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失重状态下人体自旋运动控制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0 17:07

  本文关键词:失重状态下人体自旋运动控制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失重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 航天员 自旋运动 人体动力学模型


【摘要】:目的研究失重状态下人体四肢运动,得出整个人体无外力状况下自旋运动的变化规律,为航天员空间位姿变换操作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太空环境下人体的运动特点建立航天员人体动力学模型,采用Roberson-Wittenberg方法(R/W方法)分析人体各体段在其复杂系统中的相互运动关系,解决其绕矢状轴、冠状轴和垂直轴运动的问题。结果旋转体绕相应轴的旋转速度增大会加快整个人体旋转的速度;旋转体本身的质量与转动惯量增大亦会加快整个人体的旋转速度,同时需要提供的关节力与力矩会增大。结论旋转因素的分析对航天员太空作业时位置与姿态的变换方法选择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失重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 航天员 自旋运动 人体动力学模型
【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B1720132001) 中国航天医学工程预先研究项目(2010SY5413004)
【分类号】:R85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未来空间站的在轨作业场所变得更加宽阔,为了在太空中有效地开展工作,航天员必须能够控制自身的位置与姿态。一方面,在舱内自由态的航天员可通过四肢的相对运动使身体快速高效地转动,实现旋转的需要;另一方面,在舱外航天员借助载人机动装置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季白桦,袁修干;航天员活动的计算机仿真中人体动力学模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2 王宪民,赵拥军;失重条件下人体姿态控制动作分析[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宇,陈无畏;汽车麦克弗森滑柱式悬架多刚体模型的建立及仿真[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宫鹏涵;陈锦喜;李永建;万龙;;某榴弹发射器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J];兵工自动化;2008年02期

3 薛晓中,邵大燮,金友兵;火箭助飞鱼雷的弹道分析[J];兵工学报;2001年04期

4 王显会,何永,高树滋;火炮牵引动力学研究[J];兵工学报;2003年03期

5 冯勇;马大为;薛畅;陈兵;;多管火箭炮刚柔耦合多体发射动力学仿真研究[J];兵工学报;2006年03期

6 戈新生;可展开太阳阵的航天器姿态最优控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7 刘其广,戈新生;一种机器人动力学的旋量—矩阵方程[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吕杰,崔玮,戈新生;带空间机械臂的航天器三维姿态运动控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魏宝刚,戈新生;基于拟牛顿算法的空间机械臂姿态优化控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张子光;戈新生;;RRRobot的非完整运动规划[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承平;董得忠;郭军;;双连杆柔性机械臂逆动力学控制的仿真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单大卯;魏文仪;;股四头肌长度和力臂的实验性研究[A];第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3 佟永典;阎红光;刘平;;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落地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4 李洁;李东旭;周诗华;管于球;刘皓挺;;大挠性多体结构卫星振动控制系统监视控制台研制[A];第七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戈新生;陈立群;;复杂机械系统动力学的完全笛卡尔坐标分析方法[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2(9)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9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吴燕;蒋婷;;人体动力学模型研究(Ⅰ)——人体束缚状态下肢体运动的动力学建模[A];2006年全国体育仪器器材与体育系统仿真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伟;整体耦合式消扭悬架系统原理及其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霍娜;轻型客车悬架系统建模及可靠性试验方法优化[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杨;非结构地形下铰接车体的运动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素民;汽车电控系统仿真平台的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司俊德;基于人体损伤的工程车辆翻车保护系统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徐红旗;青年人优势提举技术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毕胜;变结构飞行器的多刚体建模和姿态控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赵瑞学;某战车炮自动机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9 邵兵;基于李群李代数的统一开闭环机械多体系统递推动力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魏娟;煤矿救援机器人系统运载车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鹏飞;基于数字化功能样机的炸药破碎机性能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崔栋良;三轴摇摆台动力学仿真与复合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宋鲁涛;精密卧式加工中心的动态特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唐远强;铁路养护用液压振动器的虚拟样机设计与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尚鹏举;清筛机挖掘变幅机构的虚拟样机设计与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蒋明民;烟箱开箱机器人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赵林燕;星载可展开天线展开过程的仿真与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辉;中医按摩机器人的机构仿真及优化[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9 宋必文;三履带机械滑移转向的理论研究及虚拟样机仿真[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志伟;商用车驾驶室悬置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宪民,赵拥军,孙天成,黄勇;失重条件下人体动力学方程及开门动作分析[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7年03期

