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1、制备ICSII纳米脂质体;2、建立LC-MS方法测定大鼠血浆及组织中ICSII浓度;3、明确ICSII纳米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行为。方法:1、采用Sephadex LH-20-微柱离心-高效液相方法测定ICSII纳米脂质体包封率。通过对离心次数、游离药物干扰试验进行考察,筛选ICSII纳米脂质体包封率测定的方法。ICSII纳米脂质体经Sephadex LH-20微柱吸附后在相对离心力45 g,PBS离心洗脱7次的条件下可使纳米脂质体与游离药物分离。方法学考察表明专属性良好,在0.01-0.35 mg/m 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重复性良好,日内精密度及日间精密度均RSD不大于2.00%,游离药物回收率98.86%,游离药物对脂质体的测定几乎不干扰。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ICSII纳米脂质体,并对制备工艺进行单因素初步优化。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方法测定ICSII纳米脂质体在大鼠血浆中ICSII的浓度。血浆样品采用乙酸乙酯萃取,室温氮气吹干,甲醇复溶后进样,以淫羊藿次苷Ⅰ为内标,色谱条件为:Gemini-Nx3μC18 110A Phenomenex色谱柱(150×3.0 mm,3μm),流动相为0.25%甲酸水和0.25%甲酸乙腈,流速0.5 mL/min,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离子监测(MRM)进行扫描,定量离子对为m/z 515.2/313.2(ICSII)和m/z 531.2/313.2(IS)。ICSII在大鼠血浆中的线性范围为:3.80-760.00 ng/mL,R20.990;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不大于8.39%,准确度在±6.91%之间;提取回收率在84.98%~98.55%之间,RSD不大于8.44%;长期稳定性(4周)RSD值不大于11.25%;反复冻融(3次)稳定性RSD值不大于5.19%;所建方法快速、灵敏、重复性好。12只SD大鼠,随机分两组,分别尾静脉注射5 mg/kg的ICSII混悬液和纳米脂质体,lc-ms测定不同时间点血药浓度,采用das3.2.8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3、组织分布实验首先在与血浆样品相同的处理方法及测定条件基础上,建立lc-ms方法测定组织中icsii的方法,icsii在大鼠组织中线性范围为:3.83-766.00ng/ml,r20.99,日内、日间精密度rsd不大于9.75%,准确度在±9.31%以内;提取回收率在84.95%-97.6%之间,rsd不大于10.05%。方法快速、灵敏、重复性好。72只sd大鼠,随机分两个大组(icsii混悬液组,和icsii纳米脂质体组)12个小组,分别尾静脉注射5mg/kg的icsii混悬液和纳米脂质体后,颈椎脱臼处死,取心、肝、脾、肺、肾,采用已建立lc-ms方法测定药物在组织中的浓度。das3.2.8计算各组织药动学参数。结果:1、脂质体最优制备工艺为icsii:磷脂:胆固醇=1:20:5(w:w:w),甲醇:0.5ml,氯仿:6ml,水化体积:3ml,超声时间:30min。平均包封率为95.6%,透射电镜观察icsii纳米脂质体,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平均粒径86.7nm,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index,pdi)为0.272。2、采用das3.2.8软件计算大鼠尾静脉注射icsii纳米脂质体及icsii原型药物的药时曲线及主要药代动力学。结果t1/2z:原型药物组1.81±0.67h,纳米脂质体组3.25±1.478h(p0.05),较原型药物t1/2z明显延长。mrt(0-t)和mrt(0-∞)分别为原型药物组0.45±0.39h和0.49±0.48h,纳米脂质体组为1.60±0.65h(p0.01)和2.22±1.03h(p0.01),较原型药物组明显延长。aumc(0-t)和aumc(0-∞)原型药物组为575.14±135.47h×h×ug/l和608.96±181.33h×h×μg/l,纳米脂质体组1328.73±692.10h×h×μg/l(p0.05)和2059.45±1478.74h×h×μg/l(p0.05),较原型药物组明显增大。3、通过对主要脏器中icsii浓度测定,采用das3.2.8计算分别计算纳米脂质体及原型药物组的参数。心t1/2z:原型药物组为0.80±0.30h,纳米脂质体组为1.21±0.29h(p0.05),较原型药物组明显延长。脾mrt(0-∞):原型药物组为0.34±0.31h,纳米脂质体组为:1.35±1.09h(p0.05),较原型药物组明显延长。肺mrt(0-∞):原型药物组为0.87±0.44h,纳米脂质体组为1.42±0.51h(p0.05),较原型药物组明显延长。脾的一阶矩曲线下面积aumc(0-t)和aumc(0-∞)分别为:原型药物组为128.36±68.17 h×h×μg/L,纳米脂质体组357.22±258.46 h×h×μg/L(p0.05),较原型药物组明显增大。结论:本课题制备了包封率大于90%,粒径小于100 nm,分散性良好的ICSII纳米脂质体。建立了快速、灵敏、可靠的测定ICSII在大鼠血浆和组织中浓度的方法。通过制备纳米脂质体,延长了ICSII在血中的消除相半衰期和平均滞留时间。延长了ICSII在大鼠心的半衰期,增加了脾、肺中平均滞留时间。血和脾中一阶矩曲线下面积较原型药物组大。
【学位授予单位】:遵义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83.6;R28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正立;朱萍;;纳米脂质体研究新进展[J];海峡药学;2008年11期
2 谭斐;张阳德;万小平;周伟华;曾庆红;王吉伟;赵劲风;;纳米脂质体的制备[J];中国医学工程;2009年05期
