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基于质谱示踪法挖掘博落回中化学成分

发布时间:2020-04-10 17:24
【摘要】: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Willd.)R.Br.系罂粟科博落回属植物,博落回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多以全草入药。具有杀虫、解毒、消肿等功效,主要分布在中国以及东南亚,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湖南、安徽、江苏等省。现代研究表明,博落回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异喹啉类生物碱为主要活性成分。为了丰富博落回药用植物化学,深入研究博落回各器官中的生物碱,促进以博落回为原料的产品开发,本实验对博落回新鲜叶和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本论文采用质谱示踪法结合多种现代色谱分离手段,从博落回新鲜叶和根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学方法鉴定了其中10个化合物的结构。这些化合物分别是N-methylscoulerine(1)、6′-羟基-2′,3′-二甲氧基山椒酰胺(2)、去甲基白屈菜红碱(3)、6-甲氧基去甲基血根碱(4)、6-羟甲基二氢血根碱(5)、7-去甲基二氢白屈菜红碱(6)、四氢小檗红碱(7)、对羟基苯甲醛(8)、2,2-二甲氧基乙酸(9)、白藜芦醇(10)。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图文】:

部分和,总离子流,脱溶剂,粗分离


38%→60% B;15→25 min,60%→75% B;25→25.1 min,75%→930 min,95%→95% B。 质谱条件SI 离子源,采用正离子检测模式,干燥器温度 300℃,干燥气体积流,雾化器压力:3.8×106Pa,脱溶剂温度 350℃,,脱溶剂气体积流量 12电压:3500 V,锥孔电压:100 V,扫描范围 m/z 120-1200,二级裂-35 eV。结果与讨论研究团队对博落回新鲜叶提取物粗分离后的一些部分的化学成分已,本实验运用 HPLC-Q-TOF/MS 对博落回新鲜叶粗分离后各部分进发现第六部分和第八部分化合物较多且含有一些较为少见的分子量如图 1-1-1),故选择第六部分和第八部分作为主要分离部位。

质谱裂解,目标化合物,途径,分子量


图 1-1-2 第六部分目标化合物质谱裂解途径1.3.2 第八部分目标化合物对第八部分中的化合物进行二级质谱分析,发现该部分主要为苯并菲啶二氢苯并菲啶生物碱,这两类在博落回中报道较多。博落回中主要生物碱为碱(分子量 332.0921)、白屈菜红碱(348.1230)、二氢血根碱(334.107二氢白屈菜红碱(350.1387)等,该部分分子量 334.1075 与二氢血根碱分同,但二级特征碎片峰不同,故作为分离目标。分子量 348.0872 与白屈菜红细分子量不同且二级特征碎片峰也不同,故作为分离目标。分子量 382.128化合物的精确分子量、特征碎片峰和参考文献推测化合物的结构,该化合物为新化合物,故作为重点分离目标。这三个化合物推测结构和质谱裂解途径1-1-3。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8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金凤;黄鹏;柳亦松;唐其;曾建国;;博落回McTYDC基因的克隆与实时定量表达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7年02期

2 杨鹏;邹超兰;向锋;夏丽琼;曾建国;;博落回中1个新的6,6a-断苯菲啶生物碱[J];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22期

3 Chun-Mei Sai;Ning-Bo Qin;Cui-Cui Jia;Da-Hong Li;Kai-Bo Wang;Yue-Hu Pei;Jiao Bai;Zhan-Lin Li;Hui-Ming Hua;;Macleayine,a new alkaloid from Madeaya cordata[J];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16年11期

4 余坤;彭懿;卿志星;杨鹏;左姿;曾建国;;博落回根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16年08期

5 黄鹏;刘金凤;卿志星;柳亦松;唐其;曾建国;;博落回去甲乌药碱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7年02期

6 刘金凤;黄鹏;柳亦松;刘秀斌;曾建国;;博落回属植物内生真菌种类与分布差异[J];中国现代中药;2016年07期

7 卓奕秀;柳亦松;谢红旗;黄鹏;徐敏;曾建国;;博落回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建立[J];生命科学研究;2016年03期

8 左姿;郑亚杰;梁之桃;邹剑峰;曾建国;;博落回根中生物碱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J];中草药;2016年10期

9 邹惠亮;付书娜;张杨梅;李聆莉;张英;刘百联;周光雄;;博落回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16年03期

10 卿志星;徐玉琴;杨鹏;余坤;彭懿;左姿;曾建国;;博落回果荚中生物碱的研究[J];中药材;201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侯小涛;甘蔗叶化学成分及药效学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2 钟明;博落回主要生物碱的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巩忠福;博落回杀螨活性成分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彭懿;基于质谱示踪技术对博落回叶中生物碱的挖掘[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邹惠亮;博落回化学成分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3 卿志星;基于核磁共振与质谱技术解析博落回果荚中生物碱的结构[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康伟松;博落回微量生物碱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王欣;博落回中生物碱成分的研究Ⅱ[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6 毛鹏;博落回生物碱成分及杀螨活性研究(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225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6225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c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