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妇科千金胶囊质量生物评价与整合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3 10:54
【摘要】:妇科千金胶囊(FKQJ)是妇科常用中成药,由千斤拔、功劳木、金樱根、单面针等组成,具有清热除湿、补益气血化瘀活血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多种妇科疾病。FKQJ现行药典标准质控仅限于测定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而对于其他成分则无质量控制测定标准。个别化学成分不能反映整体复方制剂的专属性、代表性、价值性,个别指标性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不能反应复方制剂的整体疗效和安全性,也不能很好地关联临床功效和作用机制,难以客观、全面和准确地评价中药复方制剂的内在质量。为确保质量稳定一致,本研究以FKQJ为例,开展以生物评价为核心、整合多种质控方法的研究,更好地助力FKQJ的质量控制,同时为中药大复方制剂质量评控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主要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基于多组学预测、筛选抗炎活性靶点,为生物评价研究提供生物学指标选择依据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收集FKQJ的主要化学成分,针对其抗炎药效作用,构建“药物-靶标-疾病”网络,筛选、预测FKQJ的主要作用靶标和通路。通过对网络拓扑参数的分析,筛选FKQJ抗炎的主要效应靶标共64个,其中包括37个直接作用靶标和27个间接作用靶标。FKQJ主要是与酶、蛋白等结合,通过激活RNA聚合酶II启动子的转录、抑制凋亡等生物过程发挥抗炎作用,主要影响的信号通路TNF、凋亡、MAPK、T细胞受体等。针对效应细胞富集结果表明,FKQJ抗炎靶标在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中显著富集(p0.01)。其中巨噬细胞是其抗炎的主要效应细胞,而巨噬细胞浸润是慢性炎症的主要特点。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初步得出如下结论:FKQJ用于治疗慢性炎症应有较好的疗效,其抗炎主要效应细胞是巨噬细胞,主要作用靶标包括PGH2、NOS2等蛋白酶以及IL-1β、IL-6和TNFα等炎性因子,主要作用通路包括TNF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以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该结果为后续开展FKQJ质量生物评价研究提供生物学指标选择依据。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筛选FKQJ药物作用的生物标志物。以RAW264.7细胞为载体,采用LPS和IFN-γ联合刺激建立细胞炎症模型,考察FKQJ对于在炎症刺激下的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模型组、正常组、模型给药组代谢轮廓区分明显,提示FKQJ对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的代谢行为影响较大。FKQJ的抗炎作用机制可以主要通过调节与炎症、氨基酸代谢和能量代谢有关的途径来实现,其中,炎症相关通路主要影响了花生四烯酸的新陈代谢,并影响到前列腺素类标志物的产生,它的机制与酶的抑制有关。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提示,COX-2可以作为FKQJ质量生物评价的重要候选指标。2.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分别单一靶点(酶水平)和基因表达谱(细胞水平)评价FKQJ的抗炎生物活性首次优化了基于抑制COX-2酶活性的抗炎生物效价检测方法。通过优化环氧化酶-2抑制效价检测试剂盒,提高检测效果,并通过应用加以验证。对试剂盒相关实际试剂用量和使用参数的优化,明确了试剂盒的可使用限和不可使用限。孵育时间为5min时检测结果更加理想;反复冻融次数不宜过多,最好不要超过6次;长时间贮藏应选择-20°C,未用完的试剂放回-20°C不影响使用效果,提高了试剂盒的使用率;待测抑制及的配制溶剂也会影响试剂盒的使用效果,一般选择DMSO,检测效果更好,但是并不是适用所有抑制剂的特点,要根据抑制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察了底物、酶和辅助因子的用量对抑制COX-2活性影响确定其合适用量。通过方法学考察,明确了该方法精密度高(日内RSD=5.13%,日间RSD=6.56%),重复性(RSD=7.88%)好,方便重现(RSD=10.15%),可以满足生物评价方法的要求酶用量对抑制COX-2活性影响。开发了一种基于基因表达谱来评价FKQJ抗炎生物活性的方法。以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为生物检测器,在FKQJ处理24h后,使用内含有30个抗炎指标性基因引物的基因芯片和qRT-PCR筛选能够代表药物生物活性的m RNA作为指标基因。并利用KEGG对筛选结果进行了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提示,FKQJ刺激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NF-kappa B signaling pathway、TNF signaling pathway发生显著下调,但其对三条通路的作用侧重点有所不同,FKQJ主要是下调了TLR4-NF-κB-TLR2以使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下调。在TNF信号通路中,FKQJ主要集中在下调TNF-α、IL-6、COX-2、iNOS的表达而发挥抗炎作用,初步验证了前面的网络药理学、代谢组学研究的预测结果。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了FKQJ中绿原酸、阿魏酸、染料木苷、药根碱、穿心莲内酯、巴马汀、小檗碱、脱水穿心莲内酯和藁本内酯9种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并建立了化学指纹图谱。测定结果表明,20批次的FKQJ化学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但是9个活性成分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批次间各成分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34%(绿原酸)、19.14%(阿魏酸)、20.19%(染料木苷)、30.79%(药根碱)、18.19%(穿心莲内酯)、16.43%(巴马汀)、36.88%(小檗碱)、29.02%(脱水穿心莲内酯)、16.84%(藁本内酯),提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小檗碱、药根碱等含量变化。从COX-2抑制的抗炎生物活性来看,藁本内酯、巴马汀与抗炎活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说明藁本内酯和巴马汀含量越高,对COX-2酶活性对的抑制活性也性高。提示藁本内酯和巴马汀可能是FKQJ发挥抗炎作用的有效成分,在实际生产的质量控制中,应增加对这类化学成分的检测,从而确保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更好的助力FKQJ的质量控制。为了弥补单一质量指标性成分对的整体质量控制方面的不足,开展关联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的生物评估方法的研究,拟定了质量标准。综上所述,本文以FKQJ的抗炎活性为出发点,探讨建立与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有关的中药质量生物学评价方法,找出有效成分和指标,建立新的标准。该方法为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参考。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FKQJ质量生物学评价方法和标准仍然不够,研究团队将进一步验证和优化。
【图文】:

复方制剂,中药,中药复方制剂,和中


产工艺和标准生产的制剂。它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是中国传思想与现代技术量标准进工艺的结合产物。近年来,中药和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发展已经取得不错的成就,但是,放全国,其质控现状依然令人担忧。现在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模式难以关联其临床效和作用机制,也难以表达中药及中药复方制剂的内在质量,这也是制约质量控发展的关键问题(图 1)。现行的关于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标准包括《中国药典》、部颁标准、地方标等,,大多是在显微、薄层鉴别的基础上,加上个别指标性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为质量控制手段,然而中药复方制剂化学成分更加复杂,大部分成分药效与毒作用尚未完全阐明,且经过复方配伍成分之间的协同和拮抗作用更为多样,仅测一个或几个化学成分并不能完全反应复方制剂的整体疗效和安全性,还存在为。因此,建立中药复方制剂新的质量评控模式及方法已成为中药复方制剂质控制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生产质量控制,中药,模式,生物评价


图 3 中药与生物药、化学药生产质量控制模式的合理性Fig. 3 The rationality of quality control model for chinese medicine, biological medicine andchemical medicine生物检定是在严格控制的试验条件下,以药物的药理作用为基础,以生物测定学为工具,采用特定的实验设计,对使用生物体(整个动物、体外组织、器官、细胞、微生物等)的药物的生物活性(包括功效和毒性)对药物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2],通过比较供试品产生的特定反应和等效标准来评估药物的效力或毒性[3-4]。该方法的应用尚不清楚该药物的有效成分,或该有效成分的结构复杂,常规化学定量方法无法测定该药物,或其含量不能真实反映其临床疗效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从生物评价发展来看(图 4),中药的生物评价方法历史渊源。进入 21 世纪后,科技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质控意识逐步增强,对中药化学评价的局限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86.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聿军;;淡水水质的浮游生物评价研究进展[J];生物学教学;2017年01期

2 赵孝章;刘明华;李云宏;;标化模糊综合评价生物指数法在临江河生物评价中的应用[J];重庆环境科学;1989年04期

3 孔凡青;孙康;周绪申;;基于3个生物评价指数的滦河上游水质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年04期

