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长春瑞滨红细胞载药体系的建立及其体外评价
本文关键词:载长春瑞滨红细胞载药体系的建立及其体外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背景长春瑞滨是一种半合成的长春花生物碱类抗肿瘤药,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的一线治疗药物,也广泛地用于转移性乳腺癌、难治性淋巴瘤、卵巢癌及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临床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外周神经毒性及静脉毒性,其中静脉毒性最为值得引起注意。将抗肿瘤药物通过载体靶向运送至肿瘤组织后再释放,是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减少用药剂量、增强药物在局部药效的有效办法。红细胞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体内循环时间长、资源丰富、易获得、极大变性能力等优势。为了充分利用红细胞的优势,同时减少长春瑞滨的静脉毒性并提高药物疗效,拟建立载长春瑞滨红细胞载药体系并评价其功能。研究目的:1、载长春瑞滨红细胞载药体系的建立:改良已有的建立载体红细胞载药体系的方法包载长春瑞滨,并通过计算载体红细胞载药率探索载体红细胞包载长春瑞滨的最佳载药条件。2、载长春瑞滨红细胞载药体系的体外评价:评价载药过程对载体红细胞膜结构和功能以及红细胞形态的影响;评价载长春瑞滨红细胞在体外低温贮存的稳定性;评价载体红细胞对包载的长春瑞滨的缓释能力。3、载长春瑞滨红细胞抗肿瘤作用的评价:以裸药长春瑞滨作为对照,用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评价载长春瑞滨红细胞的抗肿瘤作用。研究方法:1、用改良低渗预膨胀技术来建立载长春瑞滨的红细胞载药体系,包载过程中设定不同的长春瑞滨浓度、预膨胀红细胞与药物作用时间,通过计算载体红细胞对长春瑞滨包载率来寻找最佳载药条件。2、通过对比红细胞载药前后的形态变化及红细胞膜渗透脆性变化来评价载药过程对红细胞形态、红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将含有载长春瑞滨红细胞的PBS悬液置于4℃环境中,每天肉眼观察上清液颜色,并检测上清液中长春瑞滨的药物浓度,同时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评价载长春瑞滨红细胞的贮存稳定性。将含有载长春瑞滨红细胞的PBS悬液置于37℃环境中,每间隔一定时间检测上清液及载药红细胞中长春瑞滨的药物浓度,绘制“时间-药物浓度”曲线,观察载体红细胞对包载的长春瑞滨的释放情况。3、用MTT法评价载长春瑞滨红细胞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将不同浓度的裸药长春瑞滨作用于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作用24小时及48小时后测定OD值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对比同等长春瑞滨浓度的载长春瑞滨红细胞作用于A549细胞24小时及48小时后的细胞增殖抑制率。研究结果:1、用改良低渗预膨胀技术来建立载长春瑞滨红细胞载药体系,当长春瑞滨浓度为0.25mg/mL,长春瑞滨溶液与预膨胀红细胞作用时间为20min时能获得的最大载药率约为70.92%。2、高倍镜下观察包载长春瑞滨前后载体红细胞的形态,红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将含有载长春瑞滨红细胞的PBS悬液置于4℃环境中,5天内肉眼观察上清无明显溶血现象出现,且上清长春瑞滨浓度测不出。对比洗涤红细胞、空载红细胞以及载长春瑞滨红细胞,载长春瑞滨红细胞膜渗透脆性增加,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载体红细胞对包载的长春瑞滨能稳定释放,48小时左右释放率接近100%。3、载长春瑞滨红细胞作用于A549细胞24小时后,仅当长春瑞滨浓度为0.025mg/ml时载长春瑞滨红细胞对细胞增殖抑制率强于同等浓度裸药长春瑞滨,但两者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作用48小时后,当长春瑞滨浓度为0.0125、0.025mg/ml时载长春瑞滨红细胞对细胞增殖抑制率均强于裸药长春瑞滨(P0.05),且产生相同抑制率时,载长春瑞滨红细胞所需要的长春瑞滨剂量低于裸药长春瑞滨。研究结论:1、改良低渗预膨胀技术能建立载长春瑞滨红细胞载药体系,包载率能达到70.92%左右。包载过程对载体红细胞形态、红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无明显影响。2、载长春瑞滨红细胞能在4℃环境中稳定保存5天。载体红细胞能在37℃环境中缓慢释放包载的长春瑞滨,48小时左右释放率接近100%。3、载长春瑞滨红细胞在体外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有持续抗肿瘤作用,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作用48小时后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有强于裸药长春瑞滨的趋势。
【关键词】:药物载体 红细胞 长春瑞滨 抗肿瘤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43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1
- 符号、变量、缩略词等本文专用术语的注释表11-12
- 前言12-14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4-26