2 刘延柱;运动生物力学的力学模型问题[J];力学与实践;1983年03期

3 洪嘉振;自由多刚体系统主体动力学方程及通用程序[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89年02期

4 顾晓勤,刘延柱;漂浮载体上机械臂的工作空间[J];上海力学;199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虞学军 ,庞诚 ,杨天德;失重状态人体热调节研究的背景及初步方案[J];中国航天;2002年12期

2 梁宝林;;航天员的太空生活[J];航空知识;1997年08期

3 杨锋,袁修干,李银霞;航天员舱外活动计算机动态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3年02期

4 ;“神六”发射十个为什么[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5年11期

5 吴国兴;;外国航天员的选拔、训练和太空生活[J];太空探索;2006年08期

6 ;航天员的工作特点[J];载人航天;2009年02期

7 孙彦新;徐壮志;;神七航天员揭秘太空细节[J];中国职工教育;2008年12期

8 本刊编辑部;小白;;探秘“神舟”,,驰骋太空任我行[J];中国校外教育(优等生);2008年10期

9 ;航天员如何解决便秘?[J];家庭医药;2011年01期

10 张茂森;;动物航天员X档案[J];奇闻怪事;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茂兴;邹德威;张坚;刘志国;周雪峰;高铁山;李成林;化楠;崔少杰;方伟武;张建中;;神舟四、五、六号航天员医疗保障的难点及其救护对策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2 于志琛;李庆天;刘成林;姚汉亭;;航天员的营养供给量标准[A];中国生理科学会第三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营养学会成立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1年

3 化楠;;载人航天航天员可能发生的意外伤情及其护理[A];2003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孙学建;;航天员心理负荷问题及其对策探讨[A];第六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岳茂兴;邹德威;张坚;刘志国;崔少杰;方伟武;周雪峰;高铁山;化楠;闵庆旺;杨善芝;;中国首飞航天员返回主着陆场区医疗保障及救护研究[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第三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化楠;;载人航天航天员可能发生的意外伤情及其护理[A];200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5年

7 化楠;岳茂兴;刘志国;李建忠;;载人航天航天员发生意外伤情的医院护理[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8 刘志国;邹德威;张坚;李成林;崔绍杰;高铁山;方伟武;周雪峰;刘先华;化楠;岳茂兴;;“神舟七号”主着陆场航天员的医疗保障与救护[A];第五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常州市医学会急诊危重病及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9年

9 庞之浩;;当代载人航天器技术纵览[A];卫星通信新业务新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连波;药亮;韦涛;;载人航天任务着陆现场秩序正规的实现[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程 奚启新 徐壮志;费俊龙聂海胜:把成绩“归零”[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2 杨川 牟加金;“神舟”巡天备忘录·航天员生活篇[N];科技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陈永杰;14名航天员备战“神七”[N];北京科技报;2008年

4 曹红艳;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进行在轨训练[N];经济日报;2008年

5 白瑞雪邋孙彦新 田兆运;“太空漫移”:航天员出舱关键八“步”[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6 新华社记者 白瑞雪邋孙彦新 田兆运;神七航天员出舱全程详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7 本报记者 武卫政;“我们有信心完成任务!”[N];人民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唐先武;欢迎英雄的“神六”航天员[N];科技日报;2005年

9 白瑞雪邋孙彦新;航天员在太空能吃上宫保鸡丁[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记者 王勇刚 武兵;翟志刚刘伯明在京首次与家乡亲人见面[N];齐齐哈尔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蒋自成;基于虚拟现实的航天器手控交会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2 王永春;模拟失重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NOS表达的影响及其转录调控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3 王林杰;前庭刺激影响认知脑过程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4 崔彦;微重力环境下肝脏应激反应及超微结构变化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5 李成林;模拟失重对大鼠肠黏膜机械屏障与免疫屏障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6 郝从均;模拟失重肺动脉反应性变化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庆辉;模拟微重力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成骨诱导分化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2 李杨柱;航天员舱内活动对载人飞船姿态的扰动影响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3 周剑;航天员舱内运动采集与测量分析系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孙会品;间断性头高位对模拟失重兔静脉顺应性和组织形态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5 陈英;模拟失重对大鼠小肠运动和吸收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6 任虎君;60天头低位卧床期间振动和中药对心脑血管功能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7 李松;航天员对地观察望远镜设计与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8 徐志鹏;模拟飞船应急返回时+Gx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9 郭芮;模拟失重对下颌骨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10 耿捷;30d头低位卧床期间体育锻炼对下肢肌肉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893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8893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4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