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基于1,3,4-噻二唑的二硫醚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0 09:19

  本文关键词:基于1,3,4-噻二唑的二硫醚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二硫醚类衍生物的抗癌机制与人体的硫氧还蛋白系统有关,其中PX-12是最典型的代表,它能够抑制硫氧还蛋白的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菌活性。1,3,4-噻二唑类衍生物经研究证实,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抗菌,抗肿瘤活性被广泛应用于目前药物的研究中。同时,1,3,4-噻二唑通过与供电子元素S相连,可以增加药物与受体的亲和性,从而有效的提高药物的活性。我们以二硫醚和1,3,4-噻二唑两种结构为基础,同时以PX-12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2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基于1,3,4-噻二唑的二硫醚类衍生物。新合成的化合物,通过对二硫醚结构和1,3,4-噻二唑两种结构的拼接,以期达到药效的叠加,同时降低药物的副作用,从而筛选出新型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对于SMMC-7721细胞,所有的化合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增殖活性,大多数化合物都表现出比5-氟尿嘧啶(IC50=5.62μmol/L)更好的活性;在2-取代二硫醚-5-(取代苯基)-1,3,4-噻二唑(7a-7n)化合物中,苯环上的给电子基团三甲氧基、甲氧基、甲基取代的化合物抗增殖活性均优于其它的基团。对于MCF-7细胞,目标产物中只有7j的抑制活性低于对照物5-氟尿嘧啶(IC50=14.26μmol/L),其中化合物2i的抑制活性最好,其IC50值为1.78μmol/L,抗增值活性明显优于5-氟尿嘧啶。对于A549细胞,2-氨基-5-取代二硫醚-1,3,4-噻二唑(2a-2i)类化合物的活性均大于对照物5-氟尿嘧啶,表现出很好的增殖抑制活性,而2-取代二硫醚-5-(取代苯基)-1,3,4-噻二唑(7a-7n)类化合物,仅部分化合物的活性大于对照物5-氟尿嘧啶(IC50=8.13μmol/L),其中对氨基苯取代的化合物,活性均大于对照物。综上所述,通过1,3,4-噻二唑和二硫醚两种结构的拼接,对化合物的抗癌活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这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抑制活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二硫醚 1 3 4-噻二唑 硫氧还蛋白 抗癌活性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14.5;R9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综述9-16
  • 1.1 二硫醚类衍生物的研究9-11
  • 1.1.1 双硫键的形成及与蛋白质的关系9-10
  • 1.1.2 具有抗癌活性的二硫醚化合物的研究进展10-11
  • 1.2 1,3,4-噻二唑及其衍生物的研究11-13
  • 1.2.1 1,3,4-噻二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11-12
  • 1.2.2 具有抗癌活性的噻二唑衍生物12-13
  • 1.3 抗癌药物体外筛选方法13
  • 1.4 本文研究内容13-16
  • 第二章 实验部分16-26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16-17
  • 2.1.1 实验试剂16-17
  • 2.1.2 实验仪器17
  • 2.2 合成路线17-18
  • 2.3 实验步骤18-21
  • 2.3.1 巯基异硫脲盐酸盐的合成18-19
  • 2.3.2 2-氨基5取代二硫醚-1,3,4-噻二唑的合成19
  • 2.3.3 取代苯甲酸乙酯的合成19-20
  • 2.3.4 取代苯甲酰肼的合成20
  • 2.3.5 N-(4-取代)苯甲酰基二硫代甲酸钾的合成20
  • 2.3.6 2-巯基5(取代苯基)-1,3,4-噻二唑的合成20-21
  • 2.3.7 2-取代二硫醚5(取代苯基)-1,3,4-噻二唑的合成21
  • 2.4 终产物结果表征21-26
  • 2.4.1 2-氨基5取代二硫醚-1,3,4-噻二唑(2a-2i)的表征21-22
  • 2.4.2 2-取代二硫醚5(取代苯基)-1,3,4-噻二唑(7a-7n)的表征22-26
  • 第三章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26-52
  • 3.1 实验仪器26
  • 3.2 实验方法26-28
  • 3.3 测试的抗癌活性实验结果28-52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52-57
  • 4.1 巯基异硫脲盐酸盐的合成条件52-53
  • 4.2 二硫醚合成条件53
  • 4.3 二硫醚合成的机理53-54
  • 4.4 目标化合物波谱分析54
  • 4.5 抗癌活性探讨54-57
  • 第五章 结论57-58
  • 参考文献58-62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62-63
  • 致谢63-64
  • 附录64-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宋宝安,陈才俊,杨松,金林红,薛伟,张素梅,邹志辉,胡德禹,刘刚;2-取代硫醚-5-(3,4,5-三甲氧基苯基)-1,3,4-噻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体外抗癌活性[J];化学学报;2005年18期

2 高永建,张治军,薛群基;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摩擦学性能研究[J];化学研究;1998年01期

3 丛艺;蒋圣娟;张士璀;;硫氧还蛋白及其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2008年06期

4 张健;盐酸吡硫醇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中国热带医学;2005年02期

5 滕宗艳,于维汉;硫氧还蛋白系统研究进展[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2年02期

6 谢兵;全宏照;;新型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7 苏为科,梁现蕊,李永曙,张永敏;一锅法合成二硫醚的简便制备过程研究[J];有机化学;2003年09期

8 胡志强;杨亚迅;张功胜;李凯;许良忠;;2-{5-[(1H-1,2,4-三唑-1-基)甲基]-4-苯基-4H-1,2,4-三唑-3-硫基}-1-芳基乙酮类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测试[J];有机化学;2007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1,3,4-噻二唑的二硫醚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6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96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6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