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银杏叶制剂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2 04:10
【摘要】:银杏叶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以银杏叶或提取物为原料的制剂是现代植物药的重要产品,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且逐年递增。为了更加准确地明确银杏叶制剂质量的稳定性状况,本文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采用HPLC建立了针对银杏叶制剂中6个黄酮醇苷类化合物和5个内酯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对影响银杏叶注射剂稳定性的可能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高温、酸碱、光照及配伍溶液等试验,分析了所测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银杏叶注射剂样品在高温条件下,所测黄酮和内酯含量均有降低现象,以内酯降低更为明显,且变化最明显的发生在第3天,提示在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要注意温度的控制,在较高的温度下时间不宜过长。银杏叶注射剂在强光照射下所测成分含量变化不明显。银杏叶注射剂受酸、碱影响较大,整体呈现碱性越强,所测成分含量越低的趋势。另外,内酯更容易发生降解。黄酮在酸性较强环境中,随放置时间的延长,含量降低,提示过酸或过碱环境对银杏叶制剂的稳定性均有影响。所测成分中,以芦丁和银杏内酯A最敏感,建议在生产中,应着重关注这两个指标成分,并作为调节pH值的指标。对银杏叶注射剂与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溶液两种配伍溶液考察,结果显示4小时内各成分在配伍后含量变化较小,建议在临床应用时,与上述溶液的配伍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对银杏叶制剂的长期稳定性考察结果显示,银杏叶4种固体制剂整体稳定性较好,但不同剂型之间仍存在差异。整体稳定性情况的优良顺序是胶囊剂滴丸剂≥片剂。黄酮类成分的稳定性优于内酯类成分,黄酮类成分中,以芦丁(Rutin)和山柰酚3-O-芸香糖苷(KGR)为主要变动成分;内酯类成分中主要以银杏内酯J(GJ)、白果内酯(BB)、银杏内酯C(GC)为主要变动成分,提示在银杏叶制剂质量控制时要提高对这几个指标成分的关注。从制剂限度的检测结果看,银杏叶制剂虽然含量上有些波动,但仍能达到合格要求,3个月内基本保持稳定,超过有效期2年的样品也符合现行标准的含量限度范围。液体制剂结果显示其稳定性整体较好,但内部成分波动明显。通过所建方法的指纹图谱信息,比较分析了所测成分之外的其他变化成分情况,发现了两个变化明显的色谱峰,初步确定为槲皮素-3-O-(2",6"-α-L-二鼠李糖基)-β-D-葡萄糖苷和杨梅素-3-O-芸香糖苷,这两个成分的发现丰富了稳定性研究的考察指标,为后续稳定性系统研究提供更准确的借鉴。本论文还分别对银杏叶药材中6个有机酸及银杏叶提取物中9个有机酸建立了含量测定方法,通过对11批银杏叶药材测定发现,有机酸类成分在药材中含量分布差异较大,其中原儿茶酸(64.08%)6-羟基犬尿喹啉酸(18.22%)没食子酸(9.15%)对羟基苯甲酸(4.02%)对羟基肉桂酸(2.73%)咖啡酸(1.80%)。从组成来看,原儿茶酸和6-羟基犬尿喹啉酸占主要部分。对58批银杏叶提取物测定结果显示,厂家内部生产的样品稳定性很好,但是各厂家间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有机酸含量差异明显。为建立银杏叶及提取物质量标准提供了良好的方法参考,为下一步考察银杏叶制剂中有机酸类成分稳定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上述研究和结果,针对不同银杏叶制剂分别建立了关于黄酮类、内酯类及有机酸类的含量测定方法,完善了现行标准的不足。初步确定了影响银杏叶制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质量控制提供更准确的控制指标成分,并为开展更加系统的稳定性研究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83.6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8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广庆;张迎芳;;银杏叶制剂进入酮酯时代[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年07期
2 朱燕梅;黄玉珊;王秋林;;银杏叶制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江西中医药;2015年04期
3 陈洪振;;银杏叶制剂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J];四川精神卫生;2015年04期
4 孙晓明;;银杏叶制剂的开发应用新进展[J];人人健康;2017年06期
5 王有国;;阿司匹林与银杏叶可以合用吗[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6年11期
6 程心e,
本文编号:2692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6925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