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苷镁盐的稳定性、抑菌作用以及在体肠吸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8 12:29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始载于公元前100多年的《神农本草经》,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以其干燥根入药,是中医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大宗药材之一。黄芩主产于河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等地,历史上以河北承德为黄芩的道地产区,素有“热河黄芩”的称号。本品药性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安胎的功效。黄芩的主要药效成分是黄芩苷(Baicalin)、黄芩素(Baicalein)、汉黄芩苷(wogonoside)和汉黄芩素(Wogonin)等黄酮类化合物,其中以黄芩苷含量最高,分子式为C21H18O10,具有抗病毒、抗炎症、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功效,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据2015版《中国药典》载录的黄芩药材项下规定,含有黄芩苷的量不得少于9%,黄芩提取物项下含有黄芩苷的含量不得少于85.0%。因此,目前黄芩多以黄芩苷作为主要有效成分入药,应用十分广泛。《中国药典》载录的黄芩苷是通过黄芩药材水提酸沉纯化法得到,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黄芩苷,均是由此方法提取得到。但此方法提取得到的黄芩苷几乎不溶于水,口服生物利用度低,极大地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组经过大量前期研究,发现黄芩苷在黄芩中的原本存在形式是镁盐形式,这种形式的水溶性很好,可以通过水溶解的方法直接提取得到。研究验证发现,药典方法加酸后破坏了黄芩苷的原本存在形式,使黄芩苷的水溶性变差,吸收速率降低。本课题组经过前期研究,在不改变黄芩中黄芩苷的原本存在形式基础上,采用不加酸提取精制的方法,从黄芩药材中提取出黄芩苷镁盐;同时也发明了以《中国药典》方法提取得到的黄芩苷为原料,合成黄芩苷镁盐的方法,还原了黄芩苷在黄芩中的原本存在形式。同时,黄芩苷镁盐还可以发挥黄芩苷与镁离子的协同药理作用,增加药效。经四大光谱检测验证,可以确定不加酸精制提取得到的黄芩苷镁盐和合成方法得到的黄芩苷镁盐结构相同,并且已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本研究主要对合成方法制备的黄芩苷镁盐为目标药物,研究其不同干燥方法、不同温度和不同p H条件下的工艺稳定性和环境稳定性的影响、体外抑制细菌作用以及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等情况,为含黄芩苷镁盐制剂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目的:筛选黄芩苷镁盐的最佳干燥方法,优化黄芩苷镁盐的制备工艺,以期保证制备工艺的稳定性。通过实验初步考察黄芩苷镁盐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 H条件下的稳定性,为黄芩苷镁盐的储存和其质量进行初步控制。体外抑菌实验研究黄芩苷镁盐对三种耐药性细菌的抑制作用,以明确黄芩苷镁盐有无抑菌效果以及是否比黄芩苷好。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用以探讨黄芩苷镁盐在肠道的吸收规律等特征,为黄芩苷镁盐的制剂现代化研究和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三种不同干燥方法对黄芩苷镁盐进行干燥,经HPLC法测得三种干燥方法后的黄芩苷镁盐含量,从中选出黄芩苷镁盐的最佳干燥方法。(2)经HPLC法测定,考察黄芩苷镁盐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 H条件下的稳定性。(3)通过体外抑菌实验,观察抑菌圈直径的大小,比较黄芩苷镁盐对三种耐药性细菌的抑制效果。(4)通过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实验,明确黄芩苷镁盐在肠道的吸收特征。结果:(1)经过对比干燥箱干燥、微波干燥和冷冻干燥三种方法,经HPLC法测定药物含量,冷冻干燥后的黄芩苷镁盐含量最高,且回收率较高,为最佳干燥工艺。(2)经过对比不同温度和不同p H条件下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实验考察,证明黄芩苷镁盐的稳定性较好。(3)经过体外抑菌实验研究,对比黄芩苷和黄芩苷镁盐的抑菌圈直径大小,证明黄芩苷镁盐对三种耐药性细菌的抑制作用比黄芩苷好,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4)经过在体肠吸收动力学实验研究,证明了黄芩苷镁盐在肠道的吸收速率比黄芩苷快,明确了黄芩苷镁盐的肠吸收动力学特征。结论:本研究采用三种干燥方法干燥黄芩苷镁盐,经HPLC法测得药物含量,得到黄芩苷镁盐的最佳干燥方法为冷冻干燥法,为黄芩苷镁盐的制备提供了技术基础,保证在制备黄芩苷镁盐过程中的工艺稳定。通过考察黄芩苷镁盐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 H条件下的稳定性,证明黄芩苷镁盐的稳定性较好,同时研究证明黄芩苷镁盐在水中的稳定性优于在磷酸盐溶液中的稳定性。体外抑菌实验表明,黄芩苷镁盐对三种耐药性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菌效果较黄芩苷更显著。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表明,黄芩苷镁盐在肠道吸收情况较黄芩苷好。综上所述,本研究为黄芩苷镁化合物的临床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学位单位】:承德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R283.6;R285
【学位单位】:承德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R283.6;R2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一鑫;薛禾菲;许海舰;刘喜纲;刘翠哲;;不同方法制备黄芩苷及其镁盐体外抑菌实验[J];天津药学;2016年04期
2 何自强;张惠玲;李传坤;;黄芩中黄芩苷提取的工艺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3 刘彬;卢军;;黄芩苷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J];安徽医药;2016年02期
4 秦海蛟;柳梦婷;唐力英;战皓;方婧;杨洪军;付梅红;王斌;吴宏伟;谢练武;;肠外翻囊法研究淫羊藿肠吸收成分及其吸收特征[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年22期
5 张磊;徐浩;何勇;郭宏;王东琦;;黄芩苷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6 施高翔;邵菁;汪天明;汪长中;;黄芩及其有效成分抗菌作用新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19期
7 张有志;李存保;杨丽敏;赵鹏伟;孙鹏;王美玲;;黄芩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内外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21期
8 刘金欣;孟繁蕴;张胜海;卢恒;周骁腾;侯静怡;李耿;;UPLC同时测定黄芩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J];中草药;2014年10期
9 梁勤;乔登嫣;马小明;罗向霞;李喜香;周思彤;窦娇莹;;甘肃道地中药大黄、黄芩对多重耐药菌的抑菌活性[J];西部中医药;2014年05期
10 王s
本文编号:2814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814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