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飞行员颈性眩晕与椎动脉先天发育异常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9-18 12:40

  本文关键词:飞行员颈性眩晕与椎动脉先天发育异常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椎动脉 飞行人员 眩晕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摘要】:目的探讨飞行员颈性眩晕与椎动脉先天发育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回顾性分析71例颈性眩晕飞行员患者的椎动脉走行、内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总结颈性眩晕飞行员患者中椎动脉先天发育异常的比例。结果根据椎动脉异常的超声诊断标准,本组71例患者142条椎动脉中,85条椎动脉起始段清晰显示,显示率为59.9%(85/142),椎间段均清楚显示,显示率为100%;椎动脉纤细者20例,占28.2%(20/71),共包括21条椎动脉(左侧8条,右侧13条),其中1例为双侧椎动脉纤细,均为均匀性纤细;椎动脉走形变异22例,占31.0%(22/71),共包括椎动脉37条;同时存在椎动脉纤细和椎动脉走行异常者12例,占16.9%(12/71)。血流动力学参数异常者13例,28例患者合并颈椎X线片改变;椎动脉纤细者左右侧椎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及血流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椎动脉发育异常是飞行员颈性眩晕的主要原因之一,椎动脉超声检查可作为"招飞"检查项目。
【作者单位】: 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超声科;
【关键词】椎动脉 飞行人员 眩晕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基金】: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06G143)
【分类号】:R85
【正文快照】: 颈性眩晕,又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为一系列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脑部症状,例如眩晕、头痛、心悸、意识障碍、猝倒发作等[1-3]。飞行员在飞行中发生眩晕会影响飞行安全,甚至造成严重的飞行事故。本研究对空军总医院2005年以来以反复眩晕为主诉入院的患者颈部血管超声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魏佳军;颈性眩晕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4年01期

2 孟秀峰;华扬;凌晨;段春;刘强;;超声检测分析椎动脉走行变异与眩晕发作的关系[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7年10期

3 范炳华,吴良浩,张杰,吴玲光;椎动脉性眩晕的血管形态学变化及分型研究[J];中国骨伤;2005年09期

4 李锋,娄思权;颈性眩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5 王青青;李劲松;;飞行员先天性左侧椎动脉狭窄一例[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述荣;宋林;;寰枢椎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福建中医药;2008年06期

2 谭树生;庄小强;黄强民;;针刺综合治疗颈性眩晕[J];广东医学;2009年06期

3 蔡加;林春秀;;颈性眩晕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脑血流动力学关系的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兑振华;;颈性眩晕的研究概况[J];甘肃中医;2009年10期

5 范炳华;王新华;王鹏;徐泉珍;谷海洋;林咸明;吴国英;张慈;诸波;;三部推拿法治疗颈性眩晕120例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刘敏娟;毛敏;杨金霞;郑苏;王魁;黄屏;;夹脊温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临床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8期

7 苏光明;王晓;高海港;祝莉;董晓明;夏隽;任玲;;超声对观察椎动脉椎骨段走行的诊断意义[J];临床军医杂志;2010年01期

8 杨名保;柯朝阳;;中耳手术后并发颈性眩晕的临床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年10期

9 吴赞杨;;综合治疗与加电针治疗颈性眩晕的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10 金圣博;李明珠;韩明舫;;扳法结合针刺对颈性眩晕患者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柴俊飞;;颈性眩晕病因及发病机理的研究概况[A];颈性眩晕诊断新技术应用及手法治疗新进展——2005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谷海洋;范炳华;;颈性眩晕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A];2008国家级中医药继教项目《推拿优势病种适宜诊疗技术》《颈性眩晕诊断新技术与中医推拿》暨省推拿学术年会资料[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伯丹花;平衡针治疗颈性眩晕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韩正锋;正常家兔颈椎椎间盘内神经分布的实验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3 沈潜;X线与近红外光谱仪在颈性眩晕诊断中的应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康甫;颈性眩晕的治疗手法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5 李斌;龙氏正骨手法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吴健敏;腹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陈艳;联合颈动脉超声造影和经颅多普勒评估后循环缺血[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8 王中来;针刺结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李非;头颈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察(颈性眩晕临床研究进展)[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蔡贤斌;CDFI与CTA在后循环缺血中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泽生,陈仲强,党耕町;椎动脉畸形(附5例报告)[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2 茹选良,杨泉森,葛焕强,赵大正;螺旋CT血管成像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0年04期

3 李彦,李晓林,陈维佩;椎动脉变异1例[J];局解手术学杂志;1994年03期

4 张桂芝,宋景民;双侧罕见的椎动脉变异1例[J];局解手术学杂志;1994年03期

5 华扬;刘蓓蓓;凌晨;段春;刘强;缪中荣;李慎茂;凌锋;;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狭窄50%~69%和70%~99%诊断准确性的评估[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05期

6 范炳华,吴良浩,张杰,胡军飞,吴玲光;颈性眩晕的椎动脉形态学改变及其对血流速的影响[J];中国骨伤;2004年01期

7 范炳华;吴良浩;;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异常与眩晕的关系[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年06期

8 吴良浩,葛焕祥,管卫,张国良;三维CT血管造影对椎动脉的观察[J];中华骨科杂志;2002年10期

9 于泽生,刘忠军,党耕町;颈椎不稳在交感型颈椎病发病中的作用(英文)[J];中华外科杂志;2002年12期

10 李世和,李卫国,,孙静宜,马宏昌;寰椎椎动脉沟环所致颈性眩晕患者的手术治疗[J];中华外科杂志;199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婷婷;;飞行人员单项ALT升高原因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年08期

2 刘文江;;腾飞的外籍飞行大队[J];厦门航空;2011年08期

3 张瞿璐;胡亮平;谭昌金;余f3;周瑛;姚国杰;;飞行人员腰椎间盘突出症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26期

4 严冬;卢静;;飞行人员眼部疾病发病情况调查[J];中国疗养医学;2011年07期

5 李娜;陈喜林;史万里;;利用多种防护措施对飞行人员代谢综合征进行干预的思考[J];中国疗养医学;2011年08期

6 徐超;颜怀军;施纳;;食物不耐受检测在飞行人员健康体检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1年08期

7 陈方;;基于ICAO新的测试推荐标准完善飞行人员英语等级考试的建议[J];中国民用航空;2011年05期

8 王宪坤;洪伟;;飞行人员体检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航空军医;2010年04期

9 冯丽娟;杨崇格;;空军飞行人员职业防护教育的具体做法[J];中国疗养医学;2011年08期

10 张启山;;飞行人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疗养医学;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苏梅;;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龚梅芳;邹季;;椎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分析[A];迎接新世纪——2000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3 李惠荣;王开辉;;新形势下军队飞行人员疗养特点探讨[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郑章清;吴家林;;疗养与医疗结合提高飞行人员体格检查质量[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徐莉;周林甫;李悲雁;赵双保;杨长斌;孙喜庆;张舒;;临潼疗养地对飞行人员免疫功能的影响[A];疗养康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1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于慧俊;陈春雷;步笑辉;;飞行人员颈动脉超声检查价值探讨[A];2011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纪桂英;邢华雄;郭建军;;飞行人员心电向量图分析[A];第四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8 刘东莉;陈永鹤;严峻;张松;;飞行人员常用蔬菜钾、钠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届临床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三届营养与肿瘤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9 张卫民;蒋光栋;王长树;;飞行人员对碘需要量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10 张慧;沈俊;戴永红;汪家春;王昊;马晓艳;陈林;;远航前后飞行人员血浆POMC-源性肽及调节因子的变化[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应用生理学委员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航股份重庆分公司 刘晓岗;做好飞行人员思想工作 确保飞行安全[N];中国民航报;2009年

2 刘培成、特约通讯员 周振国;着力提高飞行人员处置特情本领[N];解放军报;2004年

3 通讯员 文浩;飞行人员体检可轻松完成[N];中国民航报;2009年

4 特约记者 申进科 记者 李建文;空军追授冯思广功勋飞行人员金质奖章[N];解放军报;2010年

5 通讯员 王治德;确保飞行人员正常有序流动[N];中国民航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谭洁;让雄鹰飞得更高远[N];解放军报;2009年

7 作者:Richard Nolan;《网络眩晕》[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8 记者 甘勃;中国航空博物馆整修完成[N];大众科技报;2009年

9 贾远琨;东航返航事件:13名飞行人员终被严处[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陈嘉佳邋邓娟 通讯员 徐柏恩 幸兵;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N];中国民航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丰基;中医诊治眩晕证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立[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胡晓阳;段富津教授治疗眩晕的经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金龙洙;升阳利窍针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4 沈海明;航空辐射环境对民航飞行人员骨代谢的影响及~(137)Csγ射线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作用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5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6 田代志;痰浊眩晕家兔模型的建立及巨噬细胞功能和粘附分子表达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7 王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文献分析及临床证候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严勇兵;新生小鼠耳蜗高增殖细胞与其分化细胞的培养和基因表达[D];复旦大学;2007年

9 马进;健康青年脑力疲劳生理指标和认知功能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10 丁郁仁;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眩晕(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开宇;飞行人员健康疗养效果综合评价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2 吴蔚;东航飞行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3 刘波;飞行人员体育教学中旋梯训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梦阳;中国男性飞行人员体型分布特点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5 刘红梅;眩晕症的中医证候及多元分析初步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6 张慧峰;马智教授治疗眩晕经验初探[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李欣;高刺激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诊断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8 梁决寅;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D];山东大学;2005年

9 陈静;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的多中心随机单盲对照试验[D];四川大学;2005年

10 顾春华;健脾平肝汤治疗肝郁脾虚证眩晕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756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8756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2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