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辨证失范与紫癜康颗粒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4 05:55
【摘要】:目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临床上多以血小板减少为首发症状的结缔组织病,还可见患者皮肤、粘膜上有瘀点和瘀斑,也可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粘膜出血等。当属中医血证中的“肌衄”“紫斑”“葡萄疫”。本病相当于中医内科学中的紫癜,中医对该病辨证论治,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优势。然而在权威文献之间、权威文献与学术界之间、学术界内部,辨证都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在临床辨证治疗、经验传承及相关中药新药研发都造成了很多困难。因此分析该病的辨证差异及利弊,寻找、提出解决的方法与对策是十分必要的。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血小板抗原变化引起的自身抗体所致。通过对ITP模型小鼠的观察,从整体、细胞、血小板、细胞因子等多个方面来研究ITP可能的发病机制,以及应用由临床多年经验总结得到的有效方改良得来的紫癜康颗粒对该模型小鼠的影响,从而推测出紫癜康颗粒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通过对ITP辨证规范的权威文献包括《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简称《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简称《原则》)、6个版本的高等院校统编教材《中医内科学》,通过对以上几类权威文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了解到权威文献中对该病在辨证问题上的差异情况。从中国知网(CNKI)、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1996年1月至2016年12月这20年里关于中医治疗ITP的期刊文献。从中选取辨证比较明确的文献67篇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回顾性考察分析了学术界对ITP的辨证情况。通过免疫法造模,建立ITP小鼠模型。模型组与正常组每天给予蒸馏水0.4ml/20g的比例进行灌胃,其他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每日一次,共给药14天,于造模第十五天处死各组小鼠,获取血、骨髓等实验材料。对ITP模型小鼠整体状态、体重、紫癜等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比较,并比较不同剂量紫癜康颗粒治疗及其他治疗组对ITP模型小鼠血小板计数及骨髓中多种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1.通过对权威文献、学术界ITP辨证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证标准并不统一。表现在《标准》《原则》与各版本《中医内科学》教材之间,本病辨证大体比较集中,但不完全一致,没有统一的标准,症状复杂多样,互有异同。临床辨证各行其是,在权威文献辨证标准基础上进一步离散。同证异名、同症异名现象十分普遍;各证所属的症状臃肿繁杂,且存在大量复合和交叉症状,关键是各证所属症状多数来历不清,使各辨证标准形同虚设。症状名称不规范。在该病的中医辨证症状中,多次出现不规范的中医症候名称,甚至将西医理化诊断指标参与中医辨证诊断,使得中医辨证上产生混乱。2.模型组小鼠体重较正常组小鼠明显下降,各给药组治疗后小鼠体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造模后ITP小鼠躯干近四肢处出现皮下肉眼可见的紫斑,经过给药组治疗后有所减轻;外周血小板计数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3.骨髓细胞中IL-3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低剂量组均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均降低且有显著差异(P0.05)。IL-6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低剂量组均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对照组、高剂量组均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IL-11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均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中剂量组均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TPO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各治疗组均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组的含量均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TGF-β1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紫癜康高剂量组、紫癜康低剂量组均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IL-3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各治疗组均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对照组和高、中剂量组均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IL-6mRNA相对表达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和中、低剂量组均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IL-11mRNA相对表达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各治疗组均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TPOmRNA相对表达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各剂量组均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TGF-β1mRNA相对表达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各剂量组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对照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病辨证中,证名繁多,逻辑关系混乱,虽来自临床却存在脱离实际的状况。因此,学术界应该结合病情,去伪存真,统一称谓,删繁就简,尽快实现ITP证名和辨证数量的规范。只要剔除与该病无关的症状,理清证与症状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与证有从属关系的症状,剔除无关的症状。只有全面删除与该病毫无关联的症状,结合临床实际整理规范同症异名、交叉重叠的症状和舌苔脉象,把症状限控在合理、规范的范围内,自然会把那些空穴来风的证或数证兼杂的复合证一并减下来,才能实实在在把学术界纷杂混乱的证减下来,实现为证“减肥瘦身”的目的。接下来,再确定一个好的预调查量表,对实现前瞻性辨证规范十分重要。对收集到的信息数据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明确各组症状集合,再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各组症状集合的证的属性。在此基础上,经过学术界的反复验证,才可确定为普遍认可的辨证规范,进而上升为行业内的辨证标准。2.紫癜康颗粒可能是通过降低骨髓IL-3、IL-6、IL-11、TGF-β1含量及其mRNA的相对表达量,升高TPO浓度及其mRNA相对表达量来达到升高外周血小板计数的作用。
【图文】:

小鼠,紫癜,给药,精神状态


模型组小鼠在造模后第 2 天开始逐渐出现体重减轻,精神萎靡,皮毛出现干涩、打结现象,活动迟缓,扎堆倦卧,饮食量减少。各治疗组小鼠在造模后第 2 天开始即出现活动迟缓、倦卧的现象,与模型组没有明显区别;给药后体重和精神状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紫癜康颗粒组小鼠在给药后第4 天开始,与模型组相比,活动量明显增加,反应较灵活,主动觅食,食量增加。2 紫癜症状变化情况造模后第 2 天开始,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小鼠胸部及躯干近四肢部位逐渐出现紫癜,而正常小鼠未见紫癜(如图 1a、图 1b 所示)。在给药第 7 天时,部分治疗组小鼠紫癜颜色开始变淡。在取材当天观察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躯干部紫癜的情况(详见表 1),正常组小鼠无紫癜,而模型组仅 1 只小鼠紫癜完全消退,其它小鼠躯干部均有紫癜。各给药组较模型组小鼠紫癜症状有减轻。在取材时可见模型组小鼠腹膜及肠道有暗紫色出血点(包括模型组死亡小鼠)。

小鼠,紫癜,给药,精神状态


模型组小鼠在造模后第 2 天开始逐渐出现体重减轻,精神萎靡,皮毛出现干涩、打结现象,活动迟缓,扎堆倦卧,饮食量减少。各治疗组小鼠在造模后第 2 天开始即出现活动迟缓、倦卧的现象,与模型组没有明显区别;给药后体重和精神状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紫癜康颗粒组小鼠在给药后第4 天开始,与模型组相比,活动量明显增加,反应较灵活,主动觅食,食量增加。2 紫癜症状变化情况造模后第 2 天开始,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小鼠胸部及躯干近四肢部位逐渐出现紫癜,而正常小鼠未见紫癜(如图 1a、图 1b 所示)。在给药第 7 天时,部分治疗组小鼠紫癜颜色开始变淡。在取材当天观察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躯干部紫癜的情况(详见表 1),正常组小鼠无紫癜,,而模型组仅 1 只小鼠紫癜完全消退,其它小鼠躯干部均有紫癜。各给药组较模型组小鼠紫癜症状有减轻。在取材时可见模型组小鼠腹膜及肠道有暗紫色出血点(包括模型组死亡小鼠)。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8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伟;刘晓莺;叶绥艳;;凉血解毒方联合小剂量泼尼松龙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5年24期

2 桑卫卫;陈健一;;陈健一教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J];四川中医;2015年06期

3 梁高飞;吴明明;杨焕芝;;用归脾汤加减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年11期

4 吴微华;;和营宁血汤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5年03期

5 杨淑莲;;从肝论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医辨治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15年02期

6 文鸿光;文焕琛;;加味八珍汤联合小剂量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5年01期

7 徐淑芬;白海;王存邦;潘耀柱;陈燕;周树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近期疗效[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年33期

8 李洪琴;陈波;江桂林;张静静;石焕玉;霍长亮;;中药联合重组白介素-11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年22期

9 黄梅;李林;张晓芬;何进;张燕;曾友志;;仙丹升血颗粒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4年10期

10 邵莹;;低分子肝素联合强的松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4年10期



本文编号:2626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626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9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