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宇宙射线对登月航天员辐射危险分析
本文关键词:银河宇宙射线对登月航天员辐射危险分析
【摘要】:人类对空间的探索从近地轨道向深空延伸,空间辐射作为载人飞行中不可避免的有害环境因素倍受关注。由于飞往月球的过程中脱离了地球磁场的防护,并且月球表面几乎没有大气层及磁场,所以航天员在登月飞行中所遭遇的空间辐射环境与近地轨道飞行有很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分析载人登月与近地轨道空间辐射环境及其对航天员辐射危险的不同,为载人登月项目实施中飞船和登月服工程设计、航天员辐射危险评价及防护措施的制定等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辐射 载人登月 航天员 危险分析
【基金】: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9AA7035020H,2010AA7035020H) 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SMFA09A10)
【分类号】:R852.7;V527
【正文快照】: 载人登月期间,航天员几乎遭遇所有的天然辐射源(包括:银河宇宙辐射GCR,太阳粒子事件SPE和地磁捕获带辐射TRP)。虽然登月飞行穿过捕获带的高强度区域,但由于经历的时间较短,在舱内不会形成过高的累积剂量,对飞行总剂量的贡献不会很大;另外由于失去地球磁场的防护,当发生太阳粒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峰;白延强;吴大蔚;杨成佳;刘洪涛;马洪波;贾向红;;载人航天空间辐射主动防护方法[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2年03期
2 曾志;李君利;贾向红;许峰;黄增信;;空间辐射剂量及屏蔽效应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常春,幺周石,胡渝;空间辐射对光通信中光纤的影响[J];光通信技术;2004年11期
2 贾向红;许峰;贾少霞;万军;王守国;;载人航天微型磁等离子体辐射防护地面实验[J];辐射防护;2012年05期
3 常国龙;周彦平;李福巍;周健强;冯立坤;;星用光纤辐射性能实验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4 魏平刚;过惠平;杨杰;魏聪明;徐智林;王洪超;;利用(n,p)反应反演月壤中~3He含量及分布的方法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0年12期
5 刘建忠;刘惠英;胡波;;空间辐射剂量测量简介[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1年10期
6 沈自才;;深空辐射环境对航天活动的危害及对策[J];航天器环境工程;2008年02期
7 魏志勇;方美华;杨浩;;深空条件下航天器内的辐射环境研究[J];航天器环境工程;2008年03期
8 杨浩;方美华;魏志勇;;空间高能质子对航天器材料损伤的仿真分析[J];航天器环境工程;2008年03期
9 许峰;白延强;吴大蔚;杨成佳;刘洪涛;马洪波;贾向红;;载人航天空间辐射主动防护方法[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2年03期
10 曾志;李君利;邱睿;贾向红;;质子剂量微分谱预估空间辐射剂量[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宏斌;空间高能电子束流强度精确测定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晓婷;星载电子设备辐照防护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2 李毅;星载计算机COTS技术下抗SEL辐射效应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唐成;空间辐射环境对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的性能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刘民东;K208玻璃基镀膜透镜质子电子辐照效应及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孙承月;太阳能电池板玻璃盖片的空间带电粒子环境损伤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张桂彬;FeCrCo和NdFeB永磁材料辐照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孔繁俊;模拟空间辐射对果蝇基因组和凋亡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8 刘艳红;铁基软磁合金辐照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姜昊;带电粒子辐照对玻璃光学性能影响及辐照缺陷EPR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宋雪;空间辐射环境对半导体激光器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白延强;吴大蔚;;长期载人航天中的医学挑战与对策[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8年03期
2 贾向红;许峰;黄增信;吕兑财;曾志;李君利;;利用MRI三维男性人体模型对航天员所受空间辐射的估算(英文)[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8年04期
3 曾志;贾向红;李君利;许峰;;特大太阳质子事件所致航天员辐射剂量估算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8年05期
4 曾志;李君利;邱睿;贾向红;;质子剂量微分谱预估空间辐射剂量[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5 贾向红;许峰;黄增信;王根良;李君利;曾志;;Monte Carlo方法在载人航天辐射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6 石成玉,徐榭,王进亮,白净;新一代虚拟人体解剖模型开发研究及其在放射医学及防护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海;美国登月式飞船独树一帜[J];国际太空;2002年12期
2 沈羡云;;影响航天员健康的环境和心理因素[J];中国航天;2006年03期
3 庞之浩;方兴未艾的宇宙飞船[J];中国科技月报;2001年05期
4 士元;20世纪重大航天科技成就之七 走出神话的月宫旅游——宏伟壮观的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J];中国航天;1998年12期
5 谭谭;;辐射:火星路上的隐形杀手[J];航天员;2007年01期
6 ;航天飞机与空间站航天员训练方法比较[J];国际太空;1996年01期
7 实言;中国研制载人飞船始末[J];国际太空;2002年12期
8 吴国兴;观光国际空间站[J];太空探索;2002年03期
