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17 04:07

  本文关键词: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法对现已发表的利用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优于万古霉素。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和CNKI等数据库,并追查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Meta分析。纳入比较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5863个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可评估患者中,治疗结束后[OR=1.98,95%CI(1.32,2.98),P=0.001]及随访结束后[OR=1.34,95%CI(1.01,1.76),P=0.04]利奈唑胺的临床治愈率优于万古霉素,而在意向性治疗患者中,随访结束后利奈唑胺其临床治愈率亦优于万古霉素[OR=1.20,95%CI(1.01,1.43),P=0.04]。同时,在微生物学可评估患者中,其随访结束后的微生物学总治愈率[OR=1.39,95%CI(1.12,1.73),P=0.003]、金黄色葡萄球菌清除率[OR=1.84,95%CI(1.39,2.42),P0.0001]及肠球菌清除率[OR=5.42,95%CI(1.49,19.71),P=0.01]方面,利奈唑胺亦优于万古霉素,而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清除率[OR=1.54,95%CI(0.97,2.45),P=0.07]、链球菌清除率[OR=0.89,95%CI(0.31,2.54),P=0.82]方面,利奈唑胺相当于万古霉素。另外,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在病死率[OR=1.07,95%CI(0.89,1.28),P=0.50]及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OR=1.10,95%CI(0.83,1.44),P=0.52]等方面亦相当。结论在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中,利奈唑胺疗效优于万古霉素。但还需要更严格设计的、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儿科;
【关键词】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革兰阳性球菌 Meta分析
【分类号】:R978.1
【正文快照】: 革兰阳性球菌已经成为目前医院获得性及社区获得性感染的重要致病菌[1-3]。医院获得性肺炎及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是医疗机构中最常见的感染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医院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监测研究中所分离出致病菌中的17%[4],并且在分离的金黄色葡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玲;利奈唑烷和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卫林英;段兴民;;Meta分析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J];生产力研究;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立军;李云;;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所致留置导尿感染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房;2011年28期

2 王小文;赵松;宋阳;陈秀凯;张贵辰;李文雄;郑悦;隋锋;;利奈唑胺在治疗难治性中枢神经系统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中的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年20期

3 张灵芳;朱以军;;利奈唑胺对肠球菌属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06期

4 梁蓓蓓;王睿;白楠;蔡芸;;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对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耐药突变体选择浓度的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0年03期

5 周家军;梁蓓蓓;王睿;祝晓光;宋秀杰;蔡芸;白楠;林德峰;蒋志文;董淑英;;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抗菌活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0年08期

6 吴本权;刘慧;梁晶晶;黄静;周宇麒;饶宪;张天托;;利奈唑胺对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年22期

7 赵博;陈取;杜志成;陶琳;;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达托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及药物优弊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8期

8 林志青;黄延玲;黄萍;陈琪;;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年11期

9 蔡木禹;林朝仙;黄雯雯;;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等抗菌药物对常见需氧革兰阳性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J];海峡药学;2009年10期

10 李颖;唐惠林;胡永芳;彭芳辰;;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MRSA随机对照试验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11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家军;梁蓓蓓;王睿;祝晓光;宋秀杰;蔡芸;白楠;林德峰;蒋志文;董淑英;;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化疗药理暨抗感染药理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10年

2 乔小云;王羽;朱青;;我院2007年万古霉素临床应用评价[A];中国药理学会药学监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朱曼;郭代红;刘皈阳;张素敏;武志昂;;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用药行为分析[A];第二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郭代红;王丽;陈超;蔡芸;刘皈阳;曹秀堂;王睿;;410例住院患者的利奈唑胺用药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5 蒋硕民;任可;王增寿;;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万古霉素浓度[A];浙江省药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张新茹;付秀娟;朱大胜;裴斐;;对1例万古霉素和奥硝唑引起药物热的病例分析[A];2010年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梁蓓蓓;周家军;裴广胜;韩宇扬;白艳;白楠;蔡芸;王睿;;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MRSA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呼吸道感染学术大会暨第一届多学科抗感染治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唐勤;葛卫红;丁义涛;;万古霉素对肝移植并发腹腔感染的治疗监测及药动力学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梁蓓蓓;周家军;裴广胜;韩宇扬;白艳;白楠;蔡芸;王睿;;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MRSA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A];2011药物代谢及药代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琪;张明;杨微微;肖永红;;夫西地酸体外抗菌作用研究报告[A];第六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咏霞;警惕万古霉素的肾毒性[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李雅琳 任吉民;窄谱天地也宽[N];医药经济报;2002年

3 北京儿童医院 胡利华 王晓玲 刘钢;利奈唑胺不应作为医院常用药[N];健康报;2010年

4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陆志城;监测血药浓度须因人而异[N];医药经济报;2003年

5 王乐民;美国FDA发布利奈唑胺安全性警告[N];健康报;2007年

6 陆志城;综合考虑各因素 合理应用出效果[N];医药经济报;2002年

7 麦迪信;改造药物化学结构 克服超级耐药细菌[N];医药经济报;2002年

8 韩振杰;万古霉素耐药菌研究现状[N];中国医药报;2005年

9 严雪群;重返人间 万古霉素再现青春[N];医药经济报;2000年

10 赵和云;新型恶唑酮类抗菌药 利奈唑胺[N];中国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雷;利奈唑胺在中国人群的群体药代/药效动力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2 郭长伟;万古霉素耐药模型的建立以及抗耐药菌化合物的分离[D];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2003年

3 王文;具有磁场顺应性的万古霉素微球的制备及靶向治疗骨感染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4 孟庆国;利奈唑酮和3,5-取代新VA唑烷酮的合成研究及抗菌活性测定与三环配能关键中间体的合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5 胡来兴;美罗培南的合成研究与1,3,4-噻二唑碳青霉烯类新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测定[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6 唐先兵;肠球菌肽脱甲酰基酶pdf基因的克隆、分离与酶活性研究及以PDF为靶点的高通量新药筛选模型的建立与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7 韩红娜;青霉烯类抗生素法罗培南与酯型新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8 石和鹏;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比阿培南(Biapenem)与1,3,,4-VA二唑型新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9 胡乐乾;三维化学计量学方法和定量构效关系应用于药学的若干基础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10 张在红;两种天然抗菌糖缀合物及衍生物的合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家军;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的对比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1年

2 段德军;丹参酮与万古霉素联合应用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抑制作用[D];江西医学院;2004年

3 李昕;细菌性肺炎患者万古霉素持续静滴的PK/PD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柯诗剑;万古霉素修饰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选择性细菌分离和靶向抑菌功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张义永;万古霉素不同给药方案对MRSA大鼠肺炎模型的疗效观察及耐药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6 李志勇;不同给药途径下万古霉素的脑脊液和血液药物浓度及其疗效比较[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7 庞昶;利奈唑胺与其他抗生素联用对MRSA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8 李静;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防耐药变异浓度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9 都刚;氨溴索对万古霉素在肺组织的转运作用及临床意义[D];川北医学院;2011年

10 华春秀;万古霉素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及其KIM-1表达的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2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312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9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