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四种复方中药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2 18:51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中药(银菊散结颗粒、复方中药一、复方中药二和复方中药三)对实验性甲减小鼠甲状腺功能减退及常见并发症的治疗作用,以及复方中药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功效以及免疫调节作用,观察复方中药一初步临床疗效。采用CETSA实验验证,银菊散结颗粒中的小分子药物和靶标蛋白TSHR有结合。利用药效团模型,从银菊散结颗粒中筛选TSHR激动剂,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复方中药的提取采用60%乙醇浸提法提取复方中药一、复方中药二和复方中药三。2.复方中药治疗实验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药效学研究采用化学诱导法制成甲减模型。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Morris水迷宫和疲劳仪评估行为学变化。3.复方中药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药效学研究采用抗原佐剂免疫诱导法制成小鼠EAT模型。化学发光法检测TPOAb、Tg Ab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ELISA检测TNF-α和IL-10;IHC检测TNF-α、IL-10以及TGF-β1。以TPOAb、Tg Ab、TSH、FT4和FT3水平变化为指标,初步观察复方中药一对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4.复方中药的作用靶点及有效组分的初步研究利用CETSA实验,检验复方中药银菊散结颗粒是否和TSHR蛋白有结合。通过已知的激动剂构建药效团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从复方中药银菊散结颗粒中筛选TSHR激动剂。结果:1.复方中药的提取复方中药一、复方中药二和复方中药三中药提取物为干粉,提取率分别为21%、24%和22%。2.复方中药治疗实验性甲减的药效学研究和空白组相比较,造模组血清FT4下降、TSH水平上升显著,平均潜伏期增加,到达平台的只数百分率下降,跑步时间显著缩短(p(27)0.05)。和造模组相比较,各治疗组血清FT4均有所上升;TSH水平显著降低,其中复方中药一高、低剂量组,复方中药二高剂量组和复方中药三高剂量组作用效果显著(p(27)0.05);治疗组平均潜伏期缩短;到达平台的只数百分率上升,其中阳性对照药银菊散结颗粒,复方中药一高剂量组和复方中药二高剂量组上升显著(p(27)0.05);各治疗组跑步时间增加,其中,复方中药一、二高剂量组增加跑步时间作用显著(p(27)0.05)。病理结果显示:和空白组相比,造模组甲状腺组织滤泡上皮肥大,胶质减少显著。各治疗组和造模组相比较,上皮细胞肿大程度减轻,胶质增多。3.复方中药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药效学研究和空白组相比,造模组血清Tg Ab、TPOAb、TNF-α水平都升高,血清FT4、IL-10水平降低,甲状腺组织TGF-β1、TNF-α表达增加,IL-10表达减少(p(27)0.05)。和造模组相比,各治疗组Tg Ab、TPOAb、TNF-α水平均降低(p(27)0.05);FT4、IL-10水平均升高,其中,各治疗组IL-10水平均升高(p(27)0.05);各治疗组TGF-β1、TNF-α均显著表达减少,IL-10均表达增加(P0.05),银菊散结颗粒高剂量,复方中药一高剂量组效果更好。病理结果显示:和空白组相比,造模组淋巴细胞浸入程度显著增多(p(27)0.05)。和造模组相比,各治疗组淋巴细胞浸入程度降低(p(27)0.05)。其中,复方中药一高剂量组,复方中药三高剂量组更为显著。复方中药一对HT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60%,优于对照组。4.复方中药的作用靶点及有效组分的初步研究CETSA实验TSHR蛋白热稳定性提高。表明,复方中药银菊散结颗粒和TSHR蛋白有结合。通过验证药效团模型,激动剂检出率为50%,且该模型的GH打分为0.875,进一步从银菊散结颗粒的小分子数据库中筛选出26个化合物。结论:1.四种复方中药可以改善实验性甲减小鼠的甲状腺功能。2.四种复方中药能够减轻甲减并发记忆障碍以及疲劳。3.三种复方中药可以降低EAT自身抗体,减少淋巴细胞浸润。4.三种复方中药能有效调节EAT小鼠免疫功能,逆转Th1/Th2极化偏移。5.复方中药一对HT患者疗效较好,优于对照组。6.CETSA实验证明,银菊散结颗粒中的小分子和TSHR蛋白有结合。7.通过构建TSHR激动剂的药效团模型及其验证,从复方银菊散结颗粒的中药小分子数据库中虚拟筛出化合物。
【学位授予单位】:遵义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承伟;复方中药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5年01期

