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环糊精纳米海绵及其蒿甲醚载药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2 03:22
【摘要】:目的:环糊精(Cyclodextrin,CD)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及物理化学性质,已经成为构筑各种功能材料的优良结构单元。环糊精纳米海绵是由环糊精聚合而成,具有环糊精单体与聚合物多重纳米结构的新型递送载体,可用于克服药物的溶解性低、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在环境、医药及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基于不同种类的环糊精,选用合适的交联剂,制备多种环糊精纳米海绵,以蒿甲醚为模型药物进行载药,考察载药样品的释放行为。方法:1.环糊精纳米海绵的制备及表征。通过考察温度、搅拌时间、环糊精与交联剂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及转速等因素,优化β-CD纳米海绵的制备工艺。随后以不同种类的环糊精为研究对象,包括α、β、γ-CD及环糊精衍生物(甲基-β-CD、羟丙基-β-CD、磺丁基-β-CD),制备不同种类的环糊精纳米海绵,并对制备形成的材料进行一定的表征。表征手段主要包括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2.蒿甲醚定量方法及处方前研究。建立测定蒿甲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对其进行方法学验证;考察蒿甲醚原料药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解性、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及重结晶样品的释放行为。3.环糊精纳米海绵载蒿甲醚。以载药量作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考察β-CD纳米海绵对蒿甲醚的载药工艺,确定最优载药工艺,并对载药样品进行一系列表征,随后将此工艺应用于其他几种环糊精纳米海绵上,比较载药量及释放行为的差异。结果:1.制备了不同种类的环糊精纳米海绵。最优制备工艺为:温度80℃、搅拌时间3 h、环糊精与交联剂摩尔比选择1:4和1:6、催化剂三乙胺用量为150μL、转速400 rpm、洗涤方式选择溶剂直接洗涤法。环糊精与三乙胺摩尔比为1:6样品的产率明显比1:4高,α、β、γ-CD纳米海绵的产率较其他β-CD衍生物制备出来的纳米海绵高,不同种类纳米海绵的红外图谱中均出现代表交联成功的C=O官能团的伸缩振动峰,而在晶体行为、热稳定性等方面仍存在部分差异。2.建立了蒿甲醚的定量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处方前研究。蒿甲醚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十二烷基硫酸钠可以显著增加其溶解度,但在强酸性及高温条件下不稳定,且需避光保存。以甲醇、二氯甲烷、乙醇为溶剂得到的重结晶样品在pH 6.8磷酸盐缓冲液(含0.4%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溶解速率较蒿甲醚原料药明显增加,而正己烷重结晶样品的溶解速率较原料药降低。3.蒿甲醚成功负载于环糊精纳米海绵上。确定的工艺参数为:载药溶剂为无水乙醇、温度为40℃、搅拌速度200 rpm、蒿甲醚与环糊精纳米海绵的质量比为1:1、载药时间6 h。环糊精与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6的纳米海绵对蒿甲醚的载药量均比1:4的高,且三种环糊精海绵载药能力为γ-CD纳米海绵α-CD纳米海绵β-CD纳米海绵。体外释放实验表明,原料药释放较慢,6 h内释放完全,与原料药相比,载药样品能够快速释放,在5 min内的累积释放率均能达到85%以上,20-30 min内便能够释放完全,具有明显的速释作用。结论:本研究通过6种环糊精、2种环糊精与交联剂摩尔比,制备出12种环糊精纳米海绵。以蒿甲醚为模型药物,可被环糊精纳米海绵成功负载,载药样品较蒿甲醚原料药具有明显的速释作用。
【图文】:

色谱图,苯酚,色谱图,溶剂


(b)图 1-1 空白溶剂(a)及苯酚溶液(b)的色谱图Fig 1-1 Chromatograms of blank solvent (a) and phenol solution (b)性范围与标准曲线准曲线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 A=8.965C-10.88,,R2=0.9苯酚在 1.000-502.0 μg/mL 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表 1-7 色谱法测定苯酚的线性关系Tab 1-7 Linearity of chromatographic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phenC (μg/mL) Peak area1.000 8.55.020 42.725.10 217.0

标准曲线,标准曲线,精密度,色谱方法


图 1-2 色谱法测定苯酚的标准曲线Fig 1-2 Standard curve of chromatographic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phen密度与准确度实际浓度分别为 10.04、100.4、301.2 μg/mL 的苯酚溶液,测得件下该色谱方法的日内精密度 RSD %分别为 1.23%、1.53%和中、高浓度精密度均良好。该方法测定低、中、高浓度的准确98.11%和 99.34%,符合 100 ±2%的范围要求。表 1-8 色谱法测定苯酚的精密度Tab 1-8 Precision of chromatographic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phenNo. C (μg/mL) RSD (%)1 10.04 1.232 100.4 1.53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8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凤;徐才兵;贾运涛;邓萍;张良珂;;和厚朴酚环糊精纳米海绵的制备及表征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6年16期

2 赵永亮;管景帅;温金娥;王卫国;贾柯;穆甲骏;王卫;;β-环糊精研究及应用进展[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3 张雯文;马建武;任和;雷博文;李德富;;环糊精包合技术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展[J];食品工业;2014年09期

4 张亚红;王丽娟;甘淋玲;朱照静;;蒿甲醚及其制剂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4年29期

5 蔡乐;白林;徐风华;任椺;王欢欢;;HPLC法测定薄荷苯酚软膏中苯酚的含量[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4年02期

6 王佳;冯建国;马超;范腾飞;吴学民;;环糊精包合技术及其在农药制剂加工中的应用[J];农药学学报;2013年01期

7 王满元;;青蒿素类药物的发展历史[J];自然杂志;2012年01期

8 汪天平;操治国;林丹丹;周晓农;;“十二五”期间我国血吸虫病科学研究重点和方向[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1年02期

9 廖才智;;β-环糊精的应用研究进展[J];化工科技;2010年05期

10 张雪飞;;环糊精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本文编号:2611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611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a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