- 1.1 关于长春瑞滨在提高临床疗效及减轻副反应方面研究进展14-19
- 1.2 载体红细胞抗肿瘤研究及应用进展19-26
- 第二章 实验部分26-42
- 2.1 材料和方法26-32
- 2.2 实验结果32-38
- 2.3 讨论38-41
- 2.4 结论41-42
- 致谢42-43
- 参考文献43-49
- 作者简介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春芳;吴泽强;余龙江;李硕;熊茵;;正相干柱和反相柱色谱组合快速分离纯化长春瑞滨技术研究[J];现代化工;2007年05期
2 李俊波;杨金香;杨小丽;来丽娜;;曙红Y探针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长春瑞滨[J];分析试验室;2014年07期
3 尹学哲;赵文玺;金爱花;全吉淑;;大豆异黄酮对长春瑞滨化疗兔鳞癌的干预作用[J];食品科学;2013年15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于之;;1例长春瑞滨外周用药致局部严重灼伤的护理体会[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方小玲;左凤霞;;长春瑞滨渗漏所致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A];“河南省肿瘤专科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及新技术交流”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玮;钱晓萍;刘宝瑞;;长春瑞滨靶向药物投递系统的研究进展[A];2013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三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鲁汉英;陈姣姣;闻曲;谢爱芹;邓秀芝;马玲玉;陈莎;唐晓菁;朱长娥;;长春瑞滨输注前后干预疗法对静脉炎发生率影响的临床研究[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段改芹;刘晓娥;胡广杰;刘春林;;两种预防长春瑞滨致静脉炎方法的观察[A];河南省肿瘤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资料汇编[C];2005年
6 胡婷婷;;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张瑾;;长春瑞滨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张瑾;;长春瑞滨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李娜;;输注长春瑞滨致静脉反应的影响因素、预防与护理[A];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江宾;谭小辉;曾定芬;廖佳;张丽平;;冰敷及牛黄解毒丸膏预防长春瑞滨所致静脉炎的疗效及探讨[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余自成;曲妥单抗+多西紫杉醇或长春瑞滨治疗乳腺癌的研究[N];医药经济报;2006年
2 黄海波;关于现有技术中是否存在技术启示的判断[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铁峰;长春瑞滨纳米胶束药代动力学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李卓;热消融及超声介导长春瑞滨长循环热敏脂质体靶向释放增强治疗兔VX2肿瘤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旭智;载长春瑞滨红细胞载药体系的建立及其体外评价[D];东南大学;2015年
2 李新;中药联合长春瑞滨治疗老年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杨利杰;长春瑞滨对体外培养食管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D];大理学院;2014年
4 饶创宙;三维适形放疗联合长春瑞滨加顺铂同步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熊茵;长春瑞滨(Vinorelbine)合成过程化合物监测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刘珊;sCD40L联合长春瑞滨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7 张妍;rh-Apo2L联合长春瑞滨诱导人肺鳞癌细胞凋亡及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8 胡领军;长春瑞滨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抗肿瘤构效关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9 徐俊萍;大豆异黄酮联合长春瑞滨对兔VX2肿瘤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10 颜科;长春瑞滨脂质体的制备及鼻咽癌HNE-1细胞株药物浓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载长春瑞滨红细胞载药体系的建立及其体外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0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320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