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模拟失重对大鼠小肠运动和吸收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04:22

  本文关键词:模拟失重对大鼠小肠运动和吸收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模拟失重 小肠 超微结构 胃动素 一氧化氮 运动


【摘要】: 研究背景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航空航天技术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科研项目,也是世界上国与国之间科技与军事实力较量的具体体现,因此载人飞船设备的不断改进以及在外层空间失重状态下航天员的人体安全,其生理、病理变化也就成了当前航空航天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已有的许多研究发现,在模拟失重的条件下,可使人体和实验动物发生不同的病理生理改变,如心血管功能障碍、骨质丢失、肌肉萎缩、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功能紊乱以及空间运动病等多种生理及病理变化,从而可能直接影响航空航天任务的完成。 关于失重条件下对人体消化系统的影响,现有的研究不多,人们对这方面的认识相对缺乏。目前已有的零星研究发现,模拟失重可导致食欲减退,嗅觉和味觉的敏感性降低,而发生空间运动病时也可伴有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系统症状。近年来,根据研究观察,有的学者推测,在模拟失重状态下,小肠运动和吸收功能可发生某种变化,导致肠道对某些电解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吸收障碍,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神经、骨、肌肉代谢和营养。 营养物质在小肠的消化吸收主要是在小肠黏膜上皮进行的,失重条件下小肠消化吸收功能改变可能存在小肠黏膜上皮解剖组织学改变的基础。但对模拟失重条件下小肠黏膜变化的研究,国内外报道很少,因此我们采用粘尾悬吊大鼠模拟失重的方法,研究分析模拟失重条件下,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及其绒毛、微绒毛的超微结构的改变,以及小肠消化吸收功能的相关体液因素(如胃动素和一氧化氮等)的改变,以探讨在模拟失重状态下小肠黏膜的病理生理改变,某些体液因素对小肠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程度以及小肠动力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航空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依据。 研究目的 研究分析模拟失重条件下,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及其绒毛、微绒毛超微结构的改变,以及小肠消化吸收功能的相关体液因素(如胃动素和一氧化氮等)的改变,以探讨在模拟失重状态下小肠黏膜的病理生理改变,某些体液因素对小肠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程度以及小肠动力的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 90例wistar雄性大鼠采用粘尾悬吊模拟失重状态,实验动物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为悬吊14天组,悬吊21天组及非悬吊对照组。观察内容为1.对小肠黏膜绒毛病理及微绒毛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对相应图象作定量分析。2.取腹主动脉血,分别取血浆和血清,测定胃动素和一氧化氮浓度,用碳末法测定小肠的推进率,并对胃动素、一氧化氮、小肠的推进率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用SPSS 11.0 for windows,统计学方法为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P0.05认为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结果 结果表明:光镜下,悬吊21天组小肠绒毛高度明显降低、宽度明显增加、陷窝深度明显加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悬吊14天组,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加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绒毛宽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电镜下,悬吊21天组小肠微绒毛的高度、宽度、表面积、糖衣厚度、微绒毛间距,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悬吊14天组,微绒毛的高度、表面积、糖衣厚度、微绒毛间距,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微绒毛宽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对于模拟失重状态下胃动素的含量,悬吊21天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悬吊14天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悬吊后腹主动脉胃动素的含量明显增加。而一氧化氮含量在悬吊组与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对于模拟失重状态下大鼠小肠的推进率,短时间内较正常对照组提高,,随着时间的延长,小肠的推进率稍有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统计学分析差别无显著性。 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在模拟失重条件下,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及绒毛可发生损伤;在模拟失重条件下,胃动素、一氧化氮可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小肠消化吸收功能。而小肠的运动功能通过体液及神经系统的自身调节,逐渐适应失重环境。
【关键词】:模拟失重 小肠 超微结构 胃动素 一氧化氮 运动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85
【目录】:
  • 一、摘要5-11
  • 中文论著摘要5-8
  • 英文论著摘要8-11
  • 二、英文缩略语11-12
  • 三、论文12-30
  • 前言12
  • 实验材料12-14
  • 方法与结果14-25
  • 讨论25-29
  • 结论29-30
  • 四、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30-31
  • 五、参考文献31-33
  • 六、附录33-51
  • 综述33-49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49-50
  • 致谢50-51
  • 个人简介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芬;陈春荣;张倩;段淑哲;孔云;王峻;王林杰;;15d-6°头低位卧床女性志愿者护理初探[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1年04期

2 史亮;牛忠英;王林杰;张丽芬;汤楚华;师天鹏;包博;于洋;马传传;;15d-6°头低位卧床对女性最大咬合力及咬合速度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1年04期

3 李延军;严洪;邢雷;曹中平;;60d-6°头低位卧床指端光电容积波的形态变化分析[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1年04期

4 谈诚;曹毅;张丽芬;袁敏;王惠娟;牛东滨;赵琦;李志利;陈文娟;杨鸿慧;王林杰;李莹辉;白延强;;15d-6°头低位卧床对女性立位耐力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1年04期

5 赵军;胡莲娜;梁会泽;闫洪欣;高付林;仇长宇;;模拟失重状态对正常人远视力、近视力、近点、立体视觉及眼压的影响[J];眼科新进展;2011年07期

6 陈思佚;赵鑫;周仁来;王林杰;谈诚;;15d-6°头低位卧床对女性个体情绪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1年04期

7 王林杰;张丽芬;窦跃龙;周湘杰;陈文娟;袁敏;赵琦;刘书娟;唐国华;李莹辉;白延强;;15d-6°头低位卧床女性腰椎X线影像变化及防护效果[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1年04期

8 王林杰;张丽芬;李志利;杨鸿慧;王惠娟;陈文娟;唐国华;王峻;周湘杰;窦跃龙;李莹辉;白延强;;女性15d头低位卧床实验的组织实施与医学监督[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1年04期

9 朱德兵;龙sユ

本文编号:909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909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4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