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壮通饮干预冠心病心肌缺血血瘀证大鼠RAAS激活通路中AngⅡ及相关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9 22:55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壮通饮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血瘀证大鼠AngⅡ、TXA_2、PGI_2水平的影响,探讨该方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血瘀证的防治作用及机制,为壮通饮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血瘀证提供基础资料。同时,为开发防治冠心病心肌缺血血瘀证的广西特色壮药提供研究思路或策略。方法:采用心脏左冠状动脉结扎的实验方法建立大鼠冠心病心肌缺血血瘀证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壮通饮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共7个组。将壮通饮按照高、中、低不同剂量灌胃给药,其剂量分别为用药剂量为每天27.2g/kg、13.6g/kg、6.8 g/kg。选择复方丹参滴丸作为阳性对照,每天用药剂量为80 mg/kg。在实验建模过程中观察大鼠心电图的改变。给药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和心电图的动态变化,通过酶联反应吸附测定法(ELISA)和荧光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AngⅡ、TXA_2、PGI_2水平的表达。所有数据按照“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冠心病心肌缺血血瘀证模型组大鼠逐渐出现毛色干枯发黄、皮肤甲错、易受惊吓、困缩弓腰、舌青紫等现象,并且心电图I、II、avL导联中出现异常Q波;壮通饮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和模型组相比,有不同程度改善。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各治疗组大鼠AngⅡ、TXA_2均升高(P0.05),PGI_2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AngⅡ、TXA_2均显著降低(P0.05),PGI_2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壮通饮各剂量组大鼠AngⅡ、TXA_2、PGI_2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壮通饮能缓解心脏血瘀程度,延缓病情进展,对冠心病血瘀证有一定治疗作用。(2)各项检测指标结果提示,壮通饮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血瘀证大鼠的干预作用与降低AngⅡ水平以抑制大鼠RAAS系统的激活、与TXA_2水平的降低和PGI_2水平的升高有关。
【图文】:

正常心电图,正常心电图,大鼠


只做开胸处理。 大鼠冠心病心肌缺血血瘀模型中医证候特点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制作冠心病心肌缺血血瘀证模型的基人为干预因素,观察大鼠术后表现。参照《实验中医学中医诊断学》[87]有关心血瘀证的辨证要点,,认为造模成应满足以下任意两点:口唇爪甲青紫,皮毛疏松无光泽睡,困缩弓腰,面、眼、耳、尾苍白而凉,舌青紫有瘀周,再次进行心电图检测,当心电图 I、II、avL 导联 波时确定模型成功。观察大鼠形态变化,和空白组大鼠鼠毛色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疏松变暗,嗜睡懒动,舌色较

正常心电图,ST段抬高,大鼠,舌色


应满足以下任意两点:口唇爪甲青紫,皮毛疏松无光泽,睡,困缩弓腰,面、眼、耳、尾苍白而凉,舌青紫有瘀点周,再次进行心电图检测,当心电图 I、II、avL 导联中 波时确定模型成功。观察大鼠形态变化,和空白组大鼠相鼠毛色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疏松变暗,嗜睡懒动,舌色较空图 1 大鼠正常心电图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8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路路;冯悦;唐汉庆;黄小珊;宁晚玲;张世田;刘燕平;黄岑汉;;壮通饮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血瘀证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8年02期

2 朱旭东;刘友伦;;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1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年12期

3 王勇;李中峰;陈建新;啜文静;李春;郭淑贞;赵慧辉;王伟;王英锋;;基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血瘀证小型猪血清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的研究[J];分析化学;2011年08期

4 郭三强;;中西医结合治疗162例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年01期

5 王微;;浅析心电图与心电向量联合检查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年01期

6 崔海玲;;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查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年22期

7 常影;潘迪;;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年11期

8 闫雪鹏;;研究采用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55期

9 王菁;刘大勇;严新美;曾庆宏;夏金兰;;艾司洛尔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年25期

10 杨宏彬;刘强;舒鹏;;中医补气活血法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治疗中的有效性[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红;薛虹;;冠心病心肌缺血时心率变异性分析[A];第七届全国老年医学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亚白柳;魏海峰;张丽;李雅莉;张兰;李林;;痰浊血瘀证复合颈动脉损伤大鼠模型舌象表征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A];2009全国抗衰老与老年痴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张建英;何建成;;隐性血瘀证及其临床诊断与意义[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6年

4 陈利国;;血瘀证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与思考[A];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暨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血栓病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谢建祥;黄敏;吴锐;黄国栋;王善超;李国贤;;血瘀证目征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关系的实验研究[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吴锐;谢建祥;赵凤达;李国贤;吴剑;;血瘀证目征的现代化研究[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九次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活血化瘀临床应用新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7 黄敏;谢建祥;吴锐;黄国栋;王善超;李国贤;;血瘀证目征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关系的实验研究[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九次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活血化瘀临床应用新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8 吴锐;谢建祥;赵凤达;李国贤;;血瘀证目征的现代化研究[A];江西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暨心脑血管病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9 戴豪良;;关于血瘀证研究思路及方法的若干问题[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10 李国贤;万晓凤;王缨;鄢毅;;血瘀证诊断现代分类探讨[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史载祥;血瘀证研究现状及展望[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崔昕;攻关四十年[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徐丽林 史大卓 徐浩;血瘀证积分可作为RS预测因子[N];中国医药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徐亚静;他把一生献给活血化瘀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常宇 张继增;“活血化瘀现象”回忆与启示[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6 周颖;“血瘀证与活血化瘀”卫星视频讲座开播[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7 贾海忠;用电脑筛选血瘀证用药[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8 陈可冀 马晓昌;传统血瘀证的现代分类[N];健康报;2002年

9 上海中医药大学 赵章忠教授;血瘀证可引起哪些疾病[N];上海中医药报;2000年

10 上海中医药大学 赵章忠教授;血瘀证可引起哪些疾病[N];上海中医药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新桥;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应变率与应变成像临床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2 贺欣;丹参多酚酸盐对高血压伴左室肥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机制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7年

3 杨露寒;“损伤血瘀证”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和坏死性凋亡的关系及机制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龚兆会;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中医证候辨证规范及分布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5 李海霞;血瘀证病位分类与规范化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6 贾小强;大肠癌血瘀证与肿瘤转移相关性及化瘀截毒方抗转移机制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武月萍;血瘀证的危险因素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8 郭力恒;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瘀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曹美群;冠心病伴抑郁发作及其血瘀证、痰浊证的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朱爱华;炎症反应与急性脑梗塞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悦;壮通饮干预冠心病心肌缺血血瘀证大鼠RAAS激活通路中AngⅡ及相关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7年

2 庞路路;壮通饮影响冠心病心肌缺血血瘀证大鼠氧化应激机制的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7年

3 孙曼丽;探讨立体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D];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

4 刘强;256排160mm探测器CT冠状动脉成像联合心肌灌注成像在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的应用初探[D];山西医科大学;2018年

5 刘盼丽;心电动力学图(CDG)与SPECT-MPI、DSCTA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对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6 王肖雅;前列地尔对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7年

7 刘天龙;基于血瘀证脑卒中基因表达谱差异研究没药抗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8年

8 于婧;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血瘀证临床表征及其与理化指标关联分析[D];郑州大学;2018年

9 黄付伟;骨松益骨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8年

10 陈俊;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对中医妇科名家治疗痛经用药规律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45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645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c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