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提取物对白念珠菌丝侵袭OPC小鼠口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图文】:
图 1 a. OPC 造模后小鼠口腔临床评分(n=10)图 1b. OPC 造模后小鼠体重下降率(n=10)Fig. 1a Oral clinical score of OPC model mice (n = 10)Fig. 1b Weight loss rate of OPC model mice (n = 10).2 口腔念珠菌鉴定及结晶紫染色(1)为保证感染小鼠口腔造模是白念珠菌感染,我们在科玛嘉真菌显色涂布鉴别了小鼠口腔造模前后的菌种。结果表明,造模后棉签涂布培养为绿色或者翠绿色,,鉴定确是白念珠菌感染小鼠口腔黏膜,如图 2。
)小鼠感染第 1、3、5、7 天感染情况变化:第 1 天,仅可见脱有酵母态白念珠菌;第 3、5 天涂布染色发现有部分芽管状白念布染色可见细长菌丝;擦拭小鼠口腔黏膜表面,涂布染结晶紫后数增加,口腔中负载白念珠菌量逐渐增加,白念珠菌也从酵母而长成较长菌丝,如图 3。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8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晓霞;冯文莉;;白念珠菌黏附基因的研究进展[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8年05期
2 祝欣;冯文莉;;白念珠菌三稳态转换系统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年24期
3 董怀怀;王元花;廖泽彬;姜远英;曹颖瑛;;芒果苷协同氟康唑抗耐药白念珠菌作用研究[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7年02期
4 廉翠红,刘维达;与白念珠菌黏附和侵入相关的毒力因子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4年05期
5 李洪霞;巢式RT-PCR检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小鼠组织中白念珠菌mRNA[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3年06期
6 刘为国;黄敏;;白念珠菌粘附上皮细胞的机制[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2年02期
7 赵敬军;;白念珠菌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的研究近况[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0年02期
8 秦振宇;延长培养时间氟康唑对白念珠菌活力的影响[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9年01期
9 李岷;编码白念珠菌细胞表面蛋白的cDNA克隆[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6年02期
10 侯幼红,吴绍熙;氟康唑抑制白念珠菌粘附的研究[J];云南医药;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广华;;白念珠菌形态转换及宿主环境适应的遗传调控机制[A];第十一次全国基因功能与表观遗传调控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5年
2 ;线粒体功能在不同环境对白念珠菌生存及代谢的影响[A];2012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会议摘要[C];2012年
3 满旭;王惠平;;白念珠菌转录因子编码基因表达与氟康唑耐药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曾跃斌;;白念珠菌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在抗真菌药物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化疗药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周万青;沈瀚;张之烽;张葵;;白念珠菌临床分离调查及基因分型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6 阎澜;李妙海;曹永兵;高平挥;王彦;姜远英;;白念珠菌耐药新蛋白——交替氧化酶[A];药学发展前沿论坛及药理学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郭仁勇;;白念珠菌聚苯乙烯黏附增强基因1的研究进展[A];2008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王琼;史冬梅;刘维达;;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对白念珠菌吞噬、杀伤作用的研究[A];2016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9 佘晓东;高盈;张莉莉;沈永年;Li Dongmei;刘维达;;白念珠菌线粒体功能缺陷对胞壁结构及毒力的影响研究[A];2015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10 景伟芳;王惠平;;白念珠菌对唑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国虹 雨净;微生物的是是非非[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梁璐;瘙痒部位不同用药有别[N];健康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婷婷;miR-155在树突状细胞抗白念珠菌固有免疫应答中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8年
2 蔡瞻;协同氟康唑抗耐药白念珠菌的小分子化合物设计、合成、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8年
3 吕权真;白念珠菌ORF19.273和FLO8基因在耐药与宿主免疫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8年
4 段志敏;念珠菌影响巨噬细胞固有免疫反应及自噬的效应与机制的初步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5 管秀好;白念珠菌刺激角质形成细胞上清液对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6 徐慧慧;白念珠菌中与钙离子敏感性相关基因的鉴定和功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8年
7 仲华;血根碱的抗真菌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9年
8 曹永兵;转录因子Caplp促进白念珠菌抗药性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9 吴建华;白念珠菌细胞周期及抗真菌中药单体对其影响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10 徐铮;白念珠菌基因芯片的制备和应用及两个新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鉴定[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慧婷;线粒体缺陷对白念珠菌感染小鼠肠道及肠道菌群微生态的影响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年
2 汪云霞;基于pH通路探讨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对白念珠菌黏附及生物膜形成的作用及机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牛会侠;黄连提取物对白念珠菌丝侵袭OPC小鼠口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9年
4 董家潇;黄芩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协同氟康唑抗耐药白念珠菌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9年
5 庞秋宇;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病原菌和药物敏感性检测及基因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6 郝雨o
本文编号:2596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596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