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胡芦巴降血糖组分的制备及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5 09:28
   历代本草对胡芦巴的功效都进行了详尽的记载,在补肾壮阳、降血糖等方面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其中半乳甘露聚糖、皂苷和黄酮作为含量最高的降血糖活性成分备受关注,3种组分的分离纯化工艺及作用机制已得到深入研究,但制备工艺复杂、耗时耗力。本文为简化工艺,节约成本,选择以胡芦巴提取物为研究对象开展实验。首先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乙醇提取工艺;其次明确乙醇提取物与水提取物在胡芦巴活性成分产率及提取组分化学成分上的区别,并进一步对两种提取工艺所制备的提取组分进行体外体内药效活性研究,根据实验结果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最后开展了胡芦巴胶囊的制备及含量测定。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4个方面:1.胡芦巴降血糖组分提取工艺的研究以黄酮和皂苷产率为指标,利用正交试验,优化胡芦巴活性成分的乙醇提取工艺条件,最终确定最优乙醇提取工艺为:液料比1:10,乙醇浓度70%,提取2 h,3次。对比醇提法和水提法活性成分的产率,结果显示,水提取黄酮、皂苷、多糖产率分别为0.49%、7.18%、10.61%,乙醇提取黄酮和皂苷产率分别为1.06%、8.24%。2.胡芦巴提取物成分分析实验采用UPLC-Q-TOF-MS,对提取物直接进行主要成分分析,以对比水提物及乙醇提取物在化学成分结构上的区别。结果表明: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总离子流图相似,主成分种类相同,共鉴定出36种化合物,其中黄酮类化合物12种,皂苷类化合物24种。3.胡芦巴组分辅助降血糖活性研究进一步对水提组分和乙醇提取组分开展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胡芦巴水提组分及乙醇提取组分均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5.83、7.27mg/mL,水提组分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较强;HepG2胰岛素抵抗实验表明,水提组分给药细胞糖消耗量为2.32 mM,乙醇提取组分给药细胞糖消耗量为2.23mM,水提组分和乙醇提取组分改善胰岛素抵抗能力相当;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模型,水提组分和乙醇提取组分均具有改善实验动物存活率、降低空腹血糖水平、提高糖耐量、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促进肝糖原及肌糖原合成的药效,只是在不同的考察指标方面所表现出的活性不同。结合工艺生产的经济可行性,最终确定水提组分为胶囊制备工艺的研究对象。4.胡芦巴辅助降糖胶囊成型工艺的研究及含量测定实验选择湿法制粒,通过对赋形剂最小用量和种类、软材软硬度、成型性、颗粒外观等方面的考察,确定最终制粒方法为:按浸膏:辅料1:1.5的比例向浓浸膏(密度在1.30-1.40之间)中加入辅料(淀粉)制软材,软材过14目筛制粒,65°C干燥2 h,整粒。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胶囊中黄酮、皂苷、总糖及多糖含量分别为0.16%、2.48%、6.47%、1.78%。综上所述,本研究最终确立了胡芦巴水提组分为研究对象,明确了其在降血糖方面的药理活性,且水提取工艺操作简便、节省原材料、可行性强,为胡芦巴提取物降血糖保健品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283;R285
【部分图文】:

关系曲线,吸光度,芦丁,关系曲线


4 样品测定供试品溶液适量,平行三份,加水至 2 mL 后,按照 2.1.7.3 操作步骤,吸光度。结果及讨论 胡芦巴水提液中总黄酮的测定结果1 标准曲线准曲线,如图 2.1 所示,线性回归方程 y=6.2872x+0.0068(R2=0.9992),在 0.0288~0.1152 mg/mL 的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

曲线,薯蓣皂苷,吸光度,胡芦巴


图 2.2 薯蓣皂苷与吸光度的关系曲线.2.2.2 胡芦巴水提液中总皂苷测定结果平行制备三份胡芦巴水提液,按照皂苷测定方法,测定样品吸光度,计算产率,结果如表 2.3 所示。表 2.3 水提原料药总皂苷测定结果表 2.3 可见,胡芦巴水提液中总皂苷的产率可达 7.18 %。水平 吸光度 产率(%)1 0.303 7.082 0.312 7.283 0.307 7.17均值 0.307 7.18

关系曲线,吸光度,葡萄糖,关系曲线


表 2.6 乙醇提取工艺验证结果水平 黄酮产率(%) 皂苷产率(%)1 1.06 8.132 1.05 8.333 1.06 8.27均值 1.06 8.242.2.6 胡芦巴水提物中糖的测定结果2.2.6.1 标准曲线标准曲线,如图 2.3 所示,线性回归方程 y=3.6932x-0.0115(R2=0.9996),表明样品在 0.0063~0.0238 mg/mL 的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颖;刘红利;崔雯雯;金鑫;郎艳松;魏聪;;中药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机制研究概述[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年18期

2 史秀明;徐国良;黎宇;涂珺;;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2015年05期

3 王会敏;田炜;喇孝瑾;高秀娟;韩婷;王亚;田震亚;Hegyi Gabriella;陈震;李继安;;葛根素、齐墩果酸及其配伍对T2DM大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年15期

4 郝丽娜;胡镜清;刘保延;张伯礼;;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管理现状和中医药的应用优势[J];天津中医药;2013年02期

5 黄永亮;吴纯洁;何晓燕;;中药提取工艺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J];中药与临床;2012年05期

6 王春怡;陈艳芬;李卫民;高英;叶雪兰;;黄芪葛根汤对实验性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年16期

7 何伟;;浅谈中医药优势[J];亚太传统医药;2011年04期

8 温航远;陈红艳;杨新波;耿淼;王建华;苏成虎;;连芪消渴胶囊对2型糖尿病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年04期

9 张新;;胡芦巴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06期

10 刘艳杰;项荣武;;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在药学试验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姜文月;胡芦巴降血糖成分分析及降血糖作用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方家追;2型糖尿病住院原因和慢性并发症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714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8714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b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