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内生真菌链格孢属F1产胞外多糖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多糖特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6 11:01
【摘要】:当归(Angelica sinensis),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分布广泛,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国内外研究已表明当归具有活血补血、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其临床应用价值极高。植物中的内生真菌分布广、种类多,许多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胞外多糖是由微生物细胞产生并分泌到培养基中的一种多糖,研究当归内生真菌胞外多糖的基本特性将对当归在医药业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从当归中分离得到内生真菌,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了当归内生真菌产胞外多糖的培养基组分,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当归内生真菌产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对当归内生真菌产胞外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并研究了其抗氧化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当归的根中分离得到了内生真菌F1,从菌落形态、显微特征和系统发育树结构等方面分析,最终鉴定其为链格孢属内生真菌(Alternaria.tenuissima)。2.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的方法,以胞外多糖产量为指标,优化了当归链格孢属F1内生真菌产胞外多糖的培养基组分。结果显示,各因素对当归链格孢属F1内生真菌产胞外多糖含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甘露糖酵母提取物镁离子VC。优化得到了当归内生真菌超胞外多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甘露糖8%、酵母提取物2%、镁离子0.04%、VC 0.005%。在优化的培养基配方下,胞外多糖平均含量为2.5657mg/mL,接近于预测值,表明优化得到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有效可行。3.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试验的方法,以胞外多糖产量为响应值,优化了当归内生真菌链格孢属F1产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当归内生真菌链格孢属F1产胞外多糖含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发酵温度pH接种量发酵时间。优化得到的当归内生真菌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5天,初始pH=7,接种量3%。在此优化条件下,胞外多糖产量为3.32mg/mL,该值与预测值接近,表明该优化发酵工艺合理、可行。4.对当归内生真菌链格孢属F1产胞外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并测定了其胞外多糖的基本特性。用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和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法对胞外多糖进行纯化,纯化后的胞外多糖为非还原糖,呈黄色粉末,室温下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不含淀粉。用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多角度激光散射(HPSEC-MALLS)测得胞外多糖的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分别为为3.246×104 g/mol和2.012×104 g/mol。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得纯化后的胞外多糖主要由5种不同的单糖组成,分别为D-半乳糖醛酸、鼠李糖、D-甘露糖、葡萄糖和D-半乳糖。红外光谱(FT-IR)扫描结果显示该胞外多糖是一种具有吡喃糖分析结构的糖蛋白。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该胞外多糖表面粗糙,呈现多孔网络结构。热重分析和差式扫描量热分析(TGA/DSC)结果显示,该胞外多糖热稳定性好,AH=51.92 J/g。5.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当归内生真菌链格孢属F1产胞外多糖具有很强的羟自由基清除活性、超氧阴离子清除活性和还原力,抗氧化活性较强。
【图文】:

链格孢属,内生真菌,系统发育树,菌落


2.3.2当归内生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逡逑从当归的根中分离得到了标记为F1的内生真菌,通过观察菌落、菌丝和分逡逑生孢子基本特征可以识别其形态类型。内生真菌F1的菌落特征见图2-1A。菌株逡逑F1的早期菌落呈白色、粘稠状,然后其菌落逐渐聚集到中心,颜色变深,呈橄榄逡逑绿、近圆形、褶皱状,边缘整齐。内生真菌F1的微观显微特征描述见2-1B。菌逡逑株F1具有酵母样细胞和菌丝形态,分生孢子大量产生,且顶端有很短的次生分逡逑生孢子团。结合以上结论,F1菌株的所有表形即微观特征都与链格孢属(.逡逑的十分相似,故初步鉴定其为链格孢属内生真菌。逡逑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见图1C。通过基于测序结果将F1的ITS序列在NCBI数逡逑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后,收集同源性比较高的比对序列,通过邻接法构建系逡逑统发育树,结果表明F1与链格孢属(A/terwarfa.逦的亲缘关系最近(同逡逑10逡逑

