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补肾和脉颗粒干预高龄SHR肾损害的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1 23:50
【摘要】:目的:本研究以基于补肾和脉理论的组方“补肾和脉方”对高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进行干预,评估补肾和脉颗粒的降压及肾脏靶器官保护作用;并通过观察其对高龄SHR肾脏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angiotensin II type 1 receptor,AT1)及其下游 3-磷酯酰肌醇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AKT、RhoA/ROCK通路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明确补肾和脉颗粒可能的肾脏作用靶点及其降压的药理机制;并试图应用肾动脉超声多普勒技术评估高龄SHR肾动脉血流参数(主要包括: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血流速度),观测干预前后各项肾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分析其相关意义,以期为“老年高血压病从肾、从络论治”提供“宏观”的血流动力学数据支持;进一步通过观察其对高龄SHR肾脏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α,α-SMA)、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信号转导蛋白 3(drosophila 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3,SMAD3)、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ibroblast-specific protein-1,FSP-1)的表达改变,评估大鼠肾小球硬化、肾脏纤维化程度,从分子水平探讨补肾和脉颗粒实现靶器官保护、逆转肾脏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1.16月龄雄性SHR大鼠3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对照组、西药对照组、补肾和络颗粒组(n=10),以16月龄雄性WKYKyoto大鼠10只和8周龄雄性WKY大鼠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分别给药:补肾和脉颗粒组(补肾和脉颗粒生药浓度生药浓度14.22g.kg-1.d-1)、西药对照组给缬沙坦(14.4mg.kg-1.d-1),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体积均为2mL,每天灌胃一次,共计8周。2.补肾和脉颗粒降压及保护肾脏疗效研究:(1)尾动脉加压法每周测量大鼠血压。(2)MindrayM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直接接触法扫查测量肾动脉血流参数最大速度(Vp)、最小速度(Vd)、平均流速(Vm)以及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3)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8周结束后检测尿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inC)8周结束后,处死大鼠,下腔静脉取血,分离血清,常规化学法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内皮素(Endothelin,ET)等血清学指标改变。(4)分离大鼠肾脏,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肾脏及主肾动脉大体病理改变和亚细胞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IHC)观察肾脏组织中AT1受体、TGF-β受体的分布改变,观察肾脏中血压相关的受体和纤维化相关蛋白的表达与分布情况。3.分子水平探讨明确补肾和脉颗粒可能的肾脏作用靶点及补肾降压的药理机制研究:(1)提取肾脏mRNA和总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法分别检测AT1及其下游PI3K、AKT、RhoA、ROCK的mRNA表达改变,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了 AKT的蛋白表达,明确该方的降压机制。4.分子水平探讨明确补肾和脉颗粒实现靶器官保护、减轻肾脏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分离大鼠肾脏,马松染色观察肾脏及肾动脉(包括主肾动脉、段动脉)胶原沉积情况和纤维化程度。提取肾脏mRNA和总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分别检测 α-SMA、CTGF、TGF-β1、SMAD3、FSP-1,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 CTGF、FSP-1、TGF-β的蛋白表达,明确该方减缓肾脏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结果:1.SHR大鼠体重显著低于WKY对照组大鼠(P0.05),其毛色略发黄,精神亢奋,睡眠差;用药后,大鼠一般状况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补肾和脉颗粒组大鼠平均体重略有增加。2.补肾和脉颗粒降压及保护肾脏疗效:(1)治疗8周后,补肾和脉颗粒及缬沙坦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降低(P0.05)。补肾和脉颗粒组压差明显下降,小于缬沙坦组,而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高于缬沙坦组。(2)肾脏多普勒超声显示补肾和脉颗粒与西药缬沙坦组肾动脉最大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速度增加,RI、PI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3)给药8周后,Elisa法检测显示补肾和脉颗粒组及西药缬沙坦组尿中RBP、β2-MG、CystainC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4)常规化学法检测显示补肾和脉颗粒组及西药缬沙坦组血中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5)Elisa法检测显示补肾和脉颗粒组及西药缬沙坦组血中AngⅡ、AVP、ET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6)HE染色可见补肾和脉颗粒组及西药缬沙坦组肾小球体积大小适中,系膜区增生较少,系膜基质、胶原纤维增生较少,毛细血管扩张程度较轻,肾间质纤维细胞轻度增生,伴有少量炎细胞浸润,透射电镜示补肾和脉颗粒组及缬沙坦组足突融合明显改善,系膜细胞及间质增生明显减轻,细胞器丰富,线粒体肿胀,可见自噬小体,基底膜结构正常;肾动脉血管细胞排列有序,管壁光滑,中膜平滑肌增厚重塑现象有所减轻。(7)马松染色示:补肾和脉颗粒组及缬沙坦组肾小管、肾间质有少量纤维化沉积,肾小管轻度扩张,肾小囊腔轻度扩张,肾小球轻度纤维增生。(8)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补肾和脉颗粒组及西药缬沙坦组AT1、TGF-β受体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提示补肾和脉颗粒可有效控制血压、保护肾脏。3.补肾和脉颗粒可能的肾脏作用靶点及补肾降压的药理机制研究:荧光定量PCR(Q-PCR)显示补肾和脉颗粒组 PI3K、AKT、RhoA、Rock、α-SMA、CTGF、TGF-β、SMAD3、FSP-1 的 mRNA 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ting法显示补肾和脉颗粒组AKT、CTGF、TGF-β、FS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补肾和脉颗粒可有效控制血压,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SHR肾损害的程度。补肾和脉颗粒通过阻断AT1、TGF-β及PI3K/AKT、RhoA/ROCK通路表达来调节血压,并通过抑制TGF-β/CTGF通路的活化实现靶器官保护及减缓肾脏纤维化。
【图文】:

舒张压,大鼠,肾损害,补肾


逦补贤和脉颗粒干预高龄SHR肾损害的作用机制研究逦逡逑表3各组大鼠舒张压比较(X邋士邋s)逡逑组别逦n逦Ow逦2w逦4w逦6w逦8w逡逑缬沙坦组逦10逦134.28±6.74逦124.23±5.38A逦116.23±5_43A逦110.96±5.53A逦102.33±4.93A逡逑补肾和脉组逦l0逦135.28±9.66逦126.91±9.31逦122.62±8.73a逦119.56±9.95a逦114.04±8.57a逡逑模型组逦10逦136.74±4.24*逦I37.18±5.46*逦136.46±4.16*逦135.73±6.56*逦133.87±5.27*逡逑,0邋92,5±3-56逦9174±3.84逦%邋施3邋27逦9U5±3.26逦90.92土363逡逑:且周龄邋WKY逦丨邋0逦们遍分逦86邋37±8邋34逦8}0邋63逦_土6J2逦86,6±8.67逡逑注:*与丨6月龄WKY组比较,P<0.05;么与5?111模型组比较,P<0.05。逡逑

月龄,平均动脉压,大鼠,补肾


图3各组大鼠平均动脉压比较逡逑注:*与16月龄WKY组比较,,P<0.05;邋△与SHR模型组比较,PC0.05。逡逑表5各组大鼠脉压比较(x邋±s)逡逑组别逦n逦Ow逦2w逦4w逦6w逦8w逡逑缬沙坦组逦10逦57.25士3.05逦49.25士2.58逦54.45±2.74A逦53.89士邋2.68邋A逦54.23士邋2.76A逡逑补肾和脉组逦10逦59.13邋士邋3.16逦55.36邋士邋2.80逦51.76邋土邋2.62A逦48.98土邋2.39A逦48.89土邋2.37A逡逑模型组逦10逦55.98士邋2.82’逦54.89土2.76*逦56.45邋土邋2.89*逦57.59土3.15*逦59.89士邋3.27*逡逑1邋/-邋FI逦V逡逑组,逦,0逦33.23±1.78逦33.78±1.90逦35.23±2.?逦35.}0邋3逦34.胸5逡逑8邋周龄邋WKY邋组邋10逦25.12±1.56逦29.89±1.64逦27.23±1.62逦31.23±1.88逦28.23±1.73逡逑注:*与16月龄WKY组比较,PC0.05;邋△与51411模型组比较,PC0.05。逡逑70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8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雍苏南;张稳;谭超;王顺民;谭元生;;复方七芍降压片对SHR内皮损伤的干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5年31期

