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白杨素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缓解血管内皮炎症

发布时间:2020-07-04 18:04
【摘要】:第一部分白杨素抑制炎症状态下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目的目前发现血管内皮炎症的发生与多种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血管病变等等密切相关。黄酮类化合物被证明能有效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及减少冠心病发病率等。然而黄酮类化合物在内皮炎症方面的研究较少被提及。本实验旨在探究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即白杨素(Chrysin)对内皮细胞炎症的影响及对粘附分子的表达。方法将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与极低、低、中、高四种浓度的白杨素共同孵育6小时后,予以内皮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刺激以模拟内皮细胞炎症模型。通过细胞粘附实验来检测给药与否及不同浓度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与人单核细胞(THP-1)粘附率的影响,以及对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和E-选择素(E-selectin)的信使RNA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据此评价白杨素对内皮细胞炎症的作用。结果白杨素可以有效地降低炎症状态下的HUVEC与THP-1的粘附率,并且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IL-lβ诱导的ICAM-1、VCAM-1、E-selectin的mRNA水平和ICAM-1和VCAM-1蛋白水平的增加。结论在内皮细胞炎症状态下,白杨素可以有效地抑制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之间的粘附作用,且抑制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转录和翻译,以减轻内皮细胞炎症的发生。第二部分白杨素通过NF-κB途径影响粘附分子的表达目的前一部分的实验证明了白杨素对内皮细胞的炎症有明显的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据已有研究报道,核因子κB(NF-κB)在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中十分重要,尤其是在调节粘附分子的作用中,下面我们对白杨素抑制内皮细胞炎症的分子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方法不同浓度的白杨素孵育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再予以白细胞介素1β刺激,通过western-blot检测NF-κB通路中核因子κB的亚基p65及核因子κB抑制因子A(IκBα的经磷酸化修饰过的蛋白表达量变化及总蛋白表达量变化,通过p65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65在细胞内的转位,将处理后的HUVEC细胞核质分离后,通过western-blot检测胞质胞核中p65及IκBα的表达量。不同浓度的白杨素孵育人肾上皮细胞系(HEK-293T)后,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ICAM-1、VCAM-1以及E-selectin的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HUVEC在不同浓度白杨素的处理下,p-65及p-IκBα均呈浓度依赖性的减少,总p65表达量保持不变,而总IκBα表达量首先因IL-1β的作用降低,而后呈白杨素浓度依赖性地增加。中、高浓度白杨素孵育后,通过免疫荧光检测到HUVEC细胞质中的p65增加,而核内p65减少;对细胞进行核质分离后提取蛋白,检测到细胞质中的p65中浓度时稍增加,于高浓度时减少,而胞核内p65明显地呈浓度依赖性减少。白杨素孵育后的293T细胞中ICAM-1及VCAM-1的启动子活性明显被浓度依赖性地抑制,E-selectin仅有下降趋势。结论在内皮细胞中,白杨素抑制了IL-1β诱导的NF-κB通路的激活,且同时抑制核因子κB入核,增加了IκBα的降解。白杨素能明显降低ICAM-1和VCAM-1的启动子转录活性,削弱E-selectin启动子的转录活性。第三部分白杨素减轻小鼠全身性炎症损伤模型中的炎症反应目的探讨白杨素在小鼠体内中对血管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白杨素配成低剂量及高剂量两种浓度,给小鼠连续灌胃白杨素及阳性对照药物7天后予以小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8小时后处死小鼠并获取小鼠肺、肝脏及肾脏,进行组织切片及HE染色,观察切片中血管管腔及管周的白细胞浸润、红细胞聚集及间质水肿等情况。结果经白杨素预处理的小鼠血管损伤如白细胞浸润,红细胞聚集和间质水肿呈浓度依赖性地减轻。结论白杨素减轻了白细胞-内皮细胞粘附和炎症,对内皮损伤的渗透性和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并且需要进一步研究白杨素的潜在用途,例如在糖尿病性血管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中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8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yN敏;曹建国;张凯华;;5,7-二甲氧基白杨素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2 郑兴;罗星;郭玉;刘运美;王小平;尹松;代琴;刘国刚;廖端芳;;B环碘取代白杨素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1年01期