2 范铁锁,贺换平,张丽;复方中药治疗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254例临床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2年10期

3 余文珍;复方中药含药血清研究现状[J];中医药通报;2003年02期

4 杨整军,张智军;复方中药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5年01期

5 屈红林;;复方中药抗疲劳液对小鼠和田径运动员抗疲劳效果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年03期

6 金慰群,丛晓东,李广银,杭海龙;新型复方中药“肝舒Ⅰ号”组方体会[J];江苏中医;1997年11期

7 贾波,赖玉琴,黄秀深,叶品良,候学群;复方中药延缓衰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医文献杂志;1997年02期

8 岳凤先;复方中药的两类现代科学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9 王泽时,俞丽霞,李范珠;复方中药研究的思路与体会[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杜利红;薛云丽;;价值工程和创新管理在复方中药产业化中的应用[J];中草药;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栾鸾;王颜刚;武玮;;生芪复方中药对糖消耗影响的研究及机制探讨[A];内分泌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临床与基础[C];2010年

2 韩晶岩;;动态可视化技术在复方中药整体药学研究中的应用[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6:中医药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与思考[C];2009年

3 李艳华;闫清波;佟恒敏;于康震;;防治禽流感复方中药的安全性实验[A];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许琳;王天益;;复方中药鸭肝灵抗鸭肝炎病毒和抗氧化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生化药理学术讨论会暨第七届Servier奖颁奖大会会议摘要集[C];2003年

5 许琳;王天益;程安春;扬婉身;;复方中药鸭肝灵抗鸭肝炎病毒和抗氧化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生化药理学术讨论会暨第七届Servier奖颁奖大会会议摘要集[C];2003年

6 吴晓牧;胡建新;张昆南;丁伟荣;扬志刚;项正兵;;复方中药抑制免疫反应的研究[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赵洪明;石玉祥;强慧勤;赵振宇;李存;;复方中药对肉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血清溶菌酶水平影响观察[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连佳;吕宗舜;王绪林;;复方中药预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9 刘艳艳;陈秀敏;黄清春;;复方中药引起恶心呕吐反应1例[A];2010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淑莹;许庆轩;王勇;刘志强;宋凤瑞;;利用电喷雾质谱技术研究复方中药的配伍原则[A];中国质谱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高发;中科院复方中药系统研究通过验收[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2 ;复方中药过五关闯入国际市场[N];中国商报;2001年

3 王安;创新加工配制 造福社会大众[N];中国信息报;2007年

4 申维玺;复方中药与中医证本质[N];健康报;2004年

5 记者 祁芳;复方中药闯向国际市场[N];健康报;2001年

6 记者 杨朝晖;复方中药:与肿瘤博弈[N];科技日报;2007年

7 谭嘉;中医要靠疗效说话[N];健康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邱骏;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原分离鉴定及防控措施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李非;MRL/lpr自发性狼疮小鼠Th1/Th2的表达及复方中药肾怡调控的机理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国泽;复方中药对山羊瘤胃发酵及细菌菌群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王冉;复方中药对肉用犊牛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李晓云;复方中药对猪嗜血支原体感染预防效果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4 刘雅琼;复方中药对猪嗜血支原体自然感染猪血液指标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5 王琦;复方中药超微粉对不同鸡品种鸡蛋胆固醇含量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6 马绍伟;复方中药超微粉对河田鸡的保健作用及机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7 艾淼;复方中药治疗鸡镉中毒的作用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8 刘静;复方中药丹益莲的成分分析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9 张钊;抗大肠杆菌复方中药的筛选及其对大肠杆菌感染小鼠肠道结构和微生物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

10 张娟;复方中药对肉鸡腹水综合征肺组织内皮活性因子的作用机制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66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766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1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