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枇杷叶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9 01:42
【摘要】:背景枇杷叶是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的干燥叶,归肺、胃经,具清肺止咳、降逆止呕作用,用于治疗胃热呕逆、气逆喘气、肺热咳嗽、烦热口渴。枇杷叶总黄酮作为天然药物的一种,开发枇杷叶总黄酮对枇杷叶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因此,基于高得率、低成本、易操作等原则,优选枇杷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及纯化工艺,制备较高纯度的枇杷叶总黄酮,为枇杷叶总黄酮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目的(1)优化枇杷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2)优化枇杷叶总黄酮的纯化工艺;(3)对枇杷叶总黄酮的化合物进行鉴定;(4)探索枇杷叶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1)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4个影响提取工艺的因素,再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以枇杷叶总黄酮提取量为考察指标,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2)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乙醇浓度、上样体积、上样液pH等3个影响纯化工艺的因素,再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以枇杷叶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优化得到最佳纯化工艺;(3)采用颜色鉴别、LC-MS/MS等技术对枇杷叶总黄酮化合物进行初步的鉴定;(4)采用普鲁士蓝法、邻二氮菲法、DPPH法分别考察枇杷叶总黄酮的还原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1)乙醇浓度、乙醇倍数对提取值影响非常显著,模型最大值时的参数:乙醇浓度为71.90%,乙醇倍数为10.58,提取时间为61.80min,提取次数为1.92次;(2)乙醇溶液洗脱对含量影响非常显著,模型最大值时的参数:乙醇浓度为45.75%,上样体积为23.93,上样液pH为3.84;(3)在盐酸-镁粉试验、三氯化铝反应、氨水反应、紫外线照射反应均呈现阳性反应现象;LC-MS/MS分析结果显示得到2个黄烷醇类、6个黄酮醇苷类、3个黄酮醇类、1个多羟基芪类等12个化合物。(4)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由强到弱排列:枇杷叶总黄酮枇杷叶总黄酮醇提取物抗坏血酸Vc。还原力由强到弱排列为抗坏血酸Vc枇杷叶总黄酮枇杷叶总黄酮醇提取物。枇杷叶总黄酮的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与样品浓度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1)修正后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乙醇浓度定为72%,乙醇倍数为11,提取时间为62 min,提取2次。(2)修正后的最佳纯化工艺参数:乙醇浓度定为46%,上样体积定为24 ml,上样液pH定为3.8。(3)枇杷叶总黄酮含2个黄烷醇类、6个黄酮醇苷类、3个黄酮醇类、1个多羟基芪类等12个黄酮类化合物。(4)枇杷叶总黄酮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均优于抗坏血酸Vc的。纯化后的枇杷叶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和还原力均明显得到了改善。
【图文】:

曲线,芦丁,曲线,吸光值


图 1 芦丁的标准曲线Fig. 1 The standard curve of rutin见图 1 所示,芦丁的回归方程为 Y=10.16X-0.0006,相关系数(r)为 0.9996,在091 mg/ mL 浓度范围之内,吸光度与芦丁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3 样品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 2.0 mL,同对照品测定方法,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于 510处进行测定吸光值,以吸光值(Y)为纵坐标,芦丁浓度(X)为横坐标,根据回程计算样品中总黄酮含量。试验设计1 单因素试验1.1 提取溶剂的考察取粉碎后的枇杷叶样品 2 g,精密称定,分别以一系列浓度的乙醇溶液为提取溶

提取量,枇杷叶,小数点,浓度值


(%)(A)(mg/mL)(mg)0 0.198 0.020 2.44310 0.214 0.021 2.64020 0.275 0.027 3.39130 0.341 0.034 4.20340 0.372 0.037 4.58450 0.402 0.040 4.95360 0.436 0.043 5.37270 0.452 0.045 5.56880 0.441 0.044 5.43390 0.361 0.036 4.44995 0.346 0.034 4.264:浓度值及提取量值均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学位授予单位】:新乡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8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燕新;廖圆圆;郭晓农;蔡德育;;枇杷叶多糖提取及其体外抗氧化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04期