3 王叶叶;江羽;梁晨;石峥;谭睿;;白杨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9年04期

4 屈勇;张怡;熊腾;黎娟;郑国华;;白杨素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18年04期

5 郭蒙;王佳丽;李丹;李丽敏;;白杨素-钴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年10期

6 肖广芬;姚晨姣;王成红;唐雪元;;8-溴-7-甲氧基白杨素诱导K562细胞凋亡作用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1年03期

7 彭德乾;白丽丽;陈训;王颖;付艳;王灿红;林连波;李娟;刘辰鹏;;链烷烃类白杨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脂溶性[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9年03期

8 殷和美;张羽男;刘立新;张宇;沈宇;郭英雪;张大俊;孙博;;白杨素晶体的波谱特征与结构确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年02期

9 严玲;关红菁;朱丽华;唐其柱;;白杨素对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增生的影响及机制[J];医学研究杂志;2019年02期

10 邹晓青,郑兴,曹建国,卿凤翎,彭波;6,8-二-三氟甲基-5-羟基-7-乙酰基白杨素的抗肿瘤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菲菲;姚旭;黄进;罗星;郑自通;刘运美;郭玉;郑兴;廖端芳;;含碘白杨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A];药学发展前沿论坛及药理学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何春阳;李磊;藏伟;张秀娟;;白杨素的药理活性与纳米微粒的制备[A];中国商品学会第五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7年

3 赵楠;张国文;;白杨素与人免疫球蛋白结合作用的荧光光谱法研究[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彭宝莹;王剑宁;黄俊明;李欣;;白杨素提高顺铂抗肿瘤作用研究[A];2017环境与公共健康学术会议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医学与健康分会、中国毒理学会生化与分子毒理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论文集[C];2017年

5 李欣;陈秀娟;陈美芬;熊习昆;黄俊明;;白杨素提高喜树碱诱导鼻咽癌细胞(CNE2)凋亡能力的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免疫毒理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6 李欣;;白杨素增强TRAIL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暨2011年全国前列腺药理毒理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肖金婷;翟辉;么阳;郝峻巍;;白杨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8 乔栋娟;江金环;姚述光;蔡继业;;基于原子力显微镜探测白杨素锗配合物对BRL细胞的抗氧化作用[A];中国遗传学会“第十一届全国激光生物学学术会议”暨《激光生物学报》创刊廿周年庆祝会、第十届粤港生物物理研讨会暨2012年广东生物物理学术年会会议资料[C];2012年

9 杨美玲;张紫虹;胡帅尔;李文立;古梅英;黄健康;李欣;;白杨素增强顺铂诱导胃癌细胞(BGC-823)凋亡的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九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C];2019年

10 赵晓坤;郭灵丽;;白杨素对矽肺大鼠氧化应激和纤维化的作用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九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C];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蒋炳丽;白杨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血浆中促凝/抗凝活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2 董巍檑;NF-κB/Twist信号通路介导白杨素逆转宫颈癌HeLa细胞EMT和CSCLC的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7年

3 刘刚;白杨素抗血小板及抗血栓作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4 彭圣明;白杨素偶联一氧化氮供体衍生物的合成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和促血管生成活性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5 高恒毅;白杨素通过抑制自噬增强胰腺癌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6 尚永辉;主—客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光电分析及人工神经网络预估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胜男;白杨素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缓解血管内皮炎症[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石峥;益智仁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及白杨素的活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9年

3 董季;白杨素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内皮功能障碍[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4 李强;白杨素经ROS介导的信号通路抑制LPS诱导的细胞炎症反应[D];皖南医学院;2018年

5 刘鼎;新型卟啉—白杨素衍生物光敏体系的合成,性能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D];南华大学;2018年

6 梅杰;白杨素抗肥胖的作用靶点筛选及验证[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7 高凯;白杨素与环糊精衍生物的包合行为研究及手性季擕盐催化剂的合成[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8 刘容芳;以烷酰基连接白杨素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HepG2、MCF-7活性研究[D];南华大学;2017年

9 沈洪秀;己酸乙酯桥连白杨素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MGC-803、MCF-7活性研究[D];南华大学;2017年

10 李昌;白杨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活性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41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741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d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