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蕊异黄酮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图文】:
对比 I/ R 组,10-20mg /kg 毛蕊异黄酮药物组明显降低了梗死体积和脑水肿率。这些结果表明,毛蕊异黄酮可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图1 毛蕊异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功能的影响。图1A是毛蕊异黄酮化学分子结构。
图 2 毛蕊异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 p62 表达水平的影响。图 2A是 RT-PCR 法检测 p62的 mRNA 表达水平。图 2B 是免疫印迹法检测 p62 的蛋白表达水平。图 2C 是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p62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表示为平均数±标准误。△△P<0.01,I/R 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毛蕊异黄酮药物组与 I/R 组比较,n =3。Fig. 2. Effects of calycosin on expression levels of p62 in cerebr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rats.Tissue from the penumbra was collected at 24 h after reperfusion and used for Quantitative real RT-PCRand western blot analysis. Sections obtained from formalin-fixed, paraffin-embedded brain tissuespecimens were used for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es. (A) Calycosin increased p62 mRNA expressionlevels in I/R rats. (B) Top panel and bottom panel are representative bands and p62 relative protein levels.Calycosin increased p62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in I/R rats. (C) Representative p62immunohistochemically stained sections and semiquantitative density results. Calycosin treatment
【学位授予单位】:桂林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28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辉;王嫱;解卫平;王虹;吴宏成;;细胞自噬与缺氧诱导的人肺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年24期
2 蒋虹;杨生玺;张晓岩;李玉琴;侯成荣;王明宁;王文青;张昱;耿排力;;不同程度低氧对体外培养人胃粘膜上皮细胞株GES-1中MICA表达的影响[J];青海医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王同聚;杨红亚;唐娟;李法祥;陈维亮;;尤瑞克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J];实用医药杂志;2012年06期
4 冷扬;鲍波;;植物雌激素对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10期
5 陈芬芳;汤永红;;Bcl-2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2期
6 孙晶;胡蓓蕾;邬伟;陈松芳;尹琳;;大豆异黄酮对β淀粉样肽介导的大鼠学习记忆损伤及海马ChAT表达的影响[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12期
7 陶晓峰;刘畅;华正宇;;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HIF-1α及凋亡相关蛋白变化的影响[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10期
8 杨卫民;周农;施雪英;;雌激素对谷氨酸诱导大鼠脑皮质细胞凋亡的影响[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张予阳;史琳琳;郝冬海;潘丽红;;Bcl-2在缺血性神经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药物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0年01期
10 吴乐;黎红华;陈文军;武强;王晓昆;;雌激素对绝经后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昱;HIF-1α在电针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2 王伟伟;内质网应激—自噬对脑缺血再灌注能量代谢障碍与氧化应激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4年
3 侯红平;自噬通过抑制凋亡促进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修复的作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4 杨丽娟;雌激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D];中南大学;2012年
5 李文亮;中低位直肠癌放化同期治疗敏感性相关生物分子标志物筛选预测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1年
6 宋辉;FoxO3a及其信号转导通路在糖尿病性心肌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梁玉萍;胆石症并发原发性大肠癌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2 李超逸;SUD对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TE-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3 张晓红;大豆异黄酮联合叶酸介导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740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674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