9 鲁思;;世界第一位女航天员[J];航空知识;2004年04期
10 ;大漠戈壁深处的航天城[J];科学与文化;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茂兴;邹德威;张坚;刘志国;周雪峰;高铁山;李成林;化楠;崔少杰;方伟武;张建中;;神舟四、五、六号航天员医疗保障的难点及其救护对策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2 于志琛;李庆天;刘成林;姚汉亭;;航天员的营养供给量标准[A];中国生理科学会第三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营养学会成立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1年
3 化楠;;载人航天航天员可能发生的意外伤情及其护理[A];2003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孙学建;;航天员心理负荷问题及其对策探讨[A];第六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岳茂兴;邹德威;张坚;刘志国;崔少杰;方伟武;周雪峰;高铁山;化楠;闵庆旺;杨善芝;;中国首飞航天员返回主着陆场区医疗保障及救护研究[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第三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化楠;;载人航天航天员可能发生的意外伤情及其护理[A];200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5年
7 化楠;岳茂兴;刘志国;李建忠;;载人航天航天员发生意外伤情的医院护理[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8 刘志国;邹德威;张坚;李成林;崔绍杰;高铁山;方伟武;周雪峰;刘先华;化楠;岳茂兴;;“神舟七号”主着陆场航天员的医疗保障与救护[A];第五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常州市医学会急诊危重病及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9年
9 庞之浩;;当代载人航天器技术纵览[A];卫星通信新业务新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连波;药亮;韦涛;;载人航天任务着陆现场秩序正规的实现[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武卫政;“我们有信心完成任务!”[N];人民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唐先武;欢迎英雄的“神六”航天员[N];科技日报;2005年
3 白瑞雪邋孙彦新;航天员在太空能吃上宫保鸡丁[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记者 王勇刚 武兵;翟志刚刘伯明在京首次与家乡亲人见面[N];齐齐哈尔日报;2008年
5 赵雁 杨永桢;航天员太空生存扫描[N];解放军报;2003年
6 李宣良 白瑞雪;神六飞船,舱内空气比地面还好[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7 周润健 蔡玉高;哪两人飞神六,默契程度至关重要[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8 刘程 奚启新 徐壮志;费俊龙聂海胜:把成绩“归零”[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9 记者 于莘明;“神七”10月择机实施[N];科技日报;2008年
10 梁东元;从上到下没人敢随便插手[N];南方周末;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文德;载人登月中止轨道的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沈海明;航空辐射环境对民航飞行人员骨代谢的影响及~(137)Csγ射线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作用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3 白玉铸;载人登月轨道设计相关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蒋自成;基于虚拟现实的航天器手控交会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王永春;模拟失重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NOS表达的影响及其转录调控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6 崔彦;微重力环境下肝脏应激反应及超微结构变化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7 王林杰;前庭刺激影响认知脑过程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8 郝从均;模拟失重肺动脉反应性变化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杨柱;航天员舱内活动对载人飞船姿态的扰动影响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2 周剑;航天员舱内运动采集与测量分析系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彭祺擘;基于空间站支持的载人登月方案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 孙会品;间断性头高位对模拟失重兔静脉顺应性和组织形态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5 任虎君;60天头低位卧床期间振动和中药对心脑血管功能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6 李松;航天员对地观察望远镜设计与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7 徐志鹏;模拟飞船应急返回时+Gx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8 耿捷;30d头低位卧床期间体育锻炼对下肢肌肉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9 杜杉杉;载人航天空间环境地面实验舱环控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谢振刚;空间站用CO_2去除装置吸附剂性能试验研究及原理样机研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65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865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