;我军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的编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10 王丽杰,张东,宋福春,刘伟,曹丽萍,祝艳华;松弛训练对分业训练军人心理和生理应激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春霞;张理义;徐志熊;黄津芳;甘景梨;任忠文;;军人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年11期
2 赵静波;解亚宁;任忠文;雷明强;;高原军人主观应激、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张理义;李光耀;宋梓祥;涂德华;徐志熊;;汶川抗震救灾官兵情景特质的应对方式[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4 梁勇;王丽杰;程祺;严进;;团体心理咨询对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应对方式和状态-特质焦虑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5 禹玉兰;;团体心理咨询改善高压力大学生应付方式、心理控制及身心健康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6期
6 谢红梅;刘知源;包方;陈红梅;;团体心理咨询在部队心理卫生服务中的应用[J];华北国防医药;2010年S1期
7 王丽杰;隋友乐;于军;严进;;团体咨询对维和官兵心理应对方式影响调查[J];人民军医;2007年05期
8 姜忠东;陈继军;许鹏;刘希谦;秦晓霞;徐郡洋;卢山;;某军区968名士兵团体心理社会应激量表调查分析[J];华北国防医药;2008年05期
9 马海鹰,肖蓉,张小远,张毅林;驻岛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22期
10 林晓霞;周小东;卢佩旭;宁卫东;;中国军人心理健康研究方法的进展[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欣;;工作应激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陈红;郭成;;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刘训俭;;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研究[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田春梅;张素珍;王素枝;;临床护士情绪障碍及应对方式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张正银;;儿科新护士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研究[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6 刁利华;李玉玲;尹秋;郭勇;;SARS病人心理状态与应对方式调查及心理干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周丹;;影响口腔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常见因素及应对方式[A];全国口腔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章金辉;严伟良;;老年人应对方式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A];2006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隆春玲;韩海英;熊红芳;贺美玲;;不同类型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特质焦虑及应对方式研究[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赵坚;邹玉红;;高职大专学生应对方式与焦虑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怀成波 王强;美撤走飞机和军事人员[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2 记者 姬新龙;韩国送还朝鲜士兵[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记者 王恬;美国减少驻巴基斯坦军事人员[N];人民日报;2011年
4 张军 刘海燕 吴国平;注重在基层团队开展团体心理咨询[N];战士报;2011年
5 赵嘉莹;各国维和军人收入有多少?[N];中国国防报;2010年
6 孙伟川 杨帆 郭肖杰;中国维和部队赢得世界声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7 原方;寻求积极的应对方式[N];中国妇女报;2006年
8 钱晓虎、田源;外国军事人员观摩我海军实兵演习[N];解放军报;2004年
9 记者 温云楠;我区贸易出口额同比增长15.87倍[N];阿勒泰日报;2008年
10 张二虎 孟旭;从大学生应对SARS看心理健康教育漏缺[N];中国教育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方正;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对顾客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李杨;慢性病患儿及父母应激源、应对方式以及教育干预效果评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4 王文燕;个性与情志致病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植凤英;西南少数民族心理压力与应对:结构、特征及形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金庆英;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邹韶红;夫妻暴力社会心理高危因素及其预防性心理干预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何建华;心理应激人群应激损伤发生机制与中医证候相关规律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曹玉萍;湖南家庭暴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10 钟文娟;基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社区居民心理预警模型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春燕;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改善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邵华;团体心理咨询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杨文萍;中师生的应对方式及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闫志英;高中生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及其关系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海荣;蒙汉初中生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6 宋淑娟;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及其训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孙雄辉;大学生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晓东;体育合作学习对不同人格特征大学男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0年
9 温义媛;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阳;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应对方式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65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565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