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背景茶是中国的传统饮品,饮茶习惯和茶文化一直流传。茶叶有很多种,有些是中医治疗的配伍成分,有些则是中医饮食治疗的方法之一。茶叶在胃粘膜损伤与保护中的作用,目前尚有争议。多数研究发现茶叶及其提取物具有提高胃粘膜的防御能力、抗肿瘤、抗氧化、降糖降脂、保护脑神经、预防口腔疾病等作用~([6])。然而有些人群,尤其是不常饮茶或空腹饮茶的人饮茶后会有上腹部不适、恶心等症状。但目前尚没有证据表明茶叶对胃粘膜有直接的损伤作用。要完全阐明茶叶与机体胃粘膜防御机制的关系,仍需要系统的和采用最新且被国际所公认的检测方法的动物实验。胃部保护机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机械屏障和化学屏障。其检测指标也可分为两大类:解剖学指标和生化指标。对于解剖学指标,目前国际上绝大多数的研究仍采用H?jgaard L~([7])于在1991年发表的关于胃粘膜保护机制的理论。该理论认为胃粘膜保护机制可划分为3层:胃粘液屏障、胃粘膜屏障、胃粘膜血流。根据此理论,国内外研究多将胃粘液厚度、胃粘膜厚度、胃粘膜血流量作为评价胃粘膜的解剖学指标。此外,胃粘液层中松散层和紧密层的构成比例也是常用的解剖学指标。而对于生化指标,国内外多通过测定胃部的前列腺素E(PGE)及氨基己糖含量。前列腺素E(Prostaglandins E)对胃肠系统的保护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是目前公认的内源性胃粘膜保护因子。而粘膜组织的屏障作用及功能与其氨基己糖的含量关系密切。目前国内外已将胃粘膜氨基己糖测定作为判断胃粘膜屏障功能,研究胃溃疡等疾病的发病机理,确定药物疗效的重要生化指标。而在胃疾病诊治的研究进展中监测血清胃蛋白酶原可反映胃粘膜状态,预测萎缩性胃炎、胃癌的发生,也可用于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效的判定,还能反映胃酸分泌情况。此外,近年研究发现,各种损伤或应激因素造成胃运动功能紊乱也是胃粘膜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多个实验证明,胃强烈收缩持续一段时间后,在胃粘膜皱褶部可出现糜烂或溃疡等损伤表现。同时也有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胃收缩运动的紊乱导致胃排空障碍及十二指肠胃反流也是胃溃疡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通过测定胃粘液厚度、胃粘膜炎症反应程度、前列腺素E2、氨基己糖、胃蛋白酶原I和胃蛋白酶原II及胃排空率,作为评价不同浓度绿茶对胃粘膜影响的指标。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上述背景,通过给予SD(Sprague Dawley)大鼠不同浓度的绿茶浸液4周,观察绿茶浸液对大鼠胃粘液厚度、胃粘膜炎症反应程度、前列腺素E2、氨基己糖、胃蛋白酶原I和胃蛋白酶原II水平及胃排空率等方面的影响。旨在探究不同浓度的绿茶水浸液对机体胃部是否存在保护作用或不良影响,从而为广大人群提供健康的饮食建议。研究目的通过喂养雄性SD大鼠绿茶水浸液4周,研究不同浓度的绿茶浸液对大鼠胃粘膜保护屏障和胃排空是否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了解哪个浓度的绿茶对胃粘膜起保护作用,哪个浓度具有不良影响,以及各个浓度对胃排空的影响,从而为广大人群提供健康的饮食建议,以期指导人们正确的生活方式及预防方法。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本实验选用体重为150-180g的5周龄雄性SD(Sprague Dawley)大鼠共48只,每组6只,按随机数字表将大鼠随机分为1.5g组、3g组、6g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采用1.5g、3g、6g茶叶和200毫升自来水煮制后的茶水喂养。喂养4周后空腹48小时后(禁食不禁饮),通过相应处理后使用试剂及仪器检测完成胃粘液厚度、胃粘膜炎症反应程度、胃酸分泌量、PGE_2、血清胃蛋白酶原、氨基己糖、胃排空率指标的测定。实验完成后及时把数据录入电脑Excel表中,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一)解剖学指标:(1)胃粘液厚度测定:空白对照组胃粘液厚度最大,不同浓度的茶叶组略低于空白对照组,3g组和6g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_(3g)=0.025,P_(6g)=0.02,均0.05),但1.5g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_(1.5g)=0.131大于0.05)且各实验组之间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2)胃粘膜炎症反应程度:空白对照组胃粘膜基本无明显炎症反应,随着绿茶浓度的增加,胃粘膜炎症反应程度有所增加,1.5g组平均积分(2.5分/只)、3.0g组平均积分(4.8分/只)、6.0g组平均积分(6.0分/只),各组炎症平均积分均比空白对照组高,1.5g组、3.0g组、6.0g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0g组、6.0g组分别与1.5g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0g组与6.0g组之间比较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二)生化指标测定:(1)胃酸测定:空白对照组1 h胃酸总量最少,随着绿茶浓度的增加,胃酸总量也有少量增加,但将各组之间的胃酸测定结果比较后P0.05,差异不明显。