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五味子远缘嫁接及其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31 15:34
【摘要】: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分为五味子属(Schisandra Michx)和南五味子属(Kadsura Kaempf.ex.Juss)2个属,全世界约有60种。我国是五味子科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约有29种,《中国药典》(2015版)分别收载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作为五味子入药,习称北五味子;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作为南五味子入药。五味子科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尤其对木脂素和三萜类化合物的药效作用研究最为深入。研究发现:不同种属间五味子的木脂素含量差异较大。《中国药典》规定五味子的五味子醇甲含量不得少于0.40%,华中五味子的五味子酯甲含量不得少于0.20%。华中五味子中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含量较高,但五味子醇甲、醇乙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较低,并且总木脂素含量要低于五味子。由此可见,五味子科植物不同种属间从外部形态到内在的化合物成分及天然产物的生理活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远缘嫁接是实现南种北移的技术手段之一,为在不同生境下对南五味子属植物研究提供基础条件。本文以五味子、华中五味子和长梗南五味子(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Fin.et Gagn.)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远缘嫁接对其光合生理、激素含量的影响,探讨了远缘嫁接对五味子木脂素合成途径及光合系统的影响,开展了五味子对2型糖尿病大鼠尿液代谢组学分析研究。(1)通过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揭示了远缘嫁接对南五味子光合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远缘嫁接使南五味子的实际光合效率、光化学淬灭及电子传递速率升高,说明五味子砧木向南五味子接穗传递的营养成分能够供给南五味子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也加快了嫁接后南五味子有机物的积累。(2)通过对远缘嫁接后南五味子激素含量分析,揭示了远缘嫁接对南五味子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远缘嫁接使南五味子接穗内的IAA、GA、ZR、ZR/IAA和ZR/ABA升高,ABA含量下降。IAA与GA的升高以及ABA的下降,说明嫁接利于南五味子的营养生长,使其生长势强于未嫁接的南五味子;ZR/IAA的升高表明嫁接苗的侧芽生长未受到抑制;ZR/ABA的升高表明植株长势较好;嫁接使利于营养生长和生长势加强的激素含量升高,说明嫁接使南五味子在北方的适应性增强。(3)通过差异蛋白质的通路分析,找到了与光合作用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表明:代谢通路中的差异蛋白质和基因在嫁接之后全部表达上调,使嫁接苗的光合性能强于未嫁接苗,进而使其生长势加强。这与之前将南五味子嫁接在五味子之后引起的实际光合效率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升高结果相一致,同时也与内源激素含量变化所说明的嫁接苗生长势较好的结果一致。(4)通过iTRAQ蛋白质组分析远缘嫁接对木脂素合成相关蛋白质的影响,找到了与木脂素合成相关的上游调控基因和蛋白质。结果表明:β-葡糖苷酶、肉桂醇脱氢酶、过氧化物酶、松柏醛-醛脱氢酶的表达下调,有助于通路中香豆酸、香豆醛及松柏醇的积累,而这些物质的积累有助于合成多种结构的木脂素类成分,但有关木脂素合成的下游基因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和验证。(5)采用UPLC-Q-TOF-MS结合PCA分析手段,进行了五味子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大鼠尿液代谢组学研究,对五味子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大鼠的尿液生物标记物进行了研究。尿液中共鉴定出28种生物标记物,其中正离子模式13种,负离子模式16种。这些生物标记物主要影响戊糖和葡糖醛酸相互转化通路、核黄素代谢、泛酸和CoA合成、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肠内菌代谢、嘌呤代谢、Vc代谢胆酸合成、色氨酸代谢等通路,五味子从能量代谢、肠内菌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等各个角度发挥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从各个通路的相关生物功能分析,五味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较强,此外还具有降脂、抗氧化损伤等功效。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567.19;R285
【图文】:

松柏醇,生物合成途径


松柏醇的生物合成途径[114]

木脂素,糖苷,生物合成途径


9图4.2 木脂素及其糖苷的生物合成途径[114]Fig. 4.2 Biosynthetic pathways of lignans and their glycosides木脂素存在于多种药用植物中,目前已经确定了鬼臼毒素的生物合成主要基因,但有些基因还不能确定,合成途径尚不完整。克隆和鉴定木脂素途径中的未知基因、发现新的合成途径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现在对木脂素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五味子木脂素的生物合成研究鲜见报道。3.2 木脂素的合成植物次生代谢工程 (plant metabolie engineering)是利用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阐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源合成的机制,了解清楚代谢途径和相关酶的信息,对控制生源合成路径的基因进行调控,克服路径中的限速步骤,抑制竞争路径,或者减少分解代谢,从而达到在分子水平上改造代谢途径,促进目标产物的定向合成,提高植物中特定化合物产量的目的。通过植物次生代谢工程的手段提高目标化合物的产量具有成本低、不易造成环境污染、可持续等优势,己成为植物生物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研究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生源合成途径及调控反应的关键酶是运用植物次生代谢工程提高木脂素含量的基础和前提。不同种属间五味子在木脂素含量和种类上的差异使其成为研究五味子类木脂素生源合成途径的绝佳材料。随着组学技术不断发展

