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本文关键词: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是新一代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药效明确,具有肝细胞选择性,且毒性低,安全性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促血管生成和抗炎作用。本文对其药理作用、临床研究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综述。
【作者单位】: 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深圳致君制药有限公司;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降血脂药
【分类号】:R96
【正文快照】: 他汀类药物是近十几年开发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冠心病、高血压及脑血管病的一、二级预防药物。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可分为三代,第一代用发酵的方法得到,包括洛伐他汀(lovastatin)、辛伐他汀(simvastatin)和普伐他汀(pravastatin);第二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春秀;两种他汀类降脂药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调脂作用的比较[J];临床荟萃;2004年14期
2 张勇,曾小鸿;血脂紊乱和调血脂药的合理应用[J];中国药师;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显秀;依泽替米贝异构体和1,5-自由基转移法合成氮杂螺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汤卫华;红曲霉发酵及其生长趋向性的初步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4年
2 刘伟;阿托伐他汀中间体合成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3 吕正检;环糊精/洛伐他汀的包合物及其片剂的制备与评价[D];重庆大学;2006年
4 彭丹妮;辛伐他汀的微生物转化及产物性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蒋国军;HIF-1α小型干扰RNA抑制泡沫细胞形成及洛伐他汀对HIF-1α表达影响的体外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春江,王旭开,杨成明,石伟彬;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的调脂作用比较研究[J];重庆医学;2004年01期
2 曹明;他汀类调脂药的临床应用[J];河北医药;2004年06期
3 田云霞;苑欣然;;高血压病合并代谢综合征发病情况的调查分析[J];河北医药;2007年06期
4 李凝旭;他汀类药物调脂外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2年03期
5 王增武,满荣海,史平;他汀类药物预防心血管病事件的非调脂机制[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3年01期
6 吴连仲;动脉粥样硬化与神经肽[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3年03期
7 曹明艳,吕新华,陈雁斌,廖昆;急性冠脉综合征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及洛伐他汀的早期干预治疗[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年07期
8 辛怀玉,王守栋,黄海真;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中非降脂作用的临床价值[J];医学综述;2005年01期
9 刘芳龄,姚依群,田玉旺,张微微,郝晓淑,马洪芹;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14例病理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8年05期
10 刘永铭!730000,严祥!730000,张钲!730000,吴济荫!730000,彭晓!730000,张小薇!730000;他汀类调脂药物对高脂血症患者黏附分子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熙涯;沈波;;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1年20期
2 逄丽红;林志国;李鹏辉;;阿托伐他汀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14期
3 廖志云;;高效、安全的调脂新药——瑞舒伐他汀[J];求医问药;2011年06期
4 唐丽;吴尚洁;邢西迁;甘烨;;阿托伐他汀在实验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机制[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12期
5 吴云良;;阿托伐他汀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年16期
6 王旭刚;高政;;预防性应用阿托伐他汀对SD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Caspase-3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16期
7 孟红;张英杰;;阿托伐他汀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29期
8 陈海荣;;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8期
9 陈秋琴;王君萍;;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致肝药酶升高2例分析[J];中国药房;2011年28期
10 朱三华;;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计成;葛卫红;张海霞;;临床药师教育对促进合理用药的效果分析[A];2010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赖力;王莉;岑小波;;药物安全性评价中伴随毒代动力学的研究思路[A];首届中国药物毒理学年会(2011年)暨国际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郭珩;;临床药师在呼吸内科开展药学监护的切入点[A];2011年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七届临床药师论坛资料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滨州市中心医院 赵民生;合理应用阿托伐他汀[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本报特约撰稿人 蔡德山 赵慧;阿托伐他汀:最具开发价值的“超品”[N];医药经济报;2006年
3 白毅;阿托伐他汀能改善卒中后患者肾功能[N];中国医药报;2007年
4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教授 徐济民;调脂新药:阿托伐他汀[N];家庭医生报;2004年
5 记者 白毅;阿托伐他汀三项最新研究成果公布[N];中国医药报;2007年
6 江一帆;拜耳败?他汀塌?[N];医药经济报;2001年
7 熊昌彪;合理服用 安全有保障[N];中国医药报;2006年
8 陆志城;谁能有效升高HDL-C[N];医药经济报;2005年
9 麦迪信;MS可用“心”药治[N];医药经济报;2002年
10 雯燕 杨进刚;他汀类药疗效新证据: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N];健康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珍娥;炎症加重脂质诱导的肾脏损伤及阿托伐他汀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2 廖清池;Smad3/microRNA-21介导阿托伐他汀的促血管新生作用[D];中南大学;2011年
3 赵佳慧;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肾脏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1[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4 崔旭蕾;辛伐他汀对咖啡因和氟烷诱导的骨骼肌释钙反应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5 张冀东;阿托伐他汀逆转醛固酮致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机制探讨[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6 贺毅憬;OATP1B1与AML的临床遗传药理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武利军;JAK/STAT信号途径介导心肌营养素-1诱导心肌肥厚及辛伐他汀调控作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8 路岩;阿托伐他汀在血管内皮保护中的作用及机制的探讨[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9 关键;药物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10 徐戈;阿托伐他汀对IL-1β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Cat S表达和细胞迁移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奇;阿托伐他汀对谷氨酸引起大鼠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D];辽宁医学院;2011年
2 张振花;阿托伐他汀对肾大部分切除大鼠内皮祖细胞动员及其对残肾的修复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3 赵丽丽;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p21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D];川北医学院;2011年
4 吕逸宁;阿托伐他汀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对脑组织LINGO-1蛋白表达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5 徐亮;阿托伐他汀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对瘦素诱导ET-1表达的作用[D];昆明医学院;2011年
6 周灵芝;动脉粥样硬化兔主动脉A-FABP表达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D];南华大学;2010年
7 蔡九妹;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组织PECAM-1及P选择素表达干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龚凡;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球囊损伤大鼠核孤儿受体Nur77表达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李晓召;阿托伐他汀对人外周血培养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0年
10 蒋文渊;阿托伐他汀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TLR4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2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372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