2 陈世平;;福建:云霄枇杷叶茶首次走出国门[J];中国果业信息;2017年06期

3 ;重庆云阳 枇杷叶卖出百万元[J];致富天地;2019年12期

4 朱苍松;对《枇杷叶的去茸毛新法》一文的商榷[J];时珍国药研究;1996年01期

5 金长凯;;中药治疗百日咳30例[J];吉林中医药;1987年03期

6 黄文德;;枇杷叶煎剂驱除蛲虫疗效的观察[J];中医研究;1989年02期

7 ;莆田农民成为全国最大的枇杷叶收购户[J];中国果业信息;2008年02期

8 尔安;功效不凡的枇杷叶[J];药膳食疗;2004年09期

9 张小朋;陈贵才;周开翔;;枇杷叶糖浆的制作工艺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4年03期

10 张颖;潘俊羽;;枇杷叶多糖水提醇沉法的提取条件优化[J];贵州农业科学;201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寒;李维林;于盱;陈剑;张涵庆;;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与药理活性研究[A];第八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涛;邵敬伟;陈剑锋;林凤屏;郭养浩;;枇杷叶中熊果酸的分离纯化及抗癌活性研究[A];药用植物化学与中药有效成分分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3 孟令军;李超生;孟庆繁;刘艳;王晶;滕利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枇杷叶药材中绿原酸的含量[A];吉林省第六届生命科学大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4 曹红云;邱丰艳;洪燕萍;;枇杷根与枇杷叶中熊果酸、齐墩果酸的含量比较[A];第六届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郑丽香;曾德鑫;蔡慧卿;黄泽豪;;三种闽产中药的道地沿革考[A];第十九届全国药学史本草学术研讨会暨2017年江苏省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7年

6 陈剑;李维林;;中药枇杷叶的研究进展[A];药用植物研究与中药现代化——第四届全国药用植物学与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原远;宋刚;林顺权;;枇杷叶熊果酸和齐墩果酸诱导人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林启训;傅英;李婧;陈雪珍;陈丽华;;枇杷叶浸提汁稳定性及功能饮料研究[A];福建省农业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王尚杰;张光;孟妍;李鑫宇;朱秀清;石彦国;;不同提取方式对枇杷叶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的影响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10 蔡雪萍;李振华;华俊磊;鞠建明;吕寒;马丽;李维林;;一测多评法测定枇杷叶有效部位中三萜酸成分的含量[A];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乔柽;云霄:打造枇杷叶茶发展致富路[N];闽南日报;2019年

2 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 陈文东;枇杷叶与郑板桥的故事[N];健康报;2019年

3 江西省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何兴伟;枇杷叶药茶[N];家庭医生报;2003年

4 梁兆松;枇杷善奏“止咳曲”[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王 琳;水果处方[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6 钱问津;枇杷叶妙用七则[N];上海中医药报;2008年

7 董丽;枇杷叶治病新用[N];民族医药报;2006年

8 木易 编译;枇杷叶不独普通药用 遇癌照杀[N];大众科技报;2002年

9 唐海涛;枇杷叶的新用途[N];上海中医药报;2002年

10 韩德承;识别真假枇杷叶[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Erasto Mlyuka;亚临界萃取枇杷叶中三萜类化合物以及其动力学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学敏;枇杷叶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9年

2 霍宇航;枇杷叶色值与功能成分及抗氧化的相关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3 李清仙;枇杷叶多酚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的研究[D];福州大学;2017年

4 洪雷;枇杷叶多糖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5 邹盛勤;枇杷叶药渣中乌索酸的提取分离及乌索酸标准样品的制备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6 韩小龙;从枇杷叶中提取、分离熊果酸的工艺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7 王建超;枇杷叶多酚提取、纯化及其抗氧化、抑菌活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8 陆林博;枇杷叶的化学成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宋星;枇杷叶中科罗索酸的分离纯化及降血糖活性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10 焦容容;可视化分析与神经网络用于枇杷叶中提取熊果酸工艺试验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201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6201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f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