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模拟失重致大鼠弹力型大动脉血管区域特异性重塑及其重力性对抗措施

发布时间:2017-09-10 21:13

  本文关键词:模拟失重致大鼠弹力型大动脉血管区域特异性重塑及其重力性对抗措施


  更多相关文章: 微重力 航天飞行后心血管失调 间断性人工重力 血管重塑 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灌流培养


【摘要】:为阐明失重致大动脉区域特异性重塑的特点和重力性对抗措施的机理,我们进行了整体与血管培养实验研究。整体实验:以大鼠尾部悬吊法模拟失重4周(SUS组),以1h/d恢复站立体位模拟间断性人工重力(S+D组),并设同步对照组(CON)。观察模拟失重对大鼠大动脉血管(颈总动脉和腹主动脉)的重塑影响及对抗措施的效果;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原位杂交及实时PCR等方法检测血管组织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o)和血管紧张素II1型受体(angiotensin II type 1 receptor,AT1R)的蛋白与基因表达变化,以揭示血管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local renin-angiotensin system,L-RAS)是否参与调节。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SUS组颈总动脉与腹主动脉近管腔的平滑肌层分别发生肥厚与萎缩变化;Ao与AT1R表达分别上调和下调。但在S+D组,上述适应性变化可被完全防止。血管培养实验:本文建立了可以控制流量、压力的血管培养系统,并得到下述结果。在高压(150mmHg)下培养颈总动脉3d,可引起平滑肌层c-纤维粘连蛋白表达增强,且以靠近管腔的肌层最为显著;培养液Ang II的生成量也增多;但如在3d灌流期间,每天有4或1h使灌流压降至0或80mmHg,则上述改变即可被完全防止。以上结果支持我们的假说:跨壁压分布变化是失重引起动脉区域性重塑的始动原因;但每日只要短时间使其恢复常态,血管重塑及L-RAS的变化即可被完全防止。
【作者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生理学教研室;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临床医学教研室;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检验科;第四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分校机械工程系;
【关键词】微重力 航天飞行后心血管失调 间断性人工重力 血管重塑 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灌流培养
【基金】:supported by the grants from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30470649,30800545,31070839) US NIH(HL095258) NSF(CAREER award 0644646)
【分类号】:R85
【正文快照】: 航天飞行后出现的立位耐力不良,不仅危及航天员返回和着陆时的安全、也影响其对地面重力环境的再适应能力。因此,飞行后立位耐力不良的发生机理及其对抗措施一直被列为空间心血管研究的重要项目。我们曾提出“外周效应器机制假说”[1,2],认为除血量减少这一首要因素外,失重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满江,张立藩,马进,程宏伟;模拟失重增强大鼠脑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功能[J];生理学报;2005年04期

2 汪德生,孙磊,向求鲁,任维;模拟失重或微重力条件下中心静脉压变化的研究进展[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9年06期

3 岳勇,姚永杰,孙喜庆,吴兴裕;失重/模拟失重与血管重塑[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3年02期

4 孙标,马孝武,余志斌,张立藩;间断性站立对模拟失重大鼠睾丸萎缩仅有轻度减轻作用[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5 何杨举;短期模拟失重大鼠不同部位动脉血管反应性变化的比较[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6 何杨举;模拟失重大鼠后肢动脉血管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的变化[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7 陈维忠;天地结合持续发展空间微重力技术[J];航天工业管理;1998年12期

8 高放,张乐宁,马进,张立藩;间断头高位与站立位可对抗模拟失重大鼠股动脉收缩反应性的降低[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9 马进,张立藩,余志斌,倪鹤鹦;短期模拟失重大鼠不同部位动脉血管反应性变化的比较[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1997年02期

10 冯林音;微重力对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影响[J];空间科学学报;1997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然;白云刚;暴军香;程九华;刘焕;马进;;模拟失重大鼠动脉VCAM-1表达的变化[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2 薛军辉;马进;汤浩;张立藩;;模拟失重对大鼠脑动脉平滑肌细胞Ca_L的调节作用[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3 暴军香;孟庆军;张立藩;;模拟失重大鼠动脉血管组织血管紧张素原表达改变[A];国际心脏研究会中国分会第八届学术会议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马进;任新玲;程九华;张立藩;;模拟失重所致大鼠股动脉血管反应性变化与动脉收缩蛋白相关[A];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神经科学会2005年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田志强;虞学军;武建民;;模拟失重条件下高温应激对认知工效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马进;张然;白云刚;林乐键;任新玲;;模拟失重大鼠脑基底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减弱可能与超氧阴离子水平升高有关[A];2008年神经内分泌暨神经免疫内分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暴军香;张立藩;;模拟失重大鼠血管紧张素原和肾素的表达变化[A];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神经科学会2005年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地面模拟失重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A];中国营养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9 耿捷;孙喜庆;孙会品;曹新生;;模拟失重21d对兔脑含水量和组织形态的影响[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16届空间生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暴军香;张立藩;;模拟失重大鼠血管紧张素原和肾素的表达变化[A];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神经科学会2005年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彬;飞船微重力水平的“晴雨表”[N];科学时报;2003年

2 陆琦;项目三:微重力下多孔可燃材料闷烧特性的实验研究[N];科学时报;2008年

3 本报驻法国记者 毛文波;悬浮在空中的手术台[N];科技日报;2006年

4 颜亮;开发太空关键技术[N];科学时报;2000年

5 肖佐邋李坤;假如太空飞船失火[N];北京科技报;2007年

6 李修远 承经中(作者单位:八院企业文化部);“神六”成功意义浅析[N];中国航天报;2005年

7 庞之浩;航天训练非等闲[N];人民日报;2006年

8 记者 朱广菁 实习记者 戴Z,

本文编号:826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826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2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