3 孙聚魁;邓英杰;曹金娜;;纳米脂质体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4 邓启盼;曹亚;;纳米脂质体应用于肿瘤研究的进展[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0年06期
5 ;纳米脂质体可有效止血或可应用于大规模灾害[J];技术与市场;2013年03期
6 苏晓明;费瑜;苏东影;;葡激酶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靶向溶栓的实验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年24期
7 王成涛;籍保平;孙宝国;曹雁平;陈龙飞;;Subtilisin FS33 RGDS-载酶纳米脂质体的制备与效果评价[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年11期
8 彭健;汤伟;刘路;谭亮;王荣兵;陈伟;周健;;磁性阳离子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年17期
9 吴亚妮;徐云龙;孙文晓;;木瓜蛋白酶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粒度控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许伯慧;李晓霞;张倩;朱清;;齐墩果酸纳米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光慧;沈海星;钱隽;;具有脑靶向功能的~(125)I-AIBZM纳米脂质体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2 戎佩佩;宋金春;;羟喜树碱pH敏感阳离子纳米脂质体的制备[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3 戎佩佩;宋金春;;羟喜树碱pH敏感阳离子纳米脂质体的制备[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4 张晓萌;杨焕军;蒋国梁;;顺铂纳米脂质体对小肠上皮损伤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白先群;沈雪松;;青蒿类药物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和体外释药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第十六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吴虹燕;祁晓东;宫丽];曹易懿;任进;;注射用熊果酸纳米脂质体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2006年全国药物毒理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整理 白毅;抗肿瘤纳米脂质体药物研究[N];中国医药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亚伟;紫杉醇与阿霉素联合载药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对肺癌的协同治疗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周平红;磁性阿霉素纳米脂质体靶向治疗裸鼠大肠癌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阮春成(Thanh Xuan Nguyen);基于壳聚糖包覆的纳米脂质体的盐酸小檗碱口服给药[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4 刘焕义;纳米脂质体包裹pORF-mCD40L基因治疗联合化疗抗肿瘤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童强;磁性吉西他滨隐形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磁控靶向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池金颖;还原型辅酶Q_(10)纳米脂质体组合物的制备及稳态化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2 许贤会;阿维菌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质量控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解方园;共载盐霉素和氯喹的纳米脂质体体外抗肝癌细胞和肝癌干细胞的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4 杨秀丽;紫杉醇纳米脂质体凝胶剂的制备与评价[D];浙江大学;2014年
5 崔凤华;甘草酸二钾修饰型纳米脂质体促进角膜吸收的实验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6 籍冰朔;尼莫地平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抗帕金森症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7 明慧;~(131)I标记RGD纳米脂质体的裸鼠荷瘤动物模型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8 何娜;鲢鱼鱼油多不饱和脂肪酸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9 王翔;熊果酸纳米脂质体抗肿瘤及镇痛活性的初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10 张渊;淫羊藿次苷Ⅱ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7年
本文编号:
2773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773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