趋势图,相关论,代谢组学,趋势


12图 5.1 代谢组学相关论文数量增长趋势ig. 5.1 Metabonomics a trend of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related pape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自祥;刘际梅;;中泰南五味子扦插育苗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4年01期

2 吴晓宁;陶义贵;;南五味子植物的综合利用与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年24期

3 邓寒霜;李筱玲;吴珍;;西安药材市场南五味子质量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4 蒋红;王宏军;李新国;周铁忠;董婧婧;苏玉虹;马茁卉;田野;;大叶南五味子多糖纯化工艺优化[J];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18期

5 郭益龙;郭艳;;南五味子在柞水县适宜性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2009年01期

6 吴少辉;叶伟娟;黄雪莲;于新;;南五味子抑菌物质的优化提取及抑菌活性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2年07期

7 蒋红;李新国;王宏军;董婧婧;刘英姿;侯艳杰;林鹏;杨嘉玉;;大叶南五味子多糖的分级与纯化[J];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21期

8 王少杰;杨敏;于新;;南五味子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05期

9 许国云;段宗亮;刘际梅;;中泰南五味子人工培育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34期

10 邓白罗;谢碧霞;刘晖;王云;张程;;南五味子的地理分布与园林应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泽静;卢燕;陈道峰;;南五味子质量标准研究[A];第十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袁军;付平;王野;;南五味子种子中木酯素类成分的HPLC-ESI-MS分析[A];色谱分析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钟泰林;储家淼;叶喜阳;石柏林;;南五味子的种子育苗研究[A];中国植物园(第十三期)[C];2010年

4 许利嘉;黄锋;陈四保;陈士林;肖培根;;异型南五味子根茎的活性成分研究[A];“以岭医药杯”第八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吴东方;庄跃宏;陈秀芳;赵丽娜;杨晓东;唐茂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对大鼠随意皮瓣存活能力的影响[A];中国解剖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2年

6 崔瑾;韩姣姣;李凤翱;李凤翱;汤绍芳;刘萍;邱明才;张鹏;;1,25-二羟维生素D3对糖尿病大鼠肺脏病变的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7 郑滨珠;袁凤山;杨润桥;;自体干细胞激活疗法治疗糖尿病大鼠过程中血细胞及生化改变[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8 刘铜华;吕仁和;高彦彬;;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的作用途径[A];糖尿病(消渴病)中医诊治荟萃——全国第五次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9年

9 石凤英;王尧;;灵芝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形态学及微量白蛋白尿的作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次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10 陈名道;李荣英;邵莉;;糖尿病饮食治疗的若干进展[A];中国营养学会第九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鹏辉;连翘 山茱萸 南五味子三种地产商药市场动态[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2 崔九成;宋小妹;蔡艳;酒蒸能提高南五味子总木脂素含量[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记者 张平阳 通讯员 常起辉;奇上结西红柿 下边长土豆[N];西安日报;2009年

4 记者 乔地;红薯藤上长小麦 土豆秧上结大豆[N];科技日报;2009年

5 郭赛珊 梁晓春 潘明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显著改善症状[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王乐羊;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大有可为[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7 北京协和医院 梁晓春;对中医治糖尿病并发症研究的思考[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8 刘燕玲;肥胖是糖尿病的源头[N];健康报;2006年

9 仝小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论治[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10 汪敏;糖尿病皮肤易损元凶找到[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红祥;五味子远缘嫁接及其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尿液代谢组学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7年

2 张帆;异型南五味子丁素对胃癌的抑制作用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高建平;五味子、南五味子基源植物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王宏军;南五味子多糖提取及其对雏鸡免疫活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冯伟伟;苹果酸铬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活性、作用机制及安全性初探[D];江苏大学;2015年

6 刘宇;糖尿病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相关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7 李维辛;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糖尿病的循证评价和对糖尿病大鼠胃动力影响的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田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运动纤维的早期评价[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9 柳忠豪;糖尿病对口腔种植体骨整合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10 李波;饱和富氢液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谦;狭叶南五味子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发酵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李慧博;南五味子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沈玮芸;狭叶南五味子内生真菌三萜类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4 李林燕;南五味子软胶囊的制备及其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王艳美;南五味子果实化学成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6 高春花;南五味子挥发性成分及多糖提取工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7 刘丽;南五味子提取物抑菌成分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3年

8 赵春苏;南五味子抗氧化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3年

9 季改;绯红南五味子的化学成分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10 姜泽静;南五味子质量标准与鱼腥草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76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776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1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