2 张稳;唐莹;谭胜真;雍苏南;何泽云;谭元生;;复方七芍降压片对SHR血压、心脏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3 严冬,唐蜀华,陈晓虎,钱玉良;降压益肾颗粒对SHR早期肾脏损害组织形态学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年11期

4 张政祥,邓小红,黎峰,冯俊朝,郭广洲,陈家林,王文,孙瑞成;福辛普利和氯沙坦对SHR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基因表达的影响[J];高血压杂志;2002年04期

5 刘应柯,程鹏,陈冉,彭传辉,苗霖;参龙降压灵对老龄SHR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年10期

6 曲荣波;赵琰;汤尔群;屈会化;王庆国;;SHR大鼠对三草降压汤降压反应的个体差异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年08期

7 唐政,季大玺,黎磊石,福井光峰,富野康日已;开搏通治疗SHR糖尿病大鼠对肾功能的影响[J];金陵医院学报;1997年02期

8 黄秀珍;;运动训练对SHR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J];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18期

9 张国昌;高平进;沈杰;朱鼎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SHR尿液中犬尿喹啉酸含量的变化[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4期

10 成彩联;娄探奇;汤颖;石成钢;陈珠江;;改变组织醛固酮及其受体表达对SHR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素红;李波;雷珊珊;朱恩伟;吕圭源;;芍药苷联合小剂量酒石酸美托洛尔对老年SHR血压相关指标的影响[A];第三届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郑义信;郑永红;;联合应用缬沙坦和雷米普利对SHR大鼠的血压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陈荪红;李建国;秦石晓;王如瑶;陆欣;吴明章;;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精子冻存[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4 胡宪清;何红;王云乡;赖东武;;血脂康对SHR大鼠左室重构影响的研究[A];2006年浙江省心血管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夏春梅;丁爽爽;奚剑飞;张周;;L-NAME加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脏硬化[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袁培培;克迎迎;杨胜利;李玲玲;王小兰;冯卫生;匡海学;郑晓珂;;桑白皮有效组分对SHR大鼠植物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的影响[A];中国药学会第十三届青年药学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7 雷爽;韩新民;;安神定志灵对SHR大鼠前额叶皮质去甲肾上腺素alpha 2a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8 杨闯;郭田友;郭兰婷;;α4β2烟碱受体竞争性拮抗剂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模型-SHR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郑军;李多娇;王彦云;潘菊华;王洋;徐贵成;;SHR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及中药复方的干预作用[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池霞;洪琴;郭锡熔;童梅玲;张敏;陈荣华;费莉;郭梅;潘晓勤;;盐酸哌甲酯对SHR大鼠行为及前额叶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震;补肾和脉颗粒干预高龄SHR肾损害的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年

2 陈颖;夏膝口服液对SHR儿茶酚胺、粘附分子及RAS影响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阳涛;中药方择时给药对SHR血压节律调节和靶器官保护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于隽;针刺肝、肾经原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中枢激活效应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王威;综合措施纠正胰岛素抵抗对SHR大鼠的治疗作用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徐谦;孔圣枕中丹改善SHR大鼠注意缺陷和冲动的多巴胺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鹿欣;奥美沙坦及远程缺血中、后处理对SHR心肌IR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邹光荣;经典瞬时受体电位Ⅰ型通道(TRPC_1)在SHR左室肥厚发生发展中的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9 袁丁;夏膝颗粒降压作用及对SHR心肌细胞外基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李健玲;去肾动脉神经对SHR肾交感神经活性及钠处理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志军;养血清脑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降压和肾保护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3年

2 孙江伟;“降压宝”对SHR靶器官损伤保护作用的形态学研究[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宾智强;复方七芍降压片对SHR血压的影响及对心脏保护机制的探讨[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宁静;软脉灵对SHR血管功能及血管平滑肌细胞骨架蛋白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5 郑爱东;早期氯沙坦治疗对SHR大鼠血压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6 谭颖;加味天麻钩藤饮对SHR血压的影响及其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及机制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殷安平;运动对SHR大鼠脂联素、胰岛素抵抗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0年

8 张海涛;卡维地洛对SHR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胶原合成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9 王卉;不同证型高血压的血压变异性与动脉硬化相关性研究—附SHR大鼠阻力血管重塑中药干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张厚娟;针刺太溪穴对SHR中枢炎症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09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6097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8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