(2)前列腺素E_2(PGE_2):各组之间的PGE_2浓度比较相差不大P0.05,无显著性差异。(3)血清胃蛋白酶原测定:各组之间的PG I和PG II浓度相差不大,P0.05,无显著性差异。(4)氨基己糖测定:空白对照组胃粘膜组织氨基己糖含量最多,不同浓度的茶叶组略低于空白对照组,3g组和6g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_(3g)=0.012,P_(6g)=0.005,均0.05),但1.5g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_(1.5g)=0.056大于0.05),而各实验组之间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三)胃排空率测定:空白对照组胃排空率最低,不同浓度的绿茶组胃排空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1.5g、3g组、6g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_(1.5g)=0.002,P_(3g)0.001,P_(6g)0.001,均0.05),而且随着绿茶浓度增加胃排空率亦相应增高,3g组与1.5g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6g组与1.5g组之间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当茶浓度进一步增加后得出6g组与3g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98大于0.05)。研究结论绿茶可减少大鼠胃粘液层厚度及胃粘液组织中氨基己糖含量,加重胃粘膜炎症反应,并促进胃排空且与浓度相关。
【图文】:
腺胃粘膜表面粘液凝胶层结构

3g 6 574364 29 4.8 8.0436g 6 548784 36 6.0 7.746图-2 空白对照组大鼠胃粘膜,基本无炎性细胞浸润。HE×20图-3 1.5g 组大鼠胃粘膜充血水肿,固有层轻度单个核炎细胞浸润。HE×40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8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妍妍;金黑鹰;谈tD忠;刘秀芳;丁义江;;HES1、JAG1、MT2A和MAFA介导茶多酚抑制微卫星不稳定结直肠癌[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年09期
2 王晓露;解方为;欧阳学农;;茶多酚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抑制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0年03期
3 戴功建;金黑鹰;丁义江;夏建国;刘秀芳;刘飞;谈tD忠;耿建祥;;茶多酚对微卫星不稳定结直肠癌裸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年12期
4 杨晓云;赵维萍;李延青;孙子渊;张燕;郭玉婷;袁俊华;朱强;王敏;;核因子E2p45相关因子2基因在茶多酚调节结肠癌细胞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及其同工酶表达中的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5 韩驰;;茶叶防癌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J];医学研究通讯;2005年03期
6 邹盛勤;茶叶的药用成分、药理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茶叶加工;2004年03期
7 纪开宇,胡伏莲,李爱东,李江;幽门螺杆菌与吲哚美辛在Balb/c小鼠胃粘膜损伤中的相互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3年09期
8 汪东风,谢晓凤,王世林,郑俊,严俊,严鸿德,王泽农;茶多糖的组分及理化性质[J];茶叶科学;1996年01期
9 徐肇敏,,张志宏,陈戴融,孙春红;幽门螺杆菌破坏胃粘膜屏障的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1995年09期
10 钱伟;侯晓华;谢小平;张锦坤;;消化性溃疡与粘膜中糖蛋白含量的关系[J];中华消化杂志;1993年04期
本文编号:
2621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621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