标准曲线,葡萄糖,标准曲线,碳源


碳源逦破源浓度逡逑图3.2碳源对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A,碳源;B;甘露糖浓度)逡逑Pig.邋3.2邋The邋effects邋of邋different邋carbon邋sources邋on邋EPS邋production逡逑菌株生长过程中,碳源是为菌株提高碳素来源的物质,同时,碳也是构成细逡逑胞成分的主要物质[56]。一般来说,,糖类是菌株生长良好的碳源和能源物质,但不逡逑'同菌株对不同糖类物质的的吸收利用也是千差万别。逡逑不同碳源对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见图3.2A。可以看出,II归链格孢属F1内逡逑生真菌可利用多种碳源发酵产生胞外多糖,各糖类物质作为为碳源时,按多糖含逡逑量从氋到低的排列顺序为:甘露糖、木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结果表明,甘露糖逡逑作为碳源时,有利于当归链格孢属F1内生真菌的利用和多糖积累。故确定最佳逡逑碳源为甘露糖。逡逑16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Q920.6;R28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洪凯,张天宇,张猛;链格孢属真菌分类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2 陈伟群,林祥发,张天宇;假格链格孢属一新种[J];菌物系统;1997年02期

3 李多川;张天宇;沈瑞清;;陕西省链格孢属的种[J];陕西农业科学;1992年04期

4 张天宇;中国菊科植物上链格孢属真菌的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5 黄伟;冯作山;白羽嘉;张培岭;郑峰;;采后果实链格孢属真菌病害防治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与机械;2016年03期

6 常雪艳;冯致;;小口枣黑斑病病原分离鉴定——链格孢属的初步研究[J];甘肃农业;2016年19期

7 唐岚;江厚利;王义勋;陈京元;郑京津;;链格孢属真菌分类研究进展[J];湖北林业科技;2013年04期

8 严清平;袁善奎;王晓军;姜辉;;5种链格孢属植物病原真菌对10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比较[J];植物保护;2008年02期

9 刘迪;于丹;吴军凯;关贵彬;都晓伟;;药用植物链格孢属真菌病害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8年01期

10 沈瑞清;商鸿生;查仙芳;南宁丽;王宽仓;;链格孢属一新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天宇;;生于小麦叶斑上的链格孢属真菌[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褚建君;;上海市水葫芦的生物防治[A];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肖健;张强;高锦明;;一株苦楝内生链格孢属真菌的化学成分[A];中国化学会第9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卢志军;徐帅;胡学军;蔡乐;席昕;吴学宏;;北京地区16个生菜品种种传真菌的初步研究[A];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5年

5 卢志军;徐帅;蔡乐;胡学军;席昕;吴学宏;;北京地区10个快菜品种种传真菌的初步研究[A];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5年

6 杨萌萌;武佳宁;洪霓;王国平;;链格孢菌株HBL-14中携带真菌病毒的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7 陈敏;陈美兰;杨立;林淑芳;黄璐琦;;ITS序列分析法检测种子健康度的初步探讨[A];第二届全国种子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郑丽屏;张雨青;;桑树内生真菌抗病原真菌活性的研究[A];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4分会场:资源植物学[C];2013年

9 方银;任子旭;陈成;金超;贾俊强;桂仲争;;桑椹主要致腐菌的筛选与鉴定[A];中国蚕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柯继;为食品安全提供有效技术支撑[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霞;链格孢属真菌现代分类方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亮(lormoua KIATOUKOSIN);内生真菌链格孢属F1产胞外多糖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多糖特性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年

2 郭润婷;主要蔬菜链格孢病原菌的鉴定与新病害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3 姚亮亮;黑龙江省链格孢属病原菌遗传多样性及杀菌剂抗药性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4 谢红艳;我国部分区域链格孢属(Alternaria Nees)真菌的资源调查与形态和分子鉴定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5 梁艳;内蒙古中西部针叶树内生真菌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叶;枣果实病原真菌的鉴定及链格孢属病原真菌多样性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3年

7 王洪涛;内蒙古中西部柳树内生真菌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8 白红霞;内蒙古中西部杨树内生真菌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9 李明双;羊草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10 李朋华;部分链格孢属真菌的形态学及多基因鉴定[D];河南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01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601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a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