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靶向CCR5受体的抗HIV中药及抗体筛选方法的初步建立

发布时间:2020-03-29 14:54
【摘要】:背景: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是一种由于感染I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完全丧失的传染性疾病。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现存AIDS患者约62万人,这为公众健康以及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隐患。AIDS的治疗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逆转录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等,但是当前的治疗方法不能完全消灭病毒治愈艾滋病。并且当前的抗病毒治疗容易产生耐药性和严重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其发展,因此研制安全有效的HIV-1疫苗是HIV的预防和控制新的方向。HIV-1病毒具有高突变和基因重组多样的特点,HIV疫苗的研究面临巨大的困难与挑战。CCR5(The C-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5)受体是临床现有HIV-1毒株必不可少的共受体之一,是导致全球HIV-1病毒株传播的主要共受体,使得它可以作为抗病毒治疗的重要靶点。CCR5作为宿主细胞中的固有受体,在HIV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保守性较强,十分适合作为抗HIV-1研究的切入点。本研究中针对CCR5受体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通过添加中药提取物至稳定表达CCR5的细胞系中,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CR5蛋白在药物作用下的表达情况,从而判断体外添加中药提取物对CCR5受体的作用以及抗HIV-1的活性;另一方面主要采用哺乳动物双杂交系统,研究抗HIV-1中和抗体PRO140与宿主细胞CCR5基因的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的作用于CCR5分子抗体的筛选和研究打下基础。目的:研究体外状态下中药提取物对CCR5蛋白表达的影响,从而判断该中药是否具有潜在的抗HIV-1活性;构建含有中和抗体基因的质粒pVP16-PRO140,将重组质粒与含有CCR5的质粒共转染到CHO细胞中,通过检测报告基因来分析,两个蛋白是否有相互作用,为进一步抗体方面的研究打下基础。方法:1.添加中药提取物至稳定表达CCR5蛋白的细胞系,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CR5表达受到中药提取物的影响情况。2.采用质粒提取、酶切、胶回收的方法获取目的片段PRO140,并将其插入载体pVP16内,构建重组质粒p VP16-PRO140,通过菌落PCR、酶切电泳分析及测序的方法对重组质粒进行验证。3.同样采用分子克隆的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M-CCR5,并应用脂质体转染CHO细胞。将重组质粒pM-CCR5及空载体pM转染入CHO细胞中,然后使用Western Blot的方法从蛋白水平检测CCR5基因的表达。4.通过哺乳动物双杂交系统,共转染质粒pVP16-PRO140和质粒pM-CCR5以及报告基因到CHO细胞中。5.使用分泌型碱性磷酸酶检测来鉴定PRO140抗体与CCR5受体之间相互作用效果。结论:1.在体外实验中,中药提取物穿心莲内酯和槲皮素均可以不同程度的抑制CCR5蛋白的表达,而芦丁、白术等提取物对CCR5蛋白的表达无明显作用。2.初步构建哺乳动物双杂交系统,并验证了CCR5蛋白与单链抗体PRO140的相互作用,证明该系统可以用于检测CCR5蛋白与目标蛋白是否有相互作用,进行靶向CCR5受体的抗体药物的筛选。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立民,张兆山,叶棋浓,李淑琴,曹勇,黄翠芬;运用双杂交系统探寻与内皮素A型受体相互作用的蛋白质[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99年01期

2 李建华;陈利玉;;细菌双杂交系统及其在病原微生物学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6年03期

3 张弛,王梁华,罗以勤,张兴群,高云,史薇,包晨颖,球谊,焦炳华;细菌双杂交系统在细胞外蛋白质相互作用中的应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0期

4 侯团章,曾建国;中药提取物产业化初探[J];中草药;2001年06期

5 薛沿宁;用于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研究的新型双杂交系统[J];生理科学进展;2001年03期

6 侯团章,曾建国;中药提取物质量规范化初探[J];世界科学技术;2000年01期

7 万德光,裴瑾;试论中药提取物的产业化趋势[J];世界科学技术;2002年06期

8 徐为公,徐鹏;中药提取物的国际化策略[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5年10期

9 ;中药提取物的发展与管理[J];首都医药;2005年02期

10 董宇;刘玲;曲君远;姜瑞平;;中药提取物产业化发展趋势[J];人参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莉;马立新;;可诱导的哺乳动物双杂交系统[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2 汪娜;廖贵芹;彭海勇;甘翔;马立新;;酵母及细菌双杂交载体的改造及人肝来源ORF的高通量克隆[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3 刘克海;方道硕;;中药提取物的发展概况[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杨胤;冯怡;徐德生;付小菊;谢亚林;;干燥前后中药提取物物理性质的相关性研究[A];2009全国中药创新与研究论坛学术论文集[C];2009年

5 严付华;陈波;曾建国;缪建荣;;5种中药提取物中14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A];第四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潘南楠;赖维;龚子鉴;谢小元;朱柯;赵越;刘晨;易金玲;叶聪秀;;四种潜在光敏性中药提取物的动物皮肤光毒实验[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银喜;徐智敏;陆小燕;李关兴;王金熙;吴士良;;局部植入接骨中药提取物促进骨愈合的实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宋丽;;中药提取物质量标准的研究进展[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9 吴彦;田兆福;孟冬玲;杜树山;王萍娟;朱茂祥;白家峰;黄东业;;复方中药提取物对卷烟烟气诱发损伤的保护作用[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1分会场:中药与天然药物现代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冯章英;周丹;刘艾林;杜冠华;;常用中药提取物对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评价[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亚静;鼓励中成药企业自行生产中药提取物[N];中国医药报;2012年

2 曾建国;标准化中药提取物[N];国际商报;2000年

3 本刊记者 冰岛;曾建国以中药提取物架设中药国际化之桥[N];国际商报;2000年

4 天津长源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徐为公 徐鹏;中药提取物的国际化策略中(药发展战略研究三)[N];中国医药报;2005年

5 驻京记者 李雪墨;中药提取物实现标准化生产[N];医药经济报;2003年

6 ;国外中药提取物产销分析[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7 徐亚静;中药提取物研发风光无限[N];中国医药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马建忠;植提标准快跑[N];医药经济报;2008年

9 记者白晓芸;于明德提出:中药提取物产业化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环节[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10 冰岛 侯团章;开辟一片天地 提升一个产业[N];国际商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胡春生;重组质粒pUDK-HGF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2 张泉;重组质粒DNA的规模化生产工艺及质量鉴定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3 柳风祥;中药提取物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及多糖的提取分离鉴定和分子量测定[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4 苏兴业;生物指纹谱分析方法研究中药提取物和DNA的相互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5 朱鸿飞;重组质粒pcDNAKCpG生物安全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珍;靶向CCR5受体的抗HIV中药及抗体筛选方法的初步建立[D];河南大学;2017年

2 郑雪轩;噬菌体辅助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进化体系的构建与验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3 周洋;中药提取物对氧化及炎症诱导的果蝇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4 张慧;中药提取物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李耀光;中药提取物羧酸酯酶抑制剂筛选及对缓解小鼠伊立替康迟发型腹泻作用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6 罗莹;中药提取物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蛋白含量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7 常姗姗;7种中药提取物及其硫酸化产物抗NDV和IBV活性的比较[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8 刘翠华;五种中药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及其组方体外抗HIV-1的效果[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王冬梅;中药提取物(薯蓣皂苷元)肿瘤患者耐受性试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马文才;中药提取物复方制剂抗新城疫病毒的药效及质量控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06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606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9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