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枳桂舒心颗粒预处理对模型动物血液流变学及血栓形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4-30 00:34
【摘要】:目的:本课题是基于前期实验研究枳桂舒心颗粒对痰浊合并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影响及枳桂舒心颗粒对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所致心肌缺血的影响,通过观察枳桂舒心颗粒对不同类型血瘀证模型大鼠的血液凝集性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枳桂舒心颗粒活血化瘀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1、采用动脉-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法,通过对旁路血流中丝线形成的血栓重量变化的比较,观察枳桂舒心颗粒对动物体外旁路血栓形成的影响。2、采用肾上腺素与冰水刺激为致瘀因素复制大鼠寒滞血瘀证动物模型,观察枳桂舒心颗粒对寒滞血瘀证模型动物在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变化及血浆粘度变化。3、采用结扎下腔静脉近心端(下腔静脉与左肾静脉分叉处下方)复制大鼠静脉血栓形成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受试药物在同一时间内(结扎4小时)对静脉内血栓形成(血栓的湿重、干重)的影响及与血栓形成有关因素(血清中的血栓素、6-酮-前列腺素F1α)的变化。结果:1对动脉-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影响结果表明,枳桂舒心颗粒高剂量、中剂量和低剂量三个给药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动物的在体动-静脉旁路形成的血栓湿重和干重均低于模型组(P0.05)。表明枳桂舒心颗粒对大鼠动脉-静脉旁路所诱发的血栓形成具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2对肾上腺素与冰水刺激大鼠寒滞血瘀证模型影响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枳桂舒心颗粒高剂量组动物血浆粘度低于模型组(P0.05),提示枳桂舒心颗粒可一定程度的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循环,改善心肌损伤程度;在3/S切变率下,枳桂舒心颗粒颗粒高、中剂量组动物全血粘度低于模型组(P0.05,P0.001);在30/S切变率下,枳桂舒心颗粒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动物全血粘度低于模型组(P0.05,P0.01);在100/S切变率、180/S切变率下,枳桂舒心颗粒颗粒高剂量组动物全血粘度低于模型组(P0.001)。在其他切变率下,给药各组动物的全血粘度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但统计学未见显著性差异。3对静脉血栓形成影响的结果表明,枳桂舒心颗粒高剂量、中剂量和低剂量三个给药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动物的在体内静脉形成的血栓湿重和干重均低于模型组(P0.05),特别是枳桂舒心颗粒低剂量组效果最佳(P0.01)。与模型组相比,枳桂舒心颗粒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TXB_2含量均显著降低,其中枳桂舒心颗粒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枳桂舒心颗粒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与模型组比较,枳桂舒心颗粒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6-k-PGF1α含量均显著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枳桂舒心颗粒对大鼠结扎下腔静脉所诱发的血栓形成具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枳桂舒心颗粒可能通过抑制动静脉旁路血栓及静脉血栓形成,影响血浆和全血粘度,上调6-k-PGF1α,下调TXB_2,从而调节TXB_2/6-k-PGF1α的比值,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损伤心肌局部的血液循环等对心肌损伤起到一定保护作用。这为枳桂舒心颗粒用于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其详细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图文】:

湿重,大鼠,血浆粘度,血液粘度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8 届硕士学位论文 实验研究22图-1 实验各组大鼠动静脉旁路 TH 湿重的比较图-2 实验各组大鼠动静脉旁路 TH 干重的比较4.2 枳桂舒心颗粒对寒滞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HR)的影响4.2.1 枳桂舒心颗粒对寒滞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浆粘度(PV)的影响HR 改变是 BS 研究的重要指标之一,血液粘度是衡量血液流变性的指标之一,粘度越高,流动性越小,越易堵塞血管而致血栓形成。血液粘度是反映 HR 基本特征的指标,而全血粘度(WBV)或血浆粘度(PV)是指全血或血浆在流动时表现出的内摩擦力或内阻力,反映血液流动的难易程度。WBV 易受血细胞压积、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与切变率有明确的紧密关系。PV 的高低与所含的大分子物

干重,大鼠,血浆粘度,血液粘度


22图-1 实验各组大鼠动静脉旁路 TH 湿重的比较图-2 实验各组大鼠动静脉旁路 TH 干重的比较4.2 枳桂舒心颗粒对寒滞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HR)的影响4.2.1 枳桂舒心颗粒对寒滞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浆粘度(PV)的影响HR 改变是 BS 研究的重要指标之一,血液粘度是衡量血液流变性的指标之一,粘度越高,流动性越小,越易堵塞血管而致血栓形成。血液粘度是反映 HR 基本特征的指标,而全血粘度(WBV)或血浆粘度(PV)是指全血或血浆在流动时表现出的内摩擦力或内阻力,反映血液流动的难易程度。WBV 易受血细胞压积、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与切变率有明确的紧密关系。PV 的高低与所含的大分子物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285.5;R-3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勇;刘先霞;;阿托伐他汀联合苯扎贝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5年06期

2 张长喜;;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年20期

3 秦林;彭欣;王栋先;王彦芳;张方申;张海燕;;血瘀证与出血证的辨治关系与特点[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4 刘洋;;运用瓜蒌薤白汤加减治疗胸痹体会[J];亚太传统医药;2015年12期

5 黄晓蒂;郭永良;黄立中;周青;田雪飞;;水蛭提取物对人肝癌HepG2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及诱导凋亡机制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年06期

6 李晓娟;张骞云;马洪霞;张连勇;蔡志刚;;水蛭对肺纤维化大鼠的影响及机制探讨[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年02期

7 韩玉生;侯志涛;宫鑫梅;田明;;枳实薤白桂枝颗粒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5年02期

8 李娟;李春坚;;抗血小板药物作用机制及相关问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年01期

9 刘章;姬胜利;王凤山;;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药物生物技术;2014年06期

10 李永平;;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年08期



本文编号:26451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6451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6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