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天然本草中抗淀粉样蛋白聚集成分的筛选与挖掘

发布时间:2020-09-15 18:08
   蛋白质淀粉样疾病属于蛋白质错误折叠疾病,常见的淀粉样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症、二型糖尿病、可传播海绵状脑病、帕金森病等。由于蛋白质在形成其天然构象过程中发生错误折叠,导致淀粉样纤维沉积,诱发了诸如此类的疾病;因此这些疾病又可以统称为蛋白质构象疾病。不幸的是对该类疾病的治疗,目前仍无特效药物。有一种治疗方案是通过对蛋白质成纤维的各个阶段进行干涉或抑制,从而阻止或延缓蛋白寡聚物及纤维的形成,达到防控乃至治疗该类疾病的目的。前期研究表明,单黄酮如杨梅素、桑色素,能对鸡溶菌酶的成纤维过程产生抑制作用。一方面本研究基于这些单黄酮小分子的结构共性,进行扩大化研究,以发掘其衍生成分如穗花杉双黄酮是否具有相似功效。实验利用荧光检测结合计算机模拟对接等方法,发现穗花杉双黄酮同样能抑制鸡溶菌酶成纤维,但其抑制能力较单黄酮稍弱。另一方面,由于蛋白淀粉样纤维常在心脑血管、神经、肾脏等部位形成沉积,导致相关器官功能的衰退;基于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的优势,可以从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筛选对淀粉样蛋白成纤维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并挖掘其中的有效抑制成分。本实验从众多中草药中选取了三七、山茱萸、丹参、红花、藏药绿萝花、雪茶、辣木籽作为原料,并以不同的方法对其中的天然产物进行提取。成纤维实验是以经典淀粉样蛋白模型鸡溶菌酶为研究对象,发现三七、绿萝花、雪茶等的提取物,均可有效抑制淀粉样纤维的形成,并呈现为剂量依赖性;其中以雪茶提取物的效果最佳。实验提及的不同提取方法中,又以雪茶水提物效果更好,其IC50值约为0.018mg/mL。应用液质联用技术,可大致确定雪茶水提物中有效成分的分子量;然而其结构的最终确定,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抑菌实验结果表明,以水为溶剂的雪茶水提物储液,浓度高达5mg/mL时,不会对OD值为4时的重组菌产生明显的抑菌作用。细胞水平的实验中,选取能表达淀粉样蛋白突变体的毕赤酵母做为处理对象。结果表明,雪茶水提物能够具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鸡胱抑素淀粉样突变体I66Q在胞外形成聚集体。当药物浓度达到1.5mg/mL时,会对蛋白的分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药物具体的胞内作用机制仍有待探讨。综上,本研究基于前期研究发现的化合物结构共性,进行了主体结构和衍生结构化合物的初步筛选,发现化合物主体结构对其抑制成纤维能力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在继续挖掘天然产物小分子的尝试中,我们鉴定出了几种能抗淀粉样蛋白成纤维的天然本草,其有效抑制成分的鉴定仍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数据支撑。
【学位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285
【部分图文】:

淀粉样,历程,寡聚体,相关疾病


图 0-1 淀粉样纤维形成的历程果表明,导致淀粉样相关疾病的主要原因并 维 前 蛋 白 复 合 物 中 间 体 ( prefibrillar 义上叫做“寡聚体”。寡聚体有的是成纤维的

穗花杉,双黄酮,溶菌酶,荧光检测


ThT荧光检测穗花杉双黄酮对溶菌酶成纤维的影响

穗花杉,双黄酮,荧光检测,溶菌酶


图 1-2 ANS 荧光检测穗花杉双黄酮对鸡溶菌酶成纤维影响机模拟研究小分子与溶菌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关材料用软件及其功能 Office:进行结构文件格式转换acs 4.5.0:分子动力学模拟Dock 4.2.5.1:蛋白质与小分子对接模拟Dock Tools 1.5.6:分子对接结果的可视化分析n8:数据分析和制图软件构文件的准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秀玲;刘亚芬;孙莉;;交泰丸对老年性痴呆心肾不交证患者认知能力及血清Aβ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年24期

2 何剑为;马婧思;于东润;张朔;邹志远;宋有涛;;远志等中药对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蛋白胱抑素聚集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2年20期

3 刘东平;杨军;丁丹;;三七及其有效成分对血液系统的药理活性研究概况[J];中医药信息;2012年04期

4 竺琴;张q;杜志云;徐学涛;蒋永福;俞新华;;西藏绿萝花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及抗氧化作用[J];中药材;2009年01期

5 董小英;唐胜球;;辣木的营养价值及生物学功能研究[J];广东饲料;2008年09期

6 詹家芬;陆舍铭;曲国福;孙林;孟昭宇;曹秋娥;缪明明;;SDE-GC-MS分析红雪茶和白雪茶的挥发性成分[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年04期

7 张卫;吴焕淦;王米渠;;中医传统衰老学说及其防治原则概述[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年02期

8 陈瑞娇;;辣木叶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J];中药材;2006年12期

9 刘冬梅;李理;杨晓泉;梁世中;;用牛津杯法测定益生菌的抑菌活力[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年03期

10 付惠,王立松,陈玉惠,廖戎;云南两种地衣茶:白雪茶(Thamnolia spp.)和红雪茶(Lethariella spp.)的营养成分分析[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锐;蛋白质聚集的多酚抑制调控机制及其材料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2 周忠光;补阳还五汤对Aβ_(1-40)所致AD大鼠β-淀粉样蛋白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马娟娟;山楂叶黄酮的提取、纯化及分离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2 种晓颖;桑色素对鸡溶菌酶淀粉样纤维形成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6年

3 程挚;云南丽江白雪茶化学成分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15年

4 王娜;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鸡胱抑素I66Q突变体聚集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5年

5 白晓慧;藏族传统工艺的开发与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6 冯双;酚类化合物对蛋白质淀粉样纤维化过程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192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8192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6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