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冬凌草甲素对卵巢颗粒细胞雌激素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0-16 03:29
【摘要】:冬凌草甲素是从唇形科植物冬凌草中分离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有较强的抗肿瘤、抗菌及抗突变作用,主要作为临床药物治疗各种癌症,且有显著疗效。近年来,冬凌草甲素的药用价值引起广泛关注,但目前没有冬凌草甲素对卵巢颗粒细胞的毒性报道,因此,本实验首先建立卵巢颗粒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在培养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冬凌草甲素培养卵巢颗粒细胞,通过分析卵巢颗粒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含量、抗氧化剂及抗氧化能力、激素分泌的情况,探讨冬凌草甲素对卵巢颗粒细胞抗氧化功能的影响。(1)实验一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建立取25-29日龄大鼠处死,无菌条件收取卵巢颗粒细胞,加入细胞培养板置于培养箱培养,显微镜观察卵巢颗粒细胞形态,HE染色和免疫组化鉴定颗粒细胞。结果卵巢颗粒细胞形态完好,细胞纯度在90%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卵巢颗粒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可用于后期实验研究。(2)实验二冬凌草甲素对卵巢颗粒细胞活力及分泌雌激素的影响收集卵巢颗粒细胞体外培养,同时在培养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0、7.5、10.0、12.5、15.0μg/m L)冬凌草甲素24h,CCK8检测细胞活力,试剂盒分析雌激素含量。结果随着冬凌草甲素给药浓度的增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率降低,雌二醇分泌量逐渐减少,孕酮含量显著下降。结果表明冬凌草甲素抑制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及雌激素分泌。(3)实验三冬凌草甲素对卵巢颗粒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卵巢颗粒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中添加trolox及冬凌草甲素培养24h,TBA法和DNTB法分别检测卵巢颗粒细胞内MDA、GSH含量,ELISA检测抗氧化物酶活力,DCFH-DA探针和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ROS含量。结果随着冬凌草甲素给药浓度的增加,卵巢颗粒细胞内MDA含量增加,GSH含量降低,抗氧化酶(SOD、GSH-Px和CAT)活力下降,ROS含量增加;trolox干预组卵巢颗粒细胞内MDA含量明显减少,抗氧化物GSH含量、SOD、GSH-Px、CAT酶活力显著增加。结果表明冬凌草甲素抑制卵巢颗粒细胞抗氧化功能,trolox能缓解冬凌草甲素对卵巢颗粒细胞的氧化损伤。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农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85
【图文】:

卵巢颗粒细胞


不同培养时间原代卵巢颗粒细胞形态观察(100×)

生长曲线,卵巢颗粒细胞,生长曲线


不同培养时间卵巢颗粒细胞生长曲线图

生长曲线,卵巢颗粒细胞,HE染色


敝脸鱿炙劳觥M?2 不同培养时间卵巢颗粒细胞生长曲线图3.2 卵巢颗粒细胞鉴定采用 HE 法对卵巢颗粒细胞进行染色,结果见图 3。在显微镜下可见贴壁的卵巢颗粒细胞形态完好,大小均一,轮廓清晰,呈多边形或梭型,细胞核染成深蓝色,呈卵圆形或不规则形,位于细胞中央,细胞浆染成淡红色并含有许多颗粒。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秋萍;吴霞红;郑剑恒;孙孟炜;;生物样本中丙二醛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6年08期

2 邓霞梅;钟永红;罗运山;;血清孕酮在宫外孕诊断及保守治疗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5年06期

3 徐娟;常雁红;罗晖;;过氧化氢酶的研究和固定化及其应用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34期

4 张慧阁;刘志红;;脑梗死女性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与雌二醇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海南医学;2014年22期

5 张笑天;郑晓瑛;;氧化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与疾病[J];中国公共卫生;2014年10期

6 陈小玲;韦妙成;;血清β-HCG孕酮检测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河北医学;2014年01期

7 李书伟;;评价冬凌草水提物治疗慢性咽炎58例的临床疗效[J];中国卫生产业;2013年30期

8 冉茂良;高环;尹杰;陈斌;;氧化应激与DNA损伤[J];动物营养学报;2013年10期

9 谢雅清;梁晓美;叶伟霞;;还原型谷胱甘肽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13年07期

10 丁笑笑;罗文达;张佳;洪叶;冯长伟;;冬凌草甲素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人胆囊癌GBC-SD细胞凋亡[J];医学研究杂志;201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邬静;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体外生殖毒性评价替代模型的建立与应用[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侯晓峰;神经生长因子对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及孕酮分泌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4年

2 郭成志;三聚氰胺致NRK-52e细胞氧化应激与p38MAPK通路介导细胞凋亡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3 杨涛;微囊藻毒素LR致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氧化损伤及机制探讨[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426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8426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d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