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小叶金钱草化学成分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2 15:24
   小叶金钱草(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为伞形科天胡荽属植物天胡荽,中国传统中药之一。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电喷雾质谱对乙酸乙酯萃取物化学成分的初步鉴定。2、化学成分分离(层析柱色谱和高速逆流色谱分离)。3、波谱表征及结构解析。4、抗炎活性研究。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和结论。1通过色谱质谱联用对小叶金钱草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化学组成进行研究。以色谱峰信息(紫外光谱、质谱数据)、质谱数据库(天然有机化学质谱图集)提供的信息,对化学成分做出初步鉴定。2经HPLC分析,采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对小叶金钱草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初步分离。联合HSCCC分离制备,采取正己烷-正丁醇-水溶剂体系对样品进行分离。最终从中分离得到14种单体化合物,经~1H NMR和~(13)C NMR鉴定为:香草酸(1)、4-羟基苯甲酸(2)、原儿茶酸(3)、没食子酸(4)、槲皮素(5)、山柰酚(6)、木犀草素(7)、芹菜素(8)、杨梅苷(9)、槲皮苷(10)、紫云英苷(11)、杨梅素3-O-半乳糖苷(12)、异杨梅树皮苷(杨梅素3-O-葡萄糖苷)(13)和槲皮素3,3'-二-α-L-鼠李糖苷(16)。3采用DM 301型大孔树脂粗分、葡聚糖凝胶纯化、反相硅胶层析分离,结合梯度HSCCC从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4种单体化合物。通过梯度HSCCC对分配系数差异较大的化合物15和化合物17进行分离,并在溶剂中添加冰乙酸来改善物质的分配系数,为黄酮苷类化合物分离提供方法学参考。所得化合物经~1H NMR和~(13)C NMR鉴定为: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14)、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15)、槲皮素3,3'-二-α-L-鼠李糖苷(16)和杨梅素3,3'-二-α-L-鼠李糖苷(17)。4经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使用ELISA试剂盒测试单体化合物对RAW 264.7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抑制水平。结果表明化合物2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且有机酸类化合物活性要高于黄酮类化合物。
【学位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84;R285.5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化学成分研究,技术路线


小叶金钱草化学成分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7图1.1 小叶金钱草化学成分研究技术路线Fig1.1 The technological way of research for chemical constituent from Hydrocotylesibthorpioides Lam.1.5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目前小叶金钱草成分分离方面主要通过柱层析手段,但所需分离时间长、损耗溶剂多以及样品不可逆吸附等。因此建立快速有效的分离方法意义重大。研究以高效液相色谱为基础,对乙酸乙酯萃取物指纹图谱进行研究,并通过LC-MS/MS对其复杂化学成分进行初步鉴定。其次,通过层析分离(葡聚糖凝胶、反相硅胶和大孔树脂等)与高速逆流色谱相结合的方法,对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成功从小叶金钱草中分离出包含同分异构体在内的黄酮苷、酚类等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对有机化合物特征信号进行总结研究,为分离的天然有机化合物提供新思路以及对微量成分的快速富集提供借鉴。

色谱图,正离子,离子流,负离子


小叶金钱草化学成分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2.4 HPLC-ESI-MS/MS 正负离子模式离子流色谱图采用2.2.3所述色谱-质谱分析方法获得小叶金钱草乙酸乙酯萃取物正离子模式离子流色谱见图 2.3,离子流色谱图相关信息,见表 2.3。正离子模式下质谱分子离子峰强度大于 1*106的质谱信号共有 14 个(表 2.3),负离子模式下质谱分子离子峰强度大于 1*106的质谱信号共有 14 个(表 2.4)。2.2.5 中以正离子模式为例进行分析,通过质谱数据库以及文献信息查阅对可能对应的化合物进行初步鉴定,负离子模式鉴定结果与正离子模式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高效液相色谱,纳米,高效液相色谱


图 3.1 小叶金钱草醇提浸膏(a)、乙酸乙酯萃取物(b)的高效液相色谱图Fig 3.1 HPLC chromatogram of the Ethanol extract(a) and EtOAc-soluble fractions(b) of Hydrocotylesibthorpioides Lam.3.835 峰6212.2271.2AU0.001.00纳米300.00 400.005.860 峰11205.1259.4293.8AU0.001.00纳米300.00 400.009.493 峰18205.1253.5AU0.000.50纳米300.00 400.0010.802 峰20207.5290.2323.6AU0.000.50纳米300.00 400.0014.068 峰25206.3298.6355.9AU0.000.50纳米300.00 400.0015.511 峰28206.3327.2AU0.000.200.40纳米300.00 400.0017.793 峰32206.3266.5309.3AU0.2019.009 峰34206.3254.6A348.7U1.0019.775 峰35203.9254.6353.5AU0.5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巨良;;正交试验法优选天胡荽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J];中南药学;2015年07期

2 焦杨;邱莉;谢集照;唐双意;张若蘅;;青天葵黄酮F的抗炎作用[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4年02期

3 许玉芬;陈燕惠;杨尚庞;;天胡荽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综述[J];福建热作科技;2013年03期

4 张文兴;石军飞;程立新;;甘草多糖对抗大鼠肝肿瘤活性的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5 许春红;祝瑾;王佳顺;万伏银;顾金鑫;程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部分促炎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J];中国美容医学;2012年18期

6 陈金印;张坤;徐敏;沈勇;刘楠楠;蒋福升;丁志山;;山核桃树皮中槲皮苷的提取工艺优选及含量测定[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年22期

7 毛予龙;徐歆;胡胜兰;郑建林;李雅丽;李卫芬;;甘草酸苷对体外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2年10期

8 郑光海;朴惠顺;;朝天委陵菜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2年07期

9 吴林冬;杨晓艳;苟体忠;王绍云;;水蒸气蒸馏法与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天胡荽挥发油的比较研究[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靳鑫;时圣明;张东方;祝峥;;穿心莲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蒲首丞;中药鹅不食草和天胡荽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245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8245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9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