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山豆根安全性的文献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8 04:18
【摘要】:研究目的: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gnep.的干燥根和根茎。苦、寒,有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功效,用于火毒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常规用量为3~6 g。近年来,陆续出现服用山豆根或含山豆根的复方汤剂中毒现象的病例报告,其安全性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山豆根的毒性开展了相关研究,但存在研究结果不一致的情况。鉴于此,本研究从山豆根源流品种考证与古籍文献毒性记载、现代毒性研究、临床不良反应病例报道等三方面进行系统的文献回顾与分析,明确古籍文献对山豆根毒性及用量用法的认识,总结山豆根毒性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初步归纳其毒性特点和规律,利于推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为确定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提供依据和参考。研究方法:①古籍文献研究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研发的“中医古籍知识库”平台,进行古籍文献的检索。针对库中本草类文献不足之处,参考尚志钧所著《历代中药文献精华》所列书目,进行人工检索。②现代文献研究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万方数据(Wanfang)、Pub Med,从建库至2017年7月发表的期刊文献、学术论文及会议论文,并手工检索参考文献中涉及到的文献资料数据。③文献纳入标准山豆根毒理研究文献纳入标准:i研究材料为山豆根Sophora tonkinensis Gagnep;ⅱ研究内容为山豆根的毒性评价。不良反应文献纳入标准:i明确使用山豆根单味药和含山豆根汤剂;ⅱ 临床报道文献;ⅲ对于一稿两投、同一作者、同一内容的文献,取论述较全面的文献。④文献剔除标准:ⅰ综述类文章;ⅱ重复病例报告;ⅲ使用含山豆根类中成药;ⅳ山豆根不同提取部位的毒性研究。研究结果:①古籍文献古籍文献记载,山豆根“无毒”,但因山豆根气味苦寒,脾胃所恶,食少而泻者禁用,虚火之邪者亦禁用。在用法用量上如《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之四·炮炙大法·草部》所述“或末,或研,或噙咽”。《握灵本草》载有水煎法,但服法为“水煎噙之,咽下二三口即愈”,治疗咽喉肿痛多为“寸截含之”、“含之咽汁”或“水煎含漱”。提示山豆根在使用时要么不入煎剂,如入煎剂用量亦很小。②现代文献之临床不良反应山豆根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在服药后15min~4h,但存在个体差异,且与疾病进程有关。主要累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且呼吸衰竭可能是致死的直接原因。不良反应最先出现在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晕、呕吐、恶心、腹痛、四肢无力、心悸、胸闷;重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颤抖、抽搐、发冷、心跳加快、血压下降、休克、呼吸衰竭而死亡。若患者大量、长时间服用,可能造成严重的脑损害,尤其是青少年及儿童病例较多。③现代文献之毒理研究急性毒性研究提示,山豆根毒性与药材质量和提取制备方法有关。水煎液毒性强度与煎煮时间有直接关系,随着煎煮时间延长,毒性会增加。长期毒性研究提示,山豆根有肝损伤,且呈现量-时-毒关系,会导致相关生化指标ALT升高,肝脏组织改变。建议:①规范临床用药,避免患者轻信偏方、验方随意用于预防感冒和治疗咽喉疼痛。②临床医师严格按照药典规定的用法用量处方,是充分发挥疗效、规避用药风险的重要措施。③临床药师应叮嘱患者服药后注意是否有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不舒服的情况,一旦出现立即停药,如有必要及时就医。④目前尚无山豆根中毒救治的规范、有效方法,今后应注重山豆根中毒后常规救治方法的研究。⑤在毒理研究实验设计前,应系统检索古籍本草对相关药物的记载,结合临床实际合理设计样品制备方案。⑥加强毒性物质基础、毒性机制和增效减毒等研究,以期使山豆根充分发挥疗效的同时,减少临床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使用提供指导依据。
【图文】:

研究方向,文献,长期毒性,亚急性毒性


检出并纳入本研究的毒理研宄文献共计22篇,其中中文21篇、英文1篇。主要涉及三逡逑个研究方向:急性毒性研究(10篇)、长期毒性或亚急性毒性研究(7篇)、抗炎与毒性相关逡逑性研究(5篇)(见图2)。文献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2010-2011年和2015年两个时间段(见逡逑图3)。逡逑上述文献中,,孙蓉课题组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中医基础理论专项资逡逑助项目(2009CB522802)和山东省科技平台建设项目(2008GG2NS02021)课题研究,从逡逑上述三个研宄方向对山豆根做了深入而细致的毒性研宄,共有14篇文献被纳入,其中急性逡逑毒性研究4篇,长期毒性或亚急性毒性研宄5篇,抗炎与毒性相关性研宄5篇;上海中医药逡逑大学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宄发展计划(973)项目(2009CB522807)逡逑和国家“重大新药创新”科技重大专项项目C2009ZX0902-002)的课题研究,共有3篇文逡逑献被纳入,其中急性毒性研

年度,文献,长期毒性,亚急性毒性


个研究方向:急性毒性研究(10篇)、长期毒性或亚急性毒性研究(7篇)、抗炎与毒性相关逡逑性研究(5篇)(见图2)。文献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2010-2011年和2015年两个时间段(见逡逑图3)。逡逑上述文献中,孙蓉课题组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中医基础理论专项资逡逑助项目(2009CB522802)和山东省科技平台建设项目(2008GG2NS02021)课题研究,从逡逑上述三个研宄方向对山豆根做了深入而细致的毒性研宄,共有14篇文献被纳入,其中急性逡逑毒性研究4篇,长期毒性或亚急性毒性研宄5篇,抗炎与毒性相关性研宄5篇;上海中医药逡逑大学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宄发展计划(973)项目(2009CB522807)逡逑和国家“重大新药创新”科技重大专项项目C2009ZX0902-002)的课题研究,共有3篇文逡逑献被纳入,其中急性毒性研宄1篇,长期毒性或亚急性毒性研宄2篇。逡逑I逡逑5逦胃急夬性研究|逡逑长期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28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昕;郭韶韶;齐武强;;山豆根中毒致全身扭转痉挛1例并文献复习[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2 孙蓉;冯群;谢元璋;杨倩;李素君;;山豆根对实热证小鼠抗炎作用的效-毒-证关联评价[J];中国中药杂志;2015年14期

3 李晓宇;孙蓉;;山豆根水提组分对实热证小鼠抗炎及伴随毒副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药物警戒;2015年02期

4 赵庆华;谢元璋;李素君;杨倩;孙蓉;;山豆根水提组分对咽喉实热证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研究[J];中国药物警戒;2015年02期

5 尹利顺;吕莉莉;窦立雯;李晓宇;孙蓉;;山豆根水提组分对实热证小鼠抗炎及伴随毒副作用研究[J];中国药物警戒;2015年02期

6 王震宇;;马兜铃配伍山豆根配伍导致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J];当代医药论丛;2014年21期

7 王艳飞;徐晓霞;王栋;;山豆根中毒致双侧小脑蚓部病变1例[J];疑难病杂志;2014年11期

8 陈龙;吴谦;耿娅;张泽安;邓中平;;山豆根水煎液致大鼠亚急性肝脏毒性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年18期

9 王平;吴熙;李俊鹏;谢天柱;邬晓鸥;王晓炜;文屏;詹华强;李军;;山豆根急性毒性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年04期

10 李晓宇;栾永福;李晓骄阳;孙蓉;;山豆根不同组分抗炎及伴随毒副作用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2年1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素君;山豆根毒性与物质基础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谷建俐;山豆根毒效规律及靶器官毒性机制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6541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6541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a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