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腹部火器伤后心脏iNOS的表达及其与心脏损伤相关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3 16:33

  本文关键词:腹部火器伤后心脏iNOS的表达及其与心脏损伤相关机制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火器伤 内毒素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核转录因子-κB 心脏损伤


【摘要】: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猪腹部肠管火器伤模型,观察伤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以及伤后血浆内毒素、心脏NF κB、iNOS的表达、心肌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探讨心脏iNOS等细胞因子在腹部肠管火器伤后继发性心脏损伤中的作用,旨在为腹部火器伤后继发性心脏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方法:采用健康长白仔猪42头,随机等分为7组:对照组和腹部肠管火器伤后1h、2h、4h、8h、12h和24h实验组。实验组在常温常湿环境下(温度22℃-24℃,相对湿度50%-60%)麻醉后军用54式手枪枪击致伤(射击点为脐水平后方2cm处右侧腹壁皱襞下缘无毛区),建立腹部肠管火器伤模型。对照组除不致伤外,其余步骤与实验组相同。各实验组于伤后相应时间点取材,对照组回实验室立即取材。在光镜下观察各组心脏组织学变化,同时测定血清中LDH、CK、CK-MB水平;采用显色基质鲎试剂法检测各组血浆内毒素水平;采用Tun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法测定各组心肌组织NF κB、iNOS的表达。 结果:(1)心脏外观正常,光镜下可见对照组及1h、2h组心肌细胞排列整齐,细胞染色一致.动、静脉内皮完整;其中1h、2h组心肌内毛细血管充血。4h、8h、12h、24h组心肌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肌束间隙增宽、心肌细胞水肿、嗜酸性变。(2)实验组各组血清LDH、CK、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总体分析1h、2h组各心肌酶指标上升速率较快;4h、8h、12h各指标上升速率减慢,但总体仍呈逐渐上升趋势;24h各指标再次快速升高。(3)实验组各组血浆内毒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于伤后8h出现高峰,伤后12h仍维持在高峰值水平。(4)伤后各组心肌组织NF-κB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F-κB的表达在2h内快速上升,4h、2h组、1h组分别与前一组相比P0.01;伤后8h至12h NF-κB平稳上升(P0.05);伤后24h组NF-κB再次快速上升(P0.01),达到最高峰值。(5)伤后各组心肌组织iNOS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2h内iNOS的表达快速增多;伤后4h和8h、12h时iNOS的表达平稳上升,但其IOD值均高于前一组(P0.05);伤后24h组iNOS再次快速上升(P0.01),达到最高峰值。(6)伤后2h内凋亡细胞急剧增多;2h到8h间凋亡细胞依然呈增多趋势,但增加较少,其中4h组与8h组凋亡细胞数相比无统计学意义;12h组、24h组凋亡细胞数增加幅度再次加大。(7)相关分析表明,腹部火器伤后猪心脏iNOS表达水平与血清LDH、CK、CK-MB水平、NF-κB的表达、心肌细胞的凋亡、血浆内毒素水平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6、0.994、0.984、0.980、0.935、0.778(,P0.01);心脏NF-κB表达水平与血清LDH、CK、CK-MB水平、心肌细胞的凋亡、血浆内毒素水平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8、0.971、0.957、0.941、0.790,(P0.01)。 结论:(1)腹部肠管火器伤导致心脏出现结构和功能的损伤性变化,随着伤后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2)腹部肠管火器伤可诱导心肌组织NF κB、iNOS表达并介导心脏损伤。复杂的创伤、内毒素-细胞因子网络在促进腹部肠管火器伤后继发性心脏损伤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火器伤 内毒素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核转录因子-κB 心脏损伤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82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0
  • 主要符号表10-11
  • 前言11-13
  • 材料与方法13-19
  • 1 材料13-15
  • 2 方法15-18
  • 3 数据处理18-19
  • 结果19-25
  • 1 动物存活及剖腹探查情况19
  • 2 心脏病理形态学变化19
  • 3 血清心肌酶的变化19-20
  • 4 心脏NF-κB 表达的变化20-22
  • 5 心肌iNOS 的表达变化22-23
  • 6 心肌细胞的凋亡表达变化23-24
  • 7 相关性分析24-25
  • 讨论25-32
  • 1 腹部肠管火器伤与心脏损伤25-27
  • 2 NF-κB 在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心脏损伤中的作用27-28
  • 3 iNOS 在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伤后心脏中的表达及意义28-29
  • 4 iNOS、NF-κB作为治疗靶点的探讨29-32
  • 结论32-33
  • 参考文献33-37
  • 附录37-43
  • 文献综述43-49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50
  • 作者简介50-51
  • 导师评阅表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俐,徐如祥,朱红胜,郭再玉,周青,杜谋选,陈镇洲,谢培增,王松青,彭苹,简卫红;高温高湿环境下颅脑火器伤对狗心肌组织的损害作用[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2 刘江伟;张永久;李泽信;赵笑云;龙小平;常德从;徐发良;;常温和干热环境下腹部肠管火器伤动物模型的建立[J];创伤外科杂志;2007年05期

3 李泽信;冯德元;张永久;刘江伟;闫兵;梁晓莉;张雷华;吴辉;;猪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肝脏功能和形态的变化[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7年01期

4 冼海涛;姚华国;张媛莉;;他汀类药物对脓毒症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J];中国热带医学;2008年03期

5 刘盛明;游潮;候敏;;创伤性脑损伤脑组织NF-κB、TNF-α和血清IL-6表达的实验研究[J];四川医学;2007年11期

6 李泽信;冯德元;张永久;;腹部火器伤诊治现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7 邓旦;火器伤远达效应研究进展[J];西南国防医药;2003年03期

8 张悦;严静;张召才;胡才宝;胡申江;;氧化应激在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6年05期

9 盛新华,石汉平;肠道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年16期

10 唐虹,刘群,孙国德;内毒素及内毒素血症治疗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8448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8448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e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