4 ;成烃生物评价技术国际领先[J];石油化工应用;2013年08期

5 肖小河;;中医药转化医学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中药质量生物评价与控制[J];中药与临床;2010年04期

6 冷龙龙;渠晓东;张海萍;刘晓波;张敏;李天科;李伟;;不同大型底栖动物快速生物评价指数对河流水质指示比较[J];环境科学研究;2016年06期

7 朱迪;郑海涛;常剑波;;香格里拉岗曲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和水质的快速生物评价[J];水生态学杂志;2009年02期

8 杨型会;;生物评价教学法在新课程中的应用——“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的教学[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0年10期

9 S.V.RAMARAO;V.P.SINGH;L.P.MALL;文大器;;印度汉干河的污染研究及污染的生物评价[J];新疆环境保护;1990年01期

10 刘秀芝;;综合指示生物评价法与常用生物评价法的方法比较[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凡青;周绪申;张俊;王乙震;郑国臣;张静波;;嫩江上游及尼尔基水库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生物评价[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5年

2 朱迪;郑海涛;常剑波;;香格里拉岗曲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和水质的快速生物评价[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孔凡青;罗阳;王新华;张俊;周绪申;王乙震;;滦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生物评价[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3年

4 艾尼瓦尔·吐米尔;夏莫夏提·帕尔哈提;买买提·哈斯木;;乌鲁木齐市2014年冬季空气质量的生物评价[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5年

5 师自法;杨东;刘增路;曹小平;崔景荣;冉福香;;抑制HL-60的哌嗪衍生物的合成和生物评价[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6 叶佳俊;李建洲;王霞;Deuther-Conrad Winnie;Brust Peter;刘伯里;贾红梅;;~(18)F标记的哌啶类σ_1受体显像剂的合成及体内外生物评价[A];第十二届全国放射性药物与标记化合物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4年

7 农文倩;花昱;万素岑;林翠梧;;新型噻唑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评价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九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7年

8 何帅;蔺明煊;姜亦南;王少男;石晋丽;;三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A];中国商品学会第五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7年

9 陈媛媛;Deuther-Conrad Winnie;Brust Peter;刘伯里;贾红梅;;~(99m)Tc标记的三羰基环戊二烯类σ_2受体肿瘤分子探针的合成及生物评价[A];第十二届全国放射性药物与标记化合物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4年

10 陈瑞琴;李志燕;Winnie Deuther-Conrad;Tina Ludwig;李建洲;李艳;杨志;Peter Brust;贾红梅;;新型~(125)I标记的苯基哌啶类σ_1受体示踪剂的合成与生物评价[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4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刘肖勇;不能盲目追求化学评价[N];广东科技报;2009年

2 江其勤;成烃生物评价技术获中国石化基础前瞻性研究科学一等奖[N];科技日报;2014年

3 通讯员 张成义 记者 孙铁军;港城两药企项目入围[N];连云港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倩;基于生物热动力学表达的中药注射剂质量评价模式与方法的初步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付丽娜;基于细菌纤维素的皮肤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和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陈林;川芎道地药材的形成模式、商品规格及其行业标准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金城;基于理化—生物关联检测的中药(板蓝根)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5 蔡立哲;河口港湾沉积环境质量的底栖生物评价新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6 王备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水质生物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振兴;基于抗NA活性的肿节风质量生物评价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承德医学院;2019年

2 杨晓娟;妇科千金胶囊质量生物评价与整合控制研究[D];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蔡涓;人体通信微弱电信号对人体影响的电磁仿真与生物评价[D];福州大学;2017年

4 冷龙龙;大型底栖动物快速生物评价指数在河流健康评价中的比较与应用[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5 方艺霖;含小檗碱类中药品质生物评价与控制的初步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谢建军;太湖上游南溪水系水质生物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周丹蕾;虫草类中药质量生物评价与控制方法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胡涛;北京密云水库及上游潮、白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生物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9 章茵;神经语言学视阈下二语习得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10 刘学芝;杉木枯枝落叶不同分解阶段化感物质生物评价与鉴定[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132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6132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a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