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仿真分析的直升机飞行员下腰痛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仿真分析的直升机飞行员下腰痛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Anybody软件 直升机座椅 生物力学 下腰痛
【摘要】:针对当前直升机飞行员下腰痛研究缺少相关生物力学分析的问题,采用Any Body模型系统构建了"座椅-人-操纵装置"人机交互模型,以操纵脚蹬为例,利用逆向动力学对人体颈部、肩部、腹部、大腿及小腿等五个主要受力部位的肌肉群平均肌肉活动水平和腰椎L4-L5之间的压力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座椅靠背倾角、座椅前后调整距离、座垫摩擦系数和腰靠等相关座椅参数对肌肉活动水平和L4-L5之间的压力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腰痛的产生,在研究结果和相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下腰痛函数,为直升机座椅优化,减少飞行员下腰痛的发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作者单位】: 空军工程大学装备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
【关键词】: Anybody软件 直升机座椅 生物力学 下腰痛
【分类号】:R85
【正文快照】: 引言1飞行的特殊性要求飞行员必须在座舱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内保持同一个姿势长时间工作,这样势必造成飞行员身体的疲劳,并常常伴随有腰痛等病变的产生,尤以下腰痛最为突出。据统计,全世界37%的下腰痛与职业有关,每年大约有81.8万人死于因下腰痛引发的其他疾病[1]。下腰痛[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克峙,Gary Sorock,Theodore Courtney,姚振均,葛琳娜,梁友信;坐位和重体力工作人群腰背痛流行病学调查[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2年01期
2 杨静;饶鑫;;沙发椅背倾斜角度对坐姿舒适度影响的研究[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2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亚大,卢子杰,孟达理,施义;化瘀六法在脾切除术后应用126例报道[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4期
2 李良崽;;五苓散治疗前列腺肥大症37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3期
3 詹建汗;邓升健;黄林;;小切口阑尾切除术68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10期
4 韩军;;腹部外伤的诊治体会[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谢凤勇;张磊;;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报告[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胡安贵,包正夫,开大顺;脑血吸虫肉芽肿11例报告[J];安徽医学;1996年01期
7 王炜林,毕胜,张晓林;先天性高、中间位肛管直肠畸形38例诊治体会[J];安徽医学;1999年02期
8 彭洒;用0.1%碘伏预防坏疽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体会[J];安徽医学;1999年04期
9 石万亮;基层医院手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体会[J];安徽医学;2001年04期
10 赵涛,汪名勇,解光艾,王永征,吕德超;胰腺创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J];安徽医药;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彦岭;;手外伤术后的综合功能康复[A];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张宾;;激光疗法配合小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A];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鸣扬;张祖根;;静脉切开冲洗吸栓治疗股青肿成功1例报告[A];2010年贵州省显微外科年会暨贵阳显微外科中心揭牌仪式论文汇编[C];2010年
4 苏新文;;开腹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防治[A];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委员会外科专业、护理专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张英明;陈玉明;;钝性暴力致闭合性心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一)——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0年
6 张万祥;;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临床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邦雷;;针刀穴位治疗腰椎管狭窄3年后疗效随访[A];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2008年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杨福宝;季苗苗;吴荣鹏;王柳;;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价值[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九届全国腹部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9 黄倩;;急性乳腺炎(乳痈)中西医结合护理[A];2013年中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10 宋志英;;奈黄粉为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例报告[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三届组稿会暨第六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亮;桃红四物汤对THR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及DVT预防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陈佳林;柔性逻辑的健全性研究与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吴新林;VDT办公系统中的人机关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赵萍;CF/CNTs增强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及其生物相容性评价[D];山东大学;2005年
5 亓放;颈阔肌肌皮瓣及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气管重建的动物实验[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6 陈蓉;颅脑减速伤CT影像及生物力学致伤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7 陈震刚;温针结合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徐世钊;针药结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湿热挟瘀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孔祥清;蚊子浮水与针刺力学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肖京;软组织张力特征与慢性腰痛症状体征相关性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奎,刘建红,宋刚;sEMG技术在评价运动性疲劳方面的方法及应用[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3期
2 王笃明,王健,葛列众;静态负荷诱发肌肉疲劳时表面肌电信号(sEMG)变化与主观疲劳感之间的关系[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4年03期
3 王建和;吴智慧;;坐姿与舒适——设计椅子的基本原则[J];家具;1989年03期
4 陈玉霞;申黎明;郭勇;;沙发座面高度对人体坐姿舒适性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陈玉霞;申利明;;沙发舒适度的评价方法探讨[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赤勇;下腰痛保守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医学文选;2001年02期
2 成鹏,毕霞,沈小丽,禚红红;麦肯基脊柱力学诊疗方法治疗下腰痛[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2期
3 ;下腰痛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0期
4 林建强,李洪秋,李关龙;心理因素与下腰痛[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7期
5 胡永善;关于下腰痛康复的一些设想[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年11期
6 梁新军,夏仁云,夏侃;下腰痛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7 刘延青;下腰痛的诊断治疗原则[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5年02期
8 周璇;白跃宏;;下腰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47期
9 杜景致;;治疗下腰痛427例[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年12期
10 宋元进;孙海燕;王谦军;;下腰痛的非手术治疗进展[J];实用医药杂志;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萍;;浅析下腰痛与坐姿关系[A];2008年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术年会暨中枢神经功能损伤康复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2 杨慧;宁宁;;下腰痛的最新研究进展[A];中国康复护理学术高峰论坛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韩震;刘畅;韩冰;;谈下腰痛误诊与误治[A];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2008年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林向进;;下腰痛的诊疗新进展[A];第三届浙江省疼痛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10年
5 吴建贤;王斌;;健康教育促进下腰痛的康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6 胡永善;;下腰痛康复的一些设想[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7 卫芳营;;下腰痛的社区预防和康复[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8 詹晖;;下腰痛的保守治疗[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体育科学分会场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安晶晶;宁宁;;下腰痛的流行病学最新研究进展[A];全国第10届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高倩;唐东辉;刘润芝;;普拉提运动对下腰痛的防治作用[A];2013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运动与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上海长海医院康复医学科 陈洪达;下腰痛的运动治疗小知识[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吴玲娟;改善日常生活 赶走下腰痛[N];保健时报;2006年
3 张献怀;注射亚甲蓝治疗下腰痛[N];健康时报;2006年
4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吴敏;1毫升造影剂治下腰痛[N];健康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崔伟;椎间盘源性退变性下腰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2 袁建军;腰椎退行性变与慢性下腰痛关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3 程继伟;退变性下腰痛微创手术治疗随访评价系统的建立及相关临床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影超;盘源性下腰痛间盘结构观察及监测血清前列腺素E2水平的临床价值[D];苏州大学;2007年
2 徐义明;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致下腰痛的临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周阿丽;超声波药物透入叠加干扰电治疗下腰痛的临床应用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4 何高;中文版RMDQ下腰痛量表的研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5 吴昊;腰椎Modic改变与下腰痛关系的研究进展[D];蚌埠医学院;2013年
6 林建强;下腰痛与社会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7 钟林;反悬腰背运动的表面肌电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王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下腰痛7例报告[D];浙江大学;2007年
9 马瑞;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患者Modic改变与性别、年龄、劳动量、体重及下腰痛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2年
10 阿拉姆;仰卧位电动牵引治疗下腰疼痛适宜力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877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887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