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基于“静息-负荷”交替模式的心电运动敏感指标的筛选

发布时间:2017-09-20 06:44

  本文关键词:基于“静息-负荷”交替模式的心电运动敏感指标的筛选


  更多相关文章: 心电 运动心电 运动负荷 运动敏感指标 心率变异性


【摘要】:心率是目前最常用的运动负荷评价指标,通常将运动心率与目标心率进行比较。然而,心率实际上只反映了心血管系统对运动负荷响应的心脏节律信息,尚需更丰富的指标来获得心脏对运动负荷的动态响应。基于"静息-负荷"交替模式,本文从心电节律与心电波形指标中筛选对运动负荷敏感的指标,包含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4个)与频域参数(4个)、心电波形形态相似性参数(3个)以及心电高频噪声强度(2个)共13个参数。研究表明,RR间期指标(心率指标)是运动强度实时监测的可靠指标,与负荷强度有较强的线性关系。心电波形相关性指标、心率变异性指标可辅助评价运动负荷。
【作者单位】: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关键词】心电 运动心电 运动负荷 运动敏感指标 心率变异性
【基金】:中国载人航天生物医学工程预先研究项目(SJ201006,SMFA12B09,SMFA15B06)
【分类号】:R85
【正文快照】: Exercise-sensitive Indices Screening from Electrocardiogram Based onRest-workload Alternating Pattern用,可实现对生理负荷的连续监测[3]。然而,使用心率测量运动负荷的手段比较单一,因为心率只是心脏电活动的整体节律信息,更丰富的心电信息蕴含在心电波形中,而心电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张元锋;张雷;李真真;;心率对应运动负荷等级指标的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2 赵国璇,王德汉,王芳琳,胡素伟;青年人在运动负荷实验中心率反应的特点[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0年03期

3 朱蕾,钮善福,蔡映云,洪强;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运动负荷的设置[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6年03期

4 庄祥云;呼吸道疾病与运动[J];日本医学介绍;1999年09期

5 王安利;运动是把双刃剑[J];健康;2005年09期

6 容小翔;运动锻炼负荷的评价[J];现代养生;2004年07期

7 朱天虹,张斌;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J];现代康复;2001年19期

8 甘晓伟,魏嗣琼,沈丽琴,叶运莉;医科大学生体育课运动负荷现状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1999年06期

9 李志峰;图为媒图片库;;如何运动看体形[J];中老年保健;2013年07期

10 徐铁;女子减脂的有效运动[J];中国体育科技;199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宗珍;葛新发;田石榴;;不同运动负荷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2 苏全生;用薇;张立新;吕庆辉;;水球运动员递增运动负荷下的阻抗心动图研究[A];第二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3 陈海秋;;递增运动负荷后肥胖青少年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4 周萍;黄文英;帅华;;不同强度运动和慢性心理应激对IL-1β、IL-2、IL-6、TNF-α影响的动态观察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5 聂东风;石道兴;;论高校田径训练运动负荷定量控制方法[A];第十三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3年

6 王波;李生民;;课余体育训练合理运动负荷评价指标集选择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7年

7 王军;罗冬梅;吕荣;;运动与负荷对大鼠骨形态影响的无偏体视学观察[A];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第一届信号与信息处理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彭欣;;山东女划船运动员月经状况及经期运动负荷安排的研究[A];山东体育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张慧智;李亮;徐新利;李文忠;高箴;;论集体项目竞技阶段的运动负荷监控模型[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10 李志灏;黄刚强;;论现代力量训练的运动负荷控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滨海县天场初级中学 闻建兵;领会课标理念科学安排学生的运动负荷[N];学知报;2011年

2 云南昆明体育训练基地运动医学诊所 李红彪;把运动带在身边[N];健康时报;2008年

3 金炎奎;运动健康之友[N];华夏时报;2002年

4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李爱东;怎样控制运动负荷[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李立安;运动是把“双刃剑”[N];医药经济报;2001年

6 刘骁;运动降压须知[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7 李爱东;怎样控制运动负荷[N];农村医药报(汉);2003年

8 吕乃群;患这些疾病不宜运动[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9 梁平县屏锦中学 张文兵;决定锻炼效果的首要问题——运动负荷[N];学知报;2010年

10 记者 胡珉琦;运动不当反夺命[N];北京科技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金雷;运动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变化规律及心肌生理与病理变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2 练艺影;不同剂量健步走运动对绝经后女性低度慢性炎症因子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3 何伟;运动对人体免疫稳态影响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沈志祥;运动对老年小鼠骨代谢和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安利;年龄、运动负荷对小鼠免疫细胞凋亡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6 董蕾;高强度间歇训练对青年男性运动中心肌氧耗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2年

7 刘杰;运动后血清肌酸激酶异常增高的现象与ACE/CK-MM基因多态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8 黄园;运动性红细胞损伤机理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9 封文平;高温环境下运动及补液对水、电解质和相关激素变化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10 汲宏磊;低强度运动对SHR大鼠血管内皮的作用及IL-33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表达[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英男;运动负荷对注意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海秋;不同运动负荷下肥胖青少年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3 江云;体育课不同运动负荷对初中男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4 张良志;不同运动负荷对篮球运动员注意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邵进科;山东省普通高校中长跑冬训期运动负荷的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李祥臣;运动负荷广义信息观及系统仿真技术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7 汪跃金;普通高校开展马拉松运动的可行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邱天;一次性运动对血液TLR-4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9 刘华;运动与饮食铁含量对铁状态的影响[D];江苏大学;2007年

10 彭婧;重庆户外运